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股神巴菲特背后也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女人”,他就是巴菲特的合伙人、好基友—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与巴菲特是同乡好友。1959年,29岁的巴菲特与35岁的查理·芒格在一个朋友家认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一生的朋友。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走向价值投资的引路人,他们俩共同经营了伯克希尓•哈撒韦公司,其股价从最初的7美元涨到了现在的45万多美元。他们俩共同走了近半个世纪,创造了前无古人,也许会后无来者的投资神话。|
《穷查理宝典》的作者是美国的彼得·考肤曼,他是查理·芒格的好朋友,也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这本书的书名效仿了《穷理查年鉴》的书名,《穷理查年鉴》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著,富兰克林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之一,是芒格的终身偶像,这个书名也表达了芒格内心的真实意愿。
《穷查理宝典》分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结了芒格在生活、事业方面的思想精华;第二部分汇集了他的二十一篇演讲。|
今天我就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分享这本书,求学路上开始崭露头角;逆境创业登上福布斯富豪榜;认真地生活,从容地老去。
下面我来为大家解读第一部分:求学路上开始崭露头角。
1、求学路上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查理·芒格从小就表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芒格小时候就喜欢阅读,尤其喜欢人物传记类,也是在那时候他接触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对他的顶礼膜拜使他成为了富兰克林的忠实粉丝。
有人也许会问,查理·芒格一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什么叫“穷查理”?其实这也是效仿了他的偶像富兰克林,因为他们俩都从事过艰苦的劳动。
富兰克林管自己叫穷理查,是因为富兰克林是从一个印刷工学徒做起来的,芒格最初也在巴菲特的爷爷的杂货店做过苦力,每天长达12小时搬运工,期间不能吃饭,不能休息。这个艰苦的工作让芒格受益终生,他就是从这里开始知道财务独立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的。
查理·芒格出生于1924年,自从他妈妈教会他字母后,他就开始上学了。因此在学校他一直都是他们班年龄最小、个子最小的。
所以学校传统的体育项目,他都没有什么优势。但他自己却选择了射击项目作为自己的体育科目,由于他爸经常带他出去打猎,他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因此他在射击项目上脱颖而出。当别人都还在惊讶他的成就时,他那时已经开始知道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创造佳绩了。
他小时候喜欢养仓鼠,常常跟同学进行交换,他总能换来更大的或稀缺颜色的仓鼠。他敏锐的谈判能力在小时候就开始锋芒毕露了,那时的他总是善于质疑别人的观点。
芒格读高中时,正是大萧条时期,他亲眼目睹了老百姓的穷苦生活。为度过经济危机,查理的爷爷慷慨救助了芒格的叔叔一家和姑姑一家,这让他从小就明白了互相帮扶的道理,这也为他日后的乐善好施打下了基础。
由于喜欢读书,芒格很早就接触到了医学书籍,14岁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养成了对科学的终生兴趣。高中毕业他进入大学学习,他先在密歇根大学数学专业学习,期间开始接触物理学。大二入伍,进入新墨西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后又被送入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热力学和气象学,被部队培养成了一个气象学家。
最后借军人安置之际,进入了哈佛法学院,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了一名律师。多学科的学习经历为芒格多学科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高智商,加上他的勤奋好学,终将铸就他一个不俗的人生。
好了,到这里,芒格的求学生涯就告一段落了。上面我为大家解读了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看到小时候的芒格从小就聪明好学,开始崭露头角。
下面我接着来为大家解读文章的第二部分,逆境创业登上福布斯财榜。|
2、逆境创业登上福布斯财富榜
人常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踏入社会的查理·芒格又将开始怎样的人生呢?刚工作不久,芒格就遭遇到了婚变。随后,祸不单行,儿子又被查出白血病,最终不治身亡。
芒格一下子跌入了人生的谷底。巨额的医疗费用、失去孩子的巨大痛苦让芒格几乎崩溃。在朋友的帮助下,离婚五年的芒格重新站立了起来,认识了南希·巴里·博斯韦克,他们俩各自有2个孩子,结婚后又生了4个,他们一起抚养了8个孩子。
此时芒格的律师薪水已不够花销,他开始寻求第二职业。他利用工作之便,通过投资股市、房地产等行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第一桶金就高达140多万美元。
随后芒格结束打工生涯,正式开始创业,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这就是当今美国一流的律师事务所之一—芒格托尔斯律师事务所。而这并不是芒格的终极目标。
1962年38岁的芒格与人合伙成立了惠勒芒格投资公司,慢慢退出了律师界,开始专注于投资领域。该公司在成立期间,取得了年均19.8%的回报率,而同期道指年均复合增长只有5%。
1976年惠勒芒格公司进行清算,芒格将其获得的股份转为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1978年,54岁的查理·芒格成为伯克希尔公司的副董事长。2004年,随着伯克希尔股价一路攀升,查理·芒格登上了《福布斯》400富豪榜。
