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汽车悬架,是连接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传力装置总称,是决定汽车舒适性和操控性的核心。

空气悬架和传统钢制悬架,核心差异在于,由金属弹簧升级为空气弹簧,并增加了控制器ECU、传感器等电子元件,使汽车驾驶的舒适度、操控度更高。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图:汽车悬架系统

来源:天风证券

空气悬架由于成本高,过去常应用于在60万元以上豪华品牌当中的高端车型上,随着极氪001、蔚来ET7等国产新能源车崛起,将空气悬架下沉至35万元以内车型选配。

从产业链上的参与者近期的增长情况来看:

保隆科技——2021年三季报,实现收入28.39亿元,较上期增长22.86%;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59.66%。

拓普集团——2021年三季报,实现收入78.23亿元,较上期增长81.14%;净利润7.53亿元,同比增长94.44%。

天润工业——2021年三季报,实现收入40.25亿元,较上期增长24.83%;净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30.21%。

中鼎股份——2021年三季报,实现收入93.40亿元,较上期增长19.72%;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71.17%。

从机构对产业链景气度的预期情况来看: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图:wind机构一致预期增长和景气度情况

来源:塔坚研究

空气悬架产业链各环节,包括: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空气弹簧、减振器、导向机构、电子控制ECU、传感器等部件构成,代表企业保隆科技、中鼎股份等。

中游——为汽车系统总成商,主要为海外OEM龙头,代表企业有德国大陆、AMK(中鼎股份收购)、拓普集团、天润工业等。

下游——整车厂,主要是高端乘用车和危化品商用车,代表企业有蔚来、特斯拉、奔驰、戴姆勒等。

图:产业链

看到这里,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空气悬架这个细分赛道,未来市场空间有多大?

2)从关键经营数据看,什么样的业务布局,才能在中长期更有竞争力?

本报告,将更新到产业链地图

(壹)

汽车悬架系统,负责连接汽车车身、底盘与车轮,传递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和扭矩,并缓冲地面不平引起的震动,保证驾驶舒适性。

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协调乘坐的舒适性和驾驶操纵性。

汽车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传力装置等三部分,分别起到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根据其弹性元件的材质,可分为传统钢弹簧悬架和以橡胶材料为主的空气悬架。

传统的悬架,在出厂时就要对弹簧和减震器的软硬进行设定:

悬架越硬朗,对整车的支撑性越强,减少转弯时的侧倾,并能给驾驶员较强的“路感”;悬架越软,在颠簸的路面上的缓冲效果越好,驾驶舒适度越好。

可见,一辆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是天生的矛盾。厂商必须在汽车出厂前,就设定其驾驶风格,比如某款车主打商务舒适,某款车主打运动操控。

那么,各家厂商就开始研究:有没有一种理想的悬架系统,“在不同路面以及不同使用情况下,软硬度不同”?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空气悬架的诞生,正是为了寻求一个兼顾操控性和舒适性的方案。

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提出主动悬架的概念,通过机械空气阀,将空气打入空气弹簧,实现底盘升降控制,调整汽车底盘高度达到的调节驾驶舒适性。

80年代,电子元件快速发展, ECU、传感器的可靠性和寿命提升,空气弹簧和控制元件技术进步推动了空气悬架的发展。

1984年,德国大陆为林肯轿车首次研发出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其具备ECU控制单元、传感器、故障诊断接口等。

至此,空气悬架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机械零部件,而是具备智能化调节功能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

ECU接收来自各传感器、CAN总线和驾驶员输入信息(如运动模式、 车高选择 ),通过信息处理后,控制气囊的充放气和液压减振器的阻尼,整个过程控制在毫秒内。

不过空气悬架至今,渗透率仍较低(1.5%)。在燃油车时代,只有在豪华汽车上才会配置,比如,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等车型。

2021年,极氪001、蔚来ET7、理想X01等多款新能源汽车开始选配空气悬架,车型价格下探至35万元以内。

(贰)

首先,我们先从收入体量和业务结构对各家公司,有一个大致了解。

以2020年收入为例,中鼎股份(115.48亿元)>拓普集团(65.11亿元)>天润工业(44.28亿元)>保隆科技(33.31亿元)。

从空气悬架收入来看,中鼎股份(7.79亿元)>天润工业(0.58亿元)>保隆科技(0.4亿元)>拓普集团(未实现收入)

一、中鼎股份——围绕特种橡胶领域布局,2020年冷却管路系统,密封件系统,智能底盘(轻量化),智能底盘(空气悬挂)四大主营分别占比:26.26%、24.16%、23.07%、6.75%。

2020年,空气悬架收入为7.79亿元,占比6.75%,完全来自于收购的德国AMK海外业务收入。AMK为全球主要空气悬架系统供应商,为特斯拉、奔驰、宝马等整车厂配套。AMK目前还未有国内业务,当前已经收到蔚来、北汽岚图定点。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图:收入结构(单位:亿元)

