天天看点

开国少将潜伏敌营20年,关键时刻起义,葬送12万国军精锐

解放战争期间,我党有不少情报人员在敌营潜伏,比如担任过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郭汝瑰,再比如担任过胡宗南机要秘书的熊向晖,他们都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国少将潜伏敌营20年,关键时刻起义,葬送12万国军精锐

郭汝瑰

除了郭汝瑰和熊向晖之外,还有一个人在敌营潜伏了20余年,并在关键时刻起义,一举葬送了12万国军精锐,他就是开国少将廖运周。廖运周毕业于黄埔5期,1927年加入我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之后奉命进入国军当中从事兵运工作。

在20余年的潜伏生涯中,廖运周有好几次都差点暴露,但每次都被他机智化解。解放战争爆发后,廖运周曾经数次要求率部起义,但组织上让他等待更好的时机。

开国少将潜伏敌营20年,关键时刻起义,葬送12万国军精锐

廖运周

1948年11月末,廖运周终于等来了机会,当时黄维的第12兵团被中野包围在了双堆集地区。黄维虽然是黄埔一期毕业,还担任过国军第18军的军长,但自从1939年他和关麟征因为军粮问题闹矛盾后,就被调离了前线,之后再也没有领兵打过仗。

那么久疏战阵的黄维为何还能当上第12兵团的司令官呢?这完全是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的结果。当时陈诚要推荐胡琏出任兵团司令,结果遭到了白崇禧与何应钦等人的反对,老蒋无奈之下,才把黄维推上了前台。

开国少将潜伏敌营20年,关键时刻起义,葬送12万国军精锐

黄维

当时黄维正担任新制军官学校的校长,一心想搞教育的他并不愿意出任兵团司令一职。但架不住老蒋的恩威并施,只好硬起头皮上任了。久疏战阵的黄维在战场嗅觉方面远不及胡琏,因此第12兵团刚进入淮海战场就被中野给包围了。

黄维久经宦海,深知国军见死不救的陋习,因此当他发现自己被包围后,就决定立即突围。具体方案是从兵团所属的四个军中各抽出一个主力师,然后让这四个师齐头并进向我军防御薄弱的东南方向突围,并集中兵团的全部炮火进行掩护。

开国少将潜伏敌营20年,关键时刻起义,葬送12万国军精锐

当时中野虽然将黄维兵团包围,但总兵力仅有12万人,和敌人持平,武器装备还远远不及对手。并且包围圈也没有完全合拢,一些部队的阻击阵地还没有构筑起来。此时黄维兵团如果全力突围的话,中野还真不一定能挡得住。

关键时刻,担任85军110师师长的廖运周站了出来,他对黄维说:“4个师齐头并进,在狭小的地带展不开兵力,不如用一个师打前锋,其他3个师在后面策应;前锋师进展得手,后面的3个师迅速跟上,以扩大战果。”并表示:“如果司令官信得过我,110师愿为开路先锋打头阵。”

黄维见廖运周主动请缨,很受感动,当即同意了他的提议,结果廖运周阵前起义,彻底打乱了黄维的突围部署。之后黄维看谁都像廖运周,再也不敢突围了,最终在双堆集兵败被俘。

开国少将潜伏敌营20年,关键时刻起义,葬送12万国军精锐

廖运周将军

黄维被俘后,借研究永动机为名不愿改造,因此直到1975年才被特殊,后来担任了政协委员。廖运周则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还担任了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黄维被特赦后,曾在黄埔同学会上和廖运周相见。当时黄维仍对廖运周战场起义一事耿耿于怀,因此对廖很不友好。但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双方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阵营的人。1996年,廖运周将军病逝,享年93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