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文章转载自“地球杂志”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沐浴在阳光下的“巨兽”

2017年9月7日,

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一牧场,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它裹挟着草皮向前移动,所到之处满目疮痍。

这是所谓的“地壳运动”?还是怪物作怪?

融冻泥流

视频来源:祁有辉

我国山区较多,地形复杂,构造发育,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泛。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强烈地震、极端气象事件频发影响,我国地质灾害呈多发态势。

加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以及工程活动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频发。

谈起地质灾害,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这几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分布性广和破坏性大的特点。

随着网络上一则号称“地壳运动现象”的视频广泛流传,一种新类别的地质灾害逐渐浮现到人们的眼前。2017年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牧场,突然来的这位“不速之客”,

其实是一种冻融作用下的土类灾害——

融冻泥流(也称冻融泥流)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融冻泥流(GF-2卫星影像)

融冻泥流主要在寒区分布,例如青海、西藏、黑龙江等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多年冻土区人为活动的日益增多,冻土区的地质灾害也逐渐浮现。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青藏高原冰缘地貌

摄影:谷强

所谓融冻泥流,是指原本冻结的饱水松散土层、风化层在解冻后,因受到重力的作用,沿着解冻层和冻结层之间的滑动面不断缓慢流动的现象。

融冻泥流发育于多年冻土区,多产生于坡度为5~20°向阳面斜坡地带,表层主要为土层,以细沙土、黏性土为主,结构松散,水很容易渗入,表土层处于饱水状态,从而形成融冻泥流。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青藏高原一条“巨蟒”顺着草皮奔涌而来——融冻泥流

融冻泥流多呈不规则面状、带状分布,影像上可见其表面呈虫蠕状、皱纹状,具有从高处沿坡面向下蠕动的痕迹,流动感较强,影纹粗糙,与周围形成明显的差异。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融冻泥流(GF-1卫星影像三维视图)

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我国高原暖湿化加剧,冰雪融化,多年冻土退化严重,使得冻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并且冻融相关地质灾害成因复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破坏基础设施(房屋、道路、桥梁)以及影响重大工程的实施等。

地质灾害如亿万头猛兽闯入,当有摧枯拉朽,吞噬万物之势,任何生物可能刹那间被毁灭。当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怒斥”时,显得如此渺小卑微,短短的数秒便能让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滑坡灾害过后,昔日美丽的村庄变得满目疮痍

2017年8月30日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发生一起冻融作用滑坡灾害,导致3户牧民住宅被冲积掩埋,其中7人死亡、2人受伤的惨痛结果。

2019年5月3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发生一起高山冻融诱发山体崩塌事件,所幸此次灾害未造成人员的伤亡。这是由于高寒区岩体长期冻融循环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反复冻融作用产生的冻胀压力导致山体开裂,进而形成滑坡、崩塌灾害。

2019年5月7日,青海省玉树市下拉秀乡叶吉尼玛村一社突发一起滑坡灾害,造成2人失踪,家畜被掩埋,4万公顷的草场被摧毁。灾害发生地点属于高原山地地貌,植被以牧草为主,长期在冻融作用下,冰雪融水渗入土层增加土体容重,最终导致发生滑坡。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未来我国高寒山区冻融活动会明显加剧。冻融作用引发的滑坡、崩塌灾害事件可能显著上升,对青藏、川藏铁路,中巴经济走廊以及中缅经济走廊等基础设施构成威胁。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帕米尔高原上棕色“巧克力”顺着滑动面缓缓向下蠕动——融冻泥流

摄影:祁有辉

大自然也是一位造物者,鬼斧神工的本领造就了独特的地理风貌,一步一景,每一个镜头下面都是最美的风景,它是经过漫长时间沉淀的产物,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也隐藏着巨大风险的地质灾害。

呈各种形态的冻土地貌,或如棋盘,或似一只趴着的“巨兽”,浑身布满了鼓包和突出的纹理,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或似地球额头的 “青春痘”,蓄势待发。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帕米尔高原上地质队员在观察地球额头的 “青春痘”

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作冻胀草丘,它是由于土层中水分冻胀所造成的地表局部隆起现象。

冬季发生冻胀时,土颗粒沿坡面法线方向隆起,夏季融化时沿垂直方向回落,使得土颗粒发生向下坡方向位移,在冻结层上水助推作用下,沿冻土上限附近的冰层面向下滑动。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融冻泥流剖面简图

中国冻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2.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东北北部山区。青藏高原地区的冻土分布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融冻现象随处可见。在高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重视此类灾害的规避与防治,例如:在铁路公路设计选线时尽可能绕避该类地段,如必须通过时,应提高路基设计等级,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防治。

蠕动的大地:融冻泥流

玉龙雪山岩体因冻融作用,导致岩体破碎发生的崩塌灾害

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区域性,由于我国各区域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地质灾害的类型、组合特征以及发育、危害程度千差万别。随着全球环境气候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很多地区也必然会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因此,人们必须高度重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