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武帝临死前杀一人,大臣们都认为他病糊涂了,但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我一直以为,中国历史上汉朝取代秦朝是几千年文明史上最大的倒退,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假如李斯这个混账没有脑子一抽,让扶苏做了秦二世,或许天下的百姓会过的好一些,也许就没有了后来的刘项,中国也会沿着宽松的法制一直走下去,想想2000多年前的华夏大地,到处都是标准化、专业化、大秦直道、灵渠等一系列伟大的工程发展下去究竟会怎样?若秦朝能持续200年再亡,那么法治国家的精神将会深深植入人心。

汉武帝临死前杀一人,大臣们都认为他病糊涂了,但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李斯跟赵高胡亥把秦朝霍霍完了以后,华夏大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汉朝,汉朝初年,由于国家一再动荡,百废待兴,国力衰弱,恰逢此时,匈奴不断南下,刘邦只得被迫和亲,换得一时安宁,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终于一雪前耻,汉朝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汉朝此时此刻,国家威名远扬,正是由于汉朝的强大,得到了汉朝周边国家的认可,汉人、汉族的称呼也随着时间沉淀下来了。

汉武帝临死前杀一人,大臣们都认为他病糊涂了,但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到了执政后期,认为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于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醉心于研究巫蛊诅咒事业当中,后来在奸臣江充的挑拨下,悍然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侄子、孙子,也的确算是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看来一个帝王统治时间过于长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都很难说是值得幸运的事情。

汉武帝临死前杀一人,大臣们都认为他病糊涂了,但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后来,汉武帝决定立六子刘弗陵为太子。在母凭子贵的时代,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不淡定了,高兴得要死。虽然表面上装的一副云淡风轻,但心里其实早就波涛汹涌,迫不及待了。

汉武帝临死前杀一人,大臣们都认为他病糊涂了,但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汉武帝心里想的很久远,从打算立刘弗陵为太子的那一刻起,钩弋夫人就成了汉武帝心中必杀之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早年吕后心狠手辣搅得天下不得安宁,刘氏一族差点都灭绝,如今太子幼小,钩弋夫人年轻貌美,精力旺盛,她要折腾点啥,这天下岂不又得动荡不安?为了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公元前88年,汉武帝随便找了个借口就要处死钩弋夫人,虽然文武百官百般阻拦,甚至很多大臣以为汉武帝病糊涂了,但最终还是处死了钩弋夫人。公元前87年,汉武帝托孤于名臣霍光。

汉武帝临死前杀一人,大臣们都认为他病糊涂了,但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汉武帝死后,“子为储君,母当赐死”的定律一直被很多朝代模仿,而但凡那些侥幸免于一死的皇太后,无不应验汉武帝刘彻的先见之明,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北魏胡太后,唐朝武则天,清朝的慈禧,最是无情帝王家,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天下又有几人能够无动于衷呢?绝对的权力摆在面前,管你夫妻、兄弟还是父子,所有的感情到了皇权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至于友情,三国里面随便杀,谁和谁不是旧识,不是好友,不是同门呢。

汉武帝临死前杀一人,大臣们都认为他病糊涂了,但历史证明他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