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众所周知,在古代,一个人才对一个王朝的影响是重大的,如果秦国没有商鞅,秦国无法摆脱贫穷,走向强大。如果刘邦没有韩信,他或许无法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一个优秀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真可谓是英雄辈出。汉末经过长时间的征伐,最终魏蜀吴三国成了鼎足之势。三国之中,哪一方都有顶级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国的发展。

在汉末三国时期,人才早逝无疑是最值得惋惜的,例如,曹操身边的郭嘉,刘备身边的庞统,孙权身边的周瑜。这三人对于各国的主公来说,都是顶级的人才,在未来开疆拓土,统一天下的道路上,需要用到他们。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不过,人的死亡或许是命中注定,纵使周瑜,郭嘉,庞统这三人才华横溢,但最终都无法逃脱英年早逝的命运。三人的去世,对各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这三人而言,谁的去世对国家影响最大呢?

魏失郭嘉

郭嘉有着“鬼才”之称,是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之一。郭嘉才思敏捷,深得曹操的喜欢,在曹操帐下担任军师祭酒一职。

在历史上,郭嘉对曹操的功劳大致是帮助曹操平定了北方,为曹操的霸业打下了基础。具体点说,郭嘉有着敏锐的判断能力,他猜出了孙策会被人害死的结局,在官渡大战前向曹操进言《十胜十败论》。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曹操击败袁绍后,其子袁尚等人逃到了乌桓,曹操原本想放弃征讨乌桓,因为行军太远,但郭嘉极力劝说曹操元征乌桓,最终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率领骑兵踏上了远征乌桓之路。

从历史来看,曹操远征乌桓的冒了极大的风险,曹操本人都差点回不来了。除此之外,国家在曹操帐下的其他功劳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

曹操身边不缺谋士,要论资历和威望,曹操的五大谋士中,荀彧是首位,贾诩和荀攸的能力也强于郭嘉。在《三国志》中,陈寿将郭嘉,董昭、刘晔等人放在一个传,说明郭嘉的能力与刘晔等人类似。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从这点来看,曹操损失一个郭嘉,对于曹操还是魏国损失没有很大,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曹操虽然曾经为郭嘉的死而痛苦,那是因为曹操本人是一个爱哭的君主,仅仅在史书上,就多次记载了曹操的哭。

蜀失庞统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名士司马微向刘备举荐了两个人才,分别是“卧龙和凤雏”,并且说得其一者就可安天下。卧龙和凤雏分别指的是诸葛亮和庞统,最终都为刘备所用。

要说司马微说的那句“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就可安天下”显然是有些夸张成分。但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庞统,他们的确是有大才之人,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才。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庞统,他们都是荆州名士,早年庞统的名声要远高于诸葛亮,且庞统和诸葛亮还有着亲戚关系。在才学方面,诸葛亮的比较全面的,庞统则有些偏科,他对治理朝政或许不那么拿手,但要论谋略方面,庞统略胜一筹。

在刘备帐下效力的庞统,主要成就是为刘备夺取了西川,为刘备的霸业打下了基础。庞统在刘备征讨西川的路上,为刘备谋划了大量的策略,当时的刘备武将虽然有张飞,赵云这等万人之敌,但像庞统那种谋士,刘备身边奇缺。

庞统的死,对刘备的影响是重大的,因为当时刘备身边像庞统那种参谋型人才并不多,直到法正的到来,刘备才补缺了这个缺口。从刘备为庞统痛哭的那一刻看,足见庞统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了。

《三国志》中这样记载: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刘备一生很少为人哭,他哭过庞统,也哭过法正,哭过义子刘封,早期与田豫分别的时候也依依不舍动情的哭过。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这说明,能让刘备哭的人,要么是至亲,要么是对他非常重要的人,庞统作为当时刘备身边的首席谋士,对刘备的意义是非凡的。

吴失周瑜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被明显低估或者黑化了,历史上的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曹军樯橹灰飞烟灭。作为赤壁之战的指挥官之一,周瑜指挥了一场奠定三分天下格局的大战,足以让他在历史留名。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周瑜对东吴的影响不仅仅是一场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后,周瑜提出了与曹操两分天下的计划,说服孙权自己领兵取西川,汉中等地,与曹操竞争天下。赤壁之战后,周瑜看出了刘备日后会成为大患,向孙权提议将刘备软禁,收降刘备的部将关羽张飞等人。

