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征前就是主力师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开国将帅当中,长征前就担任红军主力师师长的人并不多。著名的开国上将杨得志,长征时曾率部强渡大渡河,一战成名,当时他的职务是红一师第一团团长,红军到达陕北后才升任红二师师长;再比如开国上将杨成武,长征途中先是飞夺泸定桥,接着又强攻天险腊子口,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当时他的职务是红二师第四团政委,长征到达陕北后才升任红一师政委。

长征前就是主力师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杨得志和杨成武都是我军著名的战将,有勇有谋,但直到红军到达陕北后才成为师级干部。由此可见,长征前要想成为一名师级干部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换句话说,如果红军时期就能担任师级干部,后来的成就一定不会低。原因很简单,红军到达陕北后不久抗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抗战胜利后又是解放战争,部队规模不断扩大,将领的职务也跟着升迁。比如杨得志和杨成武,解放战争后期都成了兵团司令。

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他长征前就担任了主力师的师长,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功勋累累。但令人奇怪的是,职务却一直没有升迁,抗美援朝时还是师长。如此奇特的履历在我军高级将领当中十分罕见,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刘子奇将军。刘子奇是湖南浏阳人,出生于1900年,父亲以给地主家当佃农为生,母亲在家做家务,照顾几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长征前就是主力师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为了谋生,刘子奇8岁时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吃了不少苦。清朝灭亡后,迎来了民国,但大大小小的军阀连年混战,百姓的生活没有丝毫改善。为了养家,刘子奇进城务工,但收入十分微薄,仅能勉强维持温饱。打工期间,刘子奇接受了进步思想,并在1927年加入了我党。一年后,刘少龄在平江成立了浏东游击队。刘子奇由于是浏阳本地人,被上级派到游击队担任支部书记。

游击队以张坊地区为活动中心,不断袭击小股敌人,扩大了革命影响。一年多后,浏阳农民自卫军成立,刘子奇出任第四路指挥,率部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斗。之后刘子奇正式进入红军队伍,在湘赣军区任职,担任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指挥部队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1933年4月,屡立战功的刘子奇出任湘赣军区独立第三师师长,该师是军区头等主力,足见上级对刘子奇的器重。

长征前就是主力师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之后刘子奇率领第三师多次和敌人作战,为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36年7月,刘子奇调任红6军团第18师师长,跟随部队胜利到达陕北,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子奇出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参谋长,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高的职务了,杨得志、杨成武和陈锡联等人当时只是团长,王近山还是副团长。

不过刘子奇在359旅的时间并不长,一年后就被调到冀中军区任职,担任过第九军分区副司令员和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爆发后,刘子奇跟随部队进入东北和敌人作战,先后担任过东北野战军独立第8师师长和四野第165师师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刘子奇于1951年跟随47军入朝作战,担任140师师长。1933年就是红军主力师的师长,1951年还是师长,也就是说这18年间刘子奇一级未升。

长征前就是主力师师长,革命18年后却一级未升,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面对刘子奇的情况,罗荣桓犯了难。刘子奇红军时期就是师长,这个资历足以授上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他是359旅的参谋长,和他同级别的115师343旅参谋长陈士榘、129师386旅参谋长李聚奎都是开国上将。120师358旅参谋长姚喆和129师385旅参谋长唐天际55年授衔时都是中将。以此来看,刘子奇至少也应该授中将。但他52年定级的时候只是副军级,按规定只能授少将。最终刘子奇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