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上天“戏弄”的晚清状元刘春霖:刚中状元,第二年科举就被废除

引言:

自古生于乱世的文人,或高风亮节,誓死抗敌;或不问政事,寄情文艺。而生于中国封建王朝末年的刘春霖便是此类人物。刘春霖,生于1872年,字润琴,于1904年状元及第,被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其人生可谓是经历了中国史上最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出国到东京深造,1907年回国后又多次任职,历经了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而他看着自己的国家饱经战火又无力改变。在1942年的春天,患有心脏病的刘春霖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国破家亡的打击之后于北京逝世。纵观他的一生,又有哪些传奇呢?

被上天“戏弄”的晚清状元刘春霖:刚中状元,第二年科举就被废除

01

刘春霖的出身贫寒,世代都是底层为农,远远不及其他文人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衙差,母亲便在父亲当差的府上做了女仆。幸得有哥嫂重视抚养,他8岁时得以进入私塾读书,从此接触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学习,终于在1904年不负众望,夺得了状元。然而这个状元却像是命运之神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相关史料记载,当时的主考大臣已经把试卷按名次排好了序递给慈禧太后审阅,可是她翻开的第一名却并不是刘春霖的卷子,而是来自广东的朱汝珍,本来慈禧看到那张字迹清秀,文采卓然的卷子时还满心欢喜,但是当她看到“广东”和“珍”字时,顿时不快了。因为慈禧眼中的逆臣贼子康有为之辈都来自于广东,她对广东自然是反感的,加上这个“珍”字又是她当年害死的一个妃子的封号“珍妃”。这样一来,状元绝对不是朱汝珍了。当她翻起第二名的试卷时,看到了“春霖”二字,便觉这是吉祥的征兆,由此,刘春霖成为了大状元。

被上天“戏弄”的晚清状元刘春霖:刚中状元,第二年科举就被废除

这一状元实在是运气所得,若他再晚一年考,就没有状元等科举考试的头衔了。因为这之后的第二年,科举考试就在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后被彻底废除了。而他刚任命为翰林院学士之后就再也无事可做了,因为不久就被清政府派去留学了。

被上天“戏弄”的晚清状元刘春霖:刚中状元,第二年科举就被废除

02

留学回国之后,因袁世凯的赏识,加上自己又是史上最后一名名义上的状元,他也曾做了几年官,却感觉到自己报国无门,大清终究是要亡了。然后爆发的辛亥革命,他就更加力不从心了,便直接辞官隐居,过起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即使再大的诱惑,他也始终不与党派相勾结,在这其中也包括一度赏识他的袁世凯。此后,他只是闭门专心研究书法,特别是小楷,因天赋又高,后来就有了“大楷学颜小楷学刘”的说法。刘春霖的字刚劲有力,精致沉稳,耐人寻味。曾经出版了一些字帖,比如《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兰亭序》等,是一位十分有造诣的书法家。

被上天“戏弄”的晚清状元刘春霖:刚中状元,第二年科举就被废除

不只是书法,刘春霖也喜欢研究古文历史金石等,出国留学的经历也让他对西方文化颇为了解。可谓是通古今,晓中外的文人雅士了。

可惜这样清闲的日子也没享受多久。“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和日本人建立了伪满洲国。当时许多任命过朝廷大臣的人都跑去了满洲继续做着春秋大梦。日本人为了巩固政权也拉了不少人去做官,然而刘春霖却不为所动,始终不愿违背初心,他背负了国家的血海深仇,即使是日本人派人来抄家,他也坚决不同意,随后他和他的家人流离失所。不过幸好他在当时的社会有较大的声望,四处求人之下,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

被上天“戏弄”的晚清状元刘春霖:刚中状元,第二年科举就被废除

结语

立足于满朝风雨之下,虽已看不到国家的希望,却也能出淤泥而不染,一直怀有报国之心。这样一位高风亮节之士,后世怎能不对他敬重有加?

文|南書房|人物篇

感谢观看由「南書房」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觉得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指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