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同我国的关系自古以来就颇为复杂,尤其是近代之时矛盾凸显,卢沟桥事变之后攻占南京,肆意屠杀无恶不作,此时有一位德国人目睹此前惨状,于心不忍,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最终结局如何呢?

日本的对华战争
1931年9月18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军队又一次发动了对华战争,炸毁南满铁路嫁祸中国,并以此为借口进攻我国东北,这就是九一八事变,而后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相继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
而后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政权,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中日矛盾就此激化。自1931年起,日军对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得寸进尺,不断地运兵入中国境内,开始预谋下一场侵略。
1937年七月,日本军队假称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我方守军拒绝,日军悍然发动攻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这次挑衅,让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变为主要矛盾,国民党方面表示接受共产党联合抗日的公告,国共两党之间从十年的对峙开始走向联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
惨绝人寰的屠杀行径
自从甲午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嗜杀的性质就显露无疑,战争期间,于1984年11月12日攻占我国旅顺,进行了毫无人性的四天三夜的屠杀,死难者不计其数,后仅有36人幸存。
而在1937年南京沦陷之后,日本再次重复了这一次无耻行径,仅在六周之内屠杀我国放下武器的军民达30万以上,罪恶滔天,天理不容。
南京破城之后,整个城池沦为了人间地狱,除去放下武器的军人,还有无辜的平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蛮横无道人神共愤,此外还进行了有组织的多次集中屠杀,遇难人数达三十七万以上。中国军民的基本的生存权难得到保障。
就在南京沦为血城之时,有一个德国人的居所却成为了保护中国军民的安全区要知道,当时德国和日本同属法西斯阵营,究竟为什么一个德国人会选择不遗余力的帮助中国人呢?
约翰,拉贝
约翰拉贝出生于1882年,是一位在中国工作多年的商人,在北京西门子公司的南京分公司工作,本来应将工作交于其他人,而他自己将要与妻子共同回国,临别之际,南京沦陷。
日本派飞机轰炸南京城,四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南京居民四处逃窜,惶恐之至,作为德国人的拉贝眼见此情此景,做出决定,打开公司大门,收留了南京城内的中国难民。而后,拉贝放弃了回家的打算,全身心投入到对南京居民的救助之中。
在拉贝的不断努力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难民得到救助,拉贝的声望也越来越大,在当地的医生,传教士等正义之士的商议之下决定建立一个“南京国际安全区”来保护南京难民以及无辜百姓,并推举拉贝为安全区的主席。
面对日军残酷的暴行,拉贝无法与之正面抗衡,只能一边通过日记记录日军暴行,一边竭尽全力解救难民,面对日军无情的狂轰滥炸,拉贝拿出德国纳粹的旗帜保佑了一方中国军民的平安,虽不是中国人,但行仁义之举。
而后面对日军更加疯狂地侵略和暴行,涌入安全区的难民越来越多,远远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而此时城内的日军也开始不满拉贝的人道主义救助,开始从多方面找拉贝的麻烦。
如高昂的过路费等,甚至安全区还遭到了几次冲击,加之以拉贝自身需要的胰岛素都成了问题。
约翰拉贝向希特勒的求救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军暴行的加重,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拉贝的安全区之中,拉贝实在是不忍心抛弃这些难民,因为拉贝知道,如果这里不收留他们,面对他们的将是无尽的残害和屠杀,所以拉贝并未拒绝他们。
难民的又一次大规模涌入让本就倍感压力的安全区承受力到了极限,拉贝本人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维持安全区的正常运行,拉贝将自己多年以来积攒的财产尽数花光,走投无路之下,他决心想自己国家的元首希特勒求救。
拉贝其实已经在此前就有收到德国大使馆的来信,信中只是催促他尽快离开南京,但是拉贝并未如此做,他决定为保护南京居民尽一份力,拉贝寄给希特勒的信件长达260页。
信件中拉贝详细描述了他在南京的所见所闻,并真实揭露了日军在南京的残忍暴行,此外信件中还附带有20张能够记录日军残忍行径的图片,并且每一张图片都详细记录了拍摄时间和地点,以及途中内容,他希望希特勒能够看到这些东西。然而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
拉贝当时可能已经想到了了结果,但是终究对德国的元首抱有一丝希望,但是这一丝希望之火,终究破灭了,当时的德国和日本同属法西斯阵营,也就是盟友关系,拉贝如此做法无异于说盟友坏话,戳队友轮胎。
当时德国同日本一起在作战,所以德国方面不可能对日本的所作所为一概不知,毕竟是合作关系,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但是如果由拉贝点出来就有些许不妥了,如果希特勒真的给予帮助,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两国之间的关系。
所以拉贝很快就被拘捕