查理·芒格获得巨额财富的投资方法就是他一生推崇的价值投资法,即:买进优质公司,然后长期持有。这与巴菲特以前的投资方法完全不同。
芒格一生善于逆向思考,不断收集失败案例,当别人都在关心怎么买股票赚钱时,而他却在研究别人是怎么在股市赔钱的。巴菲特曾说:“查理他能够在60秒之内找出令人信服的弱点。他是一个完美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一生都保持着学习的习惯,自学多种学科,利用多学科理论,形成了上百种思维模型。正是他这种独特的思维模式,使他独具慧眼,总能准确找到优质标的,在股价被低估时反其道而行,重仓买入。
在该书中芒格总结了25种人类误判心理学,比如 “嫉妒”等,他认为这些心理都会严重影响到个人的投资行为。《金融危机史》里有句话:“最令人烦心、最让人头疼的事莫过于看到朋友发大财”。所以股市里当有人赚到钱时,由于羡慕、嫉妒心理,就会引发大量的人跟风买卖,导致股价剧烈波动。
而芒格所在的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都是以长线投资为主,例如,投资华盛顿邮报超过40年、可口可乐近30年。在芒格看来,他投资积累财富的秘诀不在于买进卖出,而是耐心地等待。他用一生践行着价值投资理论,成就了自己,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好了,第二部分到这里就分享完了。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分享了:芒格在受到妻离子散的重大打击下开始创业,最终收获了人生最大的成功,实现了财富自由。
接下来我们来分享最后一部分:认真地活着,从容地老去。
|
3、认真地活着,从容地老去
上一部分我们讲到了查理在人生的低谷创业成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他并不吝啬金钱,总希望能帮助到别人。
82岁那年,朋友送给查理·芒格一本富兰克林出版的书,芒格受到其中一篇文章《论老年》的启发,决定把他好为人师和专注的性格坚持下去。
当有人问他成功经验时。他说:“别吸毒,别乱穿马路,避免染上艾滋病。”看似简单的回答,其实也就是芒格在一生恪守的准则:走正轨。他在演讲中用反向思维告诉孩子们,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避免那些让你过上痛苦生活的方式。
他在回答年轻人如何才能找到优秀的另一半时,他幽默地说,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他或她。当被问到企业怎么才能做大做强时,他说要先研究企业是怎么倒闭的。
他认为这个世界复杂多变,人类的认知总是存在缺陷,所有人在思想上都有盲点。人生不同阶段都面临不同的问题,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因此芒格一生都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求知欲,他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他的孩子称他是长了两条腿的书,他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学习,不断精进。
芒格一生都在不断地自我提升,90多岁了,每天都要看二、三本书。最长时间可以看到凌晨,他对学习的狂热着实受人尊敬。芒格说,他希望自己每天晚上比早上都要睿智一些。“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如果足够长寿,大多数人都会获取应得的回报。”
他一生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约会总是提前到达,偶尔迟到,无论是谁他都会诚恳地道歉。芒格到现在还住在几十年前建的房子里,他一个人出门从不坐私人飞机,他认为那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但他却会同意家人享受私人飞机,他认为他的太太为他的家庭、孩子付出太多,他感激她,他觉得他应该给孩子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他认为生活的决定比投资的决定更重要。
实现财富独立的他热衷于慈善事业,热心去造福天下人。早期的他总是默默地捐款,直到他捐建了哈佛-西湖中学的教育中心,亨廷顿图书馆的科学研究中心等重要建筑才被人知道。
查理一生捐赠了大量的教育项目,旨在改善人类文明教育,推动社会的发展,他在演讲中呼吁基金经理人要多做对别人有价值的工作,而不要只醉心于财富的管理。
他用实际行动实现着他对人类文明的回报。如今,已过95岁的芒格仍以他独有的行为方式行进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无论顺境、逆境他都保持着他客观的积极心态。
好了,到这里,最后这一部分我们就分享完了。这一部分我们分享了:晚年的芒格仍然保持着不断提升自己,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怀,90多岁的他仍然在认真地活着。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书中三个主要内容,书中首先讲了芒格在青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开始崭露头角;接着讲了芒格在中年时期跌入到了人生谷底,创业成功后登上了《福布斯》财富榜;最后讲了晚年的芒格在实现财务自由后,不吝钱财,回馈社会。|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查理的成功完全靠投资,而投资的成功又完全靠他尊贵的品质和不断地学习。芒格仰慕富兰克林,他的《穷理查年鉴》传播的节俭、勤奋、责任和简朴等美德影响了芒格一生。芒格一生努力效仿他,每次在公共场合,查理都流露出对他的无限崇拜。
芒格一生都在研究人类失败的原因,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他一生都对自己要求极严,一生都在不断提高修养,以克服人性的弱点。
在外人看来,芒格可能像苦行僧,但他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样既理性又愉快,能让他过上成功、幸福的生活。
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用最干净的方法,靠着自己的智慧,取得了商业社会的巨大成功,他的成功与当今社会我们看到的权钱交易、商业欺诈等毫无关系,就是一个“商才士魂”的最好典范,他也最终成为了他想成为的人,那就是巴菲特所说的现代版的富兰克林。
如果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成为这个人的忠实信徒吧,象查理芒格一样用一生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