从地域来看,其收入有近60%来自海外,40%来自国内,主要是其有多起海外并购,包括德国AMK(空气悬挂)、德国WEGU(减震降噪)、德国THF(热管理)等。

二、保隆科技——主要产品包括排气系统管件、气门嘴、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平衡块、汽车结构件、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等。

TPMS为其支柱业务,占营业收入34%,汽车金属件和气门嘴的营业收入占比下降至29%与18%。

其在空气悬架业务上,核心技术是空气弹簧,2020年空气弹簧和减振器获得蔚来ET7车型(乘用车)定点,2021年底实现批量生产,从原来的业务进入了一个更大的赛道。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三、拓普集团——以减震产品起家,逐步拓展至内饰、轻量化及汽车电子领域。

2020年减震产品、内饰件、轻量化(锻铝控制臂)三大业务分别占比39.32%、34.16%、20.44%。

2021年11月24日,其建在宁波的“空气悬架系统一部”,开始进入空气悬架领域。厂房预计2022年中建成,建成后年产能200万件,配套50万辆车。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四、天润工业——2020年,曲轴及毛坯、连杆、空气悬架业务分别占比72.25%、22.74%、7.66%、1.31%。

天润工业的空气悬架主要基于商用车空气悬架市场。2020年,国内新生产和上牌的12吨以上危险品运输车,以及三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空气悬架,带动该业务实现收入0.58亿元。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整体来看,空气悬架在国内乘用车领域偏早期:体量较大的中鼎股份空气悬架收入也全部来自海外并购,天润工业空悬收入则全部来自商用车领域,保隆科技已实现小部分收入(主要是商用车),而拓普集团空气悬架业务预计2022年下半年带来收入。

(叁)

接下来,我们将近期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放在一起,来感知增长趋势:

一、收入增速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图:收入增速(单位:%)

整体来看,汽车零部件企业排除并购影响,业绩主要受下游整车客户销量驱动:

天润工业,2018年上半年增速较快,是受治理超载超限、柴油货车污染等政策的影响,重卡的市场空间、更新换代需求出现了增长,国内重卡市场已累计销售67.18万辆,比去年同期的58.37万辆上涨15.1%。天润曲轴的传统业务在重卡曲轴领域,在重卡市场需求旺盛的驱动下,其重型发动机曲轴产品订单饱满,带来收入增长。

保隆科技,2019年收入增速较快,是新增海外并表公司PEX(汽车传感器)、保富电子海外(TMPS)、MMS(奥地利智能装备企业 MMS70%的股权),影响金额约6.3亿元,剔除并表后其营收基本持平相比2018年微增(+2%)。

2)归母净利润增速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图:归母净利润增速(单位:%)

拓普集团,2019年净利润下滑明显,主要受核心客户吉利汽车、一汽销量大幅下滑拖累。

吉利当时是拓普集团的核心客户,营收占比在35%到40%左右,主要采购其橡胶减震、隔音产品,由于吉利销量于2019年下滑严重,拖累其收入增速。同时由于产品滞销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导致净利润下滑。2020年,拓普实现了客户结构升级,根据天风证券预测,特斯拉2021年占比提升30%。

中鼎股份,2021年Q1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出售股权带来,其先后出售德国AMK企业工业业务和Green Motion SA,股权带来1.5亿元投资收益。

Green Motion SA,是瑞士主要充电桩运营商之一,近三年处于经营性亏损状态,出于现金流管理考虑,其将该公司出售。

保隆科技,2019年收入大幅增长,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主要是海外并购导致。保富电子2019年1月并表,海外市场业绩不及预期,受到大环境影响关税增加,导致全年净利润亏损0.92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68%。

(肆)

接着,我们拆开来看,各家近一个季度的增长表现:

一、中鼎股份——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93.4亿元,同比增长19.7%;归母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71.17%。

1)从单季度增速来看:

2021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7.2%;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25.9%,环比下降35.9%。

中鼎由于海外并购较多,前十大客户基本是海外主机厂(大众、通用、戴姆勒、沃尔沃、福特等),海外收入占比在69%左右,其收入增速受海外整车销量驱动。

第三季度,海外整车销量受芯片及原材料影响较大,导致单季度业绩下滑。

图:近8个季度收入、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图:季度收入(左)、归母净利润(右)(单位:亿元)

2)追溯历史几个季度增速来看:

其近三年收入较稳定,但利润波动较大,主要是海外并购的资产仍在资源整合中,部分海外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二、保隆科技——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8.39亿元,较上期增长22.86%;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59.66%。

2021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9.73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77%。