孙权认为周瑜此举过于冒险,张飞关羽等人也并非束手就擒之辈,因此当时的孙权顾虑较多,没有对刘备动手。不过,周瑜提议率领取川蜀,汉中等地的计划孙权表示同意,如果一切朝着周瑜的方向发展下去,那历史上恐怕就没有刘备什么事情了。

可周瑜的突然死亡,让东吴有些措手不及,因为周瑜的死,让东吴没有了一位独当一面统军作战的帅才。孙权失去周瑜后,他没有了取西川,汉中,与曹操二分天下的信心,东吴也没有任何人能取代周瑜的位置。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即便是鲁肃上任,他自知自己统兵之才远不如周公瑾,并没有再向孙权提出要取西川的事情,而是选择了一种与刘备联合,共同抵抗曹操的保守方略。周瑜的死,让东吴失去了对外扩张的信心,不仅对孙权影响重大,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东吴的命运。

郭嘉38岁去世,周瑜36岁去世,庞统也是36岁去世,三位人才都是英年早逝的典型。如果要论谁的去世对国家的影响大,按照各国的情况和该人才在本国的影响力,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

郭嘉虽然料事如神,但在曹操身边,与郭嘉类似的人才还有许多,郭嘉在世的时候,其地位就远不如曹操身边的首席谋士荀彧,因此,郭嘉的去世,对曹操和曹魏的伤害虽然有,但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刘备在取得汉中前,身边有能力的人才远不如曹操那么多,庞统是刘备身边仅有的高级作战参谋。庞统的死对刘备影响非常大,让刘备原本身边不多的才人又折损了一位顶级大才,对蜀汉的发展也是一大损失。

最可惜的应当属于周瑜了,周瑜是有一颗进取之心的,如果周瑜没有英年早逝,他不会让东吴一直龟缩在江南地区,等待灭亡。众所周知,东吴的历任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唯有周瑜有开拓江山,一统天下之志,其余人都是以防守自保为主。因此,周瑜的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吴此时几十年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东吴最后的命运。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确有很多东西值得细品和研究。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不仅能让我们少走弯路,而且了解历史知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尤其重要。

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一套由前央视一姐张泉灵投资,网络漫画大师"二混子"陈磊执笔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出版至今,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已经热销3千多万册。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该书通过搞笑的漫画,加上现代化段子,将历史变得生动有趣。现在有许多中小学老师都会推荐这本《半小时漫画》,理由是既有趣,能勾起孩子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帮助他们记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这套书有3个核心特点:

1、诙谐幽默,改变了人们对历史枯燥的认知

在陈磊的笔下,春秋战国像个班级、大秦过把瘾就死、三国就是三大战役、魏晋乱世多奇葩、南北朝盛产败家子、大唐最炫民族风。每一段历史、每一次王朝更替,在轻松幽默的段子中就被牢牢记住了。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比如书里介绍萧何这一段,以前只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却不是萧何到底是干啥,这下可清楚了: 萧何是什么人?他是刘邦的“后勤部长”、“神级宅男”,刘邦在前线无论翻来覆去怎么打,无论被人打得多么惨,永远有替补队员和粮草及时送到,当天下单隔天就到,道上兄弟喊他“萧顺丰”。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2、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思路

有校长评价:陈磊仅仅通过手绘和段子就捋清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脉络。他把每一段历史解构成具有时代喜感的段子,每三秒让你笑翻一次。而在你笑出腹肌的同时,已经不知不觉通晓了历史。《半小时漫画》把孩子从手机游戏中解救了出来,就连家长大人也爱看,内容诙谐幽默,可读性极强。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3、权威专家背书,内容经得起推敲

作为一本历史科普读物,虽然里面有很多段子,但都经过国内最权威的历史学家严格把关,不会让孩子们学到“山寨”知识。 因此,这套书是在具备专业知识性的基础上,用现代流行语重构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历史体系。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有记忆专家说:“图片记忆优于文字记忆的3-10倍”,如果孩子不喜欢看干巴巴文字,不妨先选择以“图片+文字”形式的漫画,慢慢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三国时: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三人中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如果您的孩子也苦于学习历史太枯燥,对文学没有兴趣,不妨让他读读陈磊的《半小时漫画》或者《这个清朝太有意思了》,它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好书”,大人和孩子都爱看。在轻松搞笑的阅读中,就能培养学习兴趣,最大限度获得历史知识,仅花一顿外卖的钱,何乐而不为呢?(QQ平台推荐的书籍,享有正版和售后保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