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联最特殊一次阅兵:5.7万德国战俘在莫斯科游街,期间饱受羞辱

一般来说,阅兵是体现精神、展示实力的重大活动,在中国古代就曾多次用阅兵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今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会在重要的日子里进行阅兵。

苏联曾经有两次阅兵情况是与众不同的,第一次是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官兵们在接受检阅后随即冲上了战场,他们中有很多人牺牲,但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苏军的士兵。

第二次是在1944年7月17日,地点还是在莫斯科,只是接受“检阅”的人变成了德国战俘。

苏联最特殊一次阅兵:5.7万德国战俘在莫斯科游街,期间饱受羞辱

说起来比较讽刺,最初希特勒也是希望在莫斯科进行一场阅兵的,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进攻,前期的确势如破竹,打得苏军节节败退,三个月不到就兵临莫斯科城下。

这也让希特勒特别兴奋,他狂妄地叫嚣要迅速攻克莫斯科,然后进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他似乎对这种仪式情有独钟,瓜分波兰后在华沙进行过阅兵,拿下法国后也在巴黎进行过阅兵,很沉醉于这种战胜宿敌的喜悦。

但苏联的韧性远非那两国能比,德军推到莫斯科一线后就再也无法前进半步,苏联人爆发出强烈的卫国意志,硬生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凭借着战略纵深,苏联与德军周旋数年,最终让德国人的后勤难以为继,战局出现了转机。

1944年6月22日(特意选在同样的日子),苏联为收复白俄罗斯展开了“巴格拉季昂行动”,超过140万的苏军向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发起了猛攻。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因而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伤亡人数超过了50万,还有16万人被俘,整个战局就扭转了过来。

为了展示苏联抗击德军的胜利及鼓舞国内士气,苏联决定在莫斯科进行一场别样的“阅兵”——让德军战俘游街。

苏联最特殊一次阅兵:5.7万德国战俘在莫斯科游街,期间饱受羞辱

1944年7月17日,这场特殊的阅兵开始,苏联为其定名为“The Great Waltz”,也就是“伟大的华尔兹”之意,从名称上就狠狠嘲讽了这些德国人。

原本在白俄罗斯被俘的16万战俘拉回莫斯科之后只剩下5.7万,苏联将他们分为90个方队,延绵了3公里以上。在队伍最前是19名德国将军,他们身着军装佩戴勋章,是苏军宣传胜利的重点。昔日象征荣耀的勋章,这时却只有耻辱。

苏联最特殊一次阅兵:5.7万德国战俘在莫斯科游街,期间饱受羞辱

在后面的则是穿着破衣烂衫的德军士兵,他们眼带惊恐、满面憔悴,与周围一脸胜利喜悦的莫斯科民众形成鲜明对比。

由于苏德曾在莫斯科血战,莫斯科民众对这些侵略者自然没有好感,一路报以嘘声、投掷物品,情绪激动的甚至冲到队伍中打伤了最近的德国人。

押送俘虏的苏联军人只当做没看到这一切,并未加以制止。所以当时很多德国俘虏的心中是很恐惧的,有一名幸存者后来回忆道:当时我非常害怕,以为那些市民会冲上来杀了我们,就算没死在街道上,或许游街后也要被全部枪毙。

苏联最特殊一次阅兵:5.7万德国战俘在莫斯科游街,期间饱受羞辱

当天这些人虽然没有立即被处决,但发生了很尴尬的事情。由于气温最高达到了40度,导致有数千人被热得虚脱。

而且也不知是无意还是刻意,俘虏们前一天的食物有问题,这些德军战俘在游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腹泻,他们当然是没机会去厕所的,因此就拉在了柏油马路上,尊严完全被羞辱了。

这画面非常的有味道,引来了苏联人的一致批评,整场“阅兵”持续了近6个小时,污秽也伴随了一路,最后这支俘虏部队在离克里姆林宫不远处解散,被分别装上列车运往各大战俘营。

当然,苏联并不是就喜欢把这座城市搞得臭烘烘的,“阅兵”一结束他们就出动了大量的洒水车进行清洗。那些污秽其实就是象征着德国人的侵略,将苏联弄得面目全非,这一道清洗不单单是把路面整理干净,更是寓意着洗刷了侵略者带来的一切耻辱。

在第二天苏联人还在报刊上大肆宣扬了此事,标题十分醒目:德国人就是以这种姿态进入莫斯科的。

苏联最特殊一次阅兵:5.7万德国战俘在莫斯科游街,期间饱受羞辱

说起来德国人当年差一点点就能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莫斯科,只是始终差那么一点点,侵略者永远是不得人心的。至于说苏联此举是虐待德国战俘,那想一想德军似乎也没怎么优待苏联战俘啊。

耀武扬威时做下的恶,就要做好承受反噬的准备。战争太残酷,还是和平共处一同发展为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