收入增长受益于排气管件和TPMS等传感器的增长,净利润增速较快主要是保富电子亏损减少和其收购的DILL的盈利改善,同时,其子公司美国DILL出售资产获得了0.8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

保隆科技从2020年底,净利润开始修复,主要是:1)海外子公司亏损缩小;2)2020年起国内商用车强制加装TMPS胎压监测产品,商用车TMPS利润率高于乘用车TPMS,带动其核心业务TMPS盈利能力回升。

三、拓普集团——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23亿元,同比增长81.14%,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同比+94.44%。

2021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29.06亿元,同比增长65.44%,环比增长16.71%;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71.26%,环比增长37.4%。

受益于开拓产品线及特斯拉为主的新能源车企客户大幅放量,叠加吉利、通用等核心客户配套车型销量上行,业绩实现高增。

业绩高增长出现在2020年Q3,主要是客户结构优化驱动。

其绑定的新客户特斯拉,国产Model Y放量,带动业绩回升。根据天风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拓普集团来自特斯拉的营收为11亿元,贡献营收占比18%;2021年拓普集团来自特斯拉的营收预计为26亿元,贡献营收占比30%。

四、天润工业——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0.25 亿元,同比增长24.8%;归母净利4.44 亿元,同比增长30.2%。

2021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10.02亿元,同比下滑17.9%,环比下滑30.9%;归母净利1.32 亿元,同比下滑2.4%,环比下滑5.2%。三季度业绩承压主因商用车行业需求低迷所致。

2020年三季度-2021年一季度业绩增速较快,主要是受下游商用车整车销量驱动。2020年由于加码基建、超限超载治理,以及商用车国六升级,驱动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8.7%。

(伍)

对比完增长情况,我们再来看利润率、费用率的变动情况。

一、净利率方面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图:净利率(单位:%)

汽车零部件企业,由于资产较重,其盈利能力被整车行业景气度放大:

拓普集团净利率从2018年Q4下降明显,主要原因有:

1)折旧和摊销侵蚀利润,2017年以来其新增浙江临海/宝鸡/湘潭等多地工厂产能,固定资产大额转固,从2016年底的13.3亿左右增长到2019年39.41亿,折旧大幅增加;

2)收入规模下滑,2018 年下半年以来,乘用车市场连续下滑,其主要客户吉利/上汽通用等呈现超越行业降幅的销量下滑,导致其收入在2019年前两个季度双位数下滑。

保隆科技与中鼎股份情况类似,2019年-2020年净利润下滑较多,主要是两家海外业务占比达,受海外并购拖累。

一方面,收购产生大量相关费用,(保隆科技新增接近1亿费用,占净利润65%),另一方面,海外公司受行业影响2019年业绩不达预期。双重因素导致净利率大幅下降。

保隆科技2021年3季度净利润率回升,是海外子公司亏损缩小、核心业务TMPS气门嘴毛利率提升驱动,以及北美子公司DILL出售SNT股权,实现近0.9亿元投资净收益。

中鼎股份2021年3季度净利润率回升,是因为出售海外亏损子公司,逐步剥离亏损业务影响。

三、毛利率方面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图:单季度毛利率(单位:%)

拓普集团,2021年毛利率持续下滑,一方面受会计准则调整影响,运输费从销售费用改计入成本,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及运输费用上升,无法顺利转嫁至下游导致毛利率下降。

保隆科技2021年Q1毛利率回升,主要是毛利率TMPS气门嘴业务占比提升,气门嘴是胎压监测的零部件,后装市场毛利率高于前装市场。其次其运费仍计入销售费用,海外运费上涨对其毛利率影响不大。

天润工业毛利率下降,原因是重卡景气度下滑,叠加原材料涨价影响。

综合来看,在整车企业产销不振、大宗及海运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三季度零部件公司盈利能力明显下滑。(保隆科技毛利率影响不大,主要是其运费计入销售费用)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图: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单位:%)

保隆科技,2018年后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主要是海外业务占比在60%以上,2019年其出口费用(主要包括运保费和清关费)大幅度提升。2020年Q4,受到卫生事件影响,其国际物流费用涨幅较大。

此外,保隆科技和中鼎股份管理费用率提升,主要是出售海外部分业务导致遣散费提升。

五、净资产收益率方面

汽车空气悬架产业链跟踪:保隆科技VS中鼎VS拓普集团VS天润工业

图:ROE拆解

保隆科技ROE高于其他三家,主要是权益乘数高。从资产负债表来看,负债端,占比大的是计息负债12.85亿,大于现金类资产5.12亿,现金流略显紧张。

(陆)

空气悬架,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增长驱动力在于,替代传统螺旋弹簧悬架,渗透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市场规模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空气悬架市场规模=汽车销量*空气悬架渗透率*单车价值量(ASP)

文章来源:并购优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