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明朝各个皇帝用自己的一生所追求的祖训。而立下这条祖训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正是朱元璋开创了明朝百姓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朱元璋出身贫贱,小时候给人放过牛、当过地主家的农户、还在寺庙当过和尚。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明君。正是因为他出身贫寒,朱元璋更加明白黎民百姓的生活。

出身贫贱的朱元璋更是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因此他大力提倡科举制度,即便是出身寒门也能在明朝谋个一官半职。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有一次朱元璋给太子请了一个老师,老师问朱元璋不听话能不能打,朱元璋默默地说:“不死就行!

读书的重要性

朱元璋自小家境贫寒没读过书,也没有老师愿意教他读书。所以他清楚地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朱元璋对读书人特别优待,即便是在朝堂上当众批评他,朱元璋都不会因此惩罚他。

朱元璋因此特别注重读书是因为他发现好的读书人千金难求,在红巾军时期朱元璋手下兵多将广,将才繁多。但是却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谋士,这让朱元璋十分焦急。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乱世之中很多人并不愿意读书,“宁做千夫长,不做一书生”就是如此,因为在乱世之中读书人除了依附军阀之外,没有其他出路。因此原因用心读书的人很少。

而这时朱元璋手下的仅有的两位谋士之一的李善长给朱元璋推荐了刘伯温,刘伯温之于朱元璋相当于诸葛亮之于刘备。可以说没有刘伯温的出谋划策,朱元璋到死可能都当不上皇帝。

而朱元璋为了请刘伯温出山可谓是费尽心机,他多次下重礼去请刘伯温,但是刘伯温并不为所动,反而将这些礼物原路返还。朱元璋对此也毫无办法。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直到有一天朱元璋又来请刘伯温,这已经是朱元璋第五次见刘伯温了。可能刘伯温真的烦了,所以不得已见了朱元璋一面。在刘伯温面前朱元璋并没有说他的雄心壮志,正相反朱元璋则是讲了现在百姓的生活。

而这也是刘伯温对朱元璋刮目相看的原因,只有心怀天下的君王才能建立一个政治清平的国家。因此刘伯温才答应了朱元璋出山的恳求,朱元璋也因此登上了帝位。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文武平衡、科举完善

打天下易,守天下难,不论是多么繁荣昌盛的朝代,只要是家天下的情况就不免会发生这种问题。朱元璋也深知治国的艰难,因此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对策。

那就是兴盛的科举制度,武官打仗,书生治国,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想要做到像明朝初期那样,外有勇猛无双的战将,内有忠君爱民的文臣可不简单。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知道读书重要的朱元璋大兴科举,有一次南北朝士子科举出现了疏忽。北方士子没有一个上榜,整个北方地区的读书人全部名落孙山。这让北方士子恼怒不已。

他们堵在考场大骂不已,这件事惊动了朱元璋,官员们都认为这些士子不知好歹。但是朱元璋听完后却勃然大怒,大骂这次科考的主考官徇私枉法,更是一气之下将他罢官。

最后朱元璋举办了两次科考,北方士子也终于上榜。这就是朱元璋重视读书人的方法,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寒门子弟,在科考面前必须公平。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另外在武官方面,朱元璋不仅大肆封赏各大武将,更是把各地习武的人才召集到宫中。慢慢的习武之人和读书之人逐渐分庭抗礼,形成了难得一见的文武平衡。

不打死就行

太子的老师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宋濂,宋濂此人自幼好读且学识渊博,清正廉洁且文章经纶,被誉为明初四大文臣之首。朱元璋因此请宋濂做太子朱标的老师,教授太子经世治国的学问。

但是朱标毕竟是太子,即便是朱元璋让宋濂教朱标读书,但是就怕朱元璋心疼孩子。于是宋濂问朱元璋:“可训乎?”朱元璋愣了愣闷闷地回复说“不死就行”。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宋濂听到了这句话放下了心来,他问朱元璋“可训乎”不仅仅是为了探皇帝的口风,另一方面也想看看朱元璋是否真的是能够托付一生的君主。

如果一个国家的皇帝因为对孩子的溺爱而不允许老师纠正孩子的错误,那么这个国家必然会在溺爱中逐渐走向崩塌。秦二世胡亥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宋濂对太子朱标也十分严厉,他教授朱标治国经纶,但告诉朱标手腕不能太过铁血。对待百姓和大臣要仁慈,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去残害官员,这样会让人人自危。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后来在宋濂的教导下,朱标逐渐成长成了一代君王,他有铁的手腕和仁慈的性格,恩威并施之下,即便是后来做皇帝的弟弟朱棣,在朱标面前仍然大气都不敢喘,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自己的封地。

后来宋濂因儿子获罪,朱标还拼死保住了宋濂的性命,还了宋濂一个安稳的晚年生活,成就了一段佳话。只是可惜朱标好命却不长寿,人到中年便撒手人寰,而这些都是后话了。

结语

虽说朱元璋在历史上杀伐果断,不论是大臣还是兄弟都可以向他伸出屠刀。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朱元璋确实称得上是明君、能君。正是因为朱元璋这种皇帝,才让明朝国祚得以延续,明朝统治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答四个字

即便到了清朝,许多地方的百姓还是会自发地宣扬反清复明的精神。除了因为清朝统治者不是汉族人民外,还有百姓对明朝皇帝的忠心和思念等等,一个朝代能够做到如此的,少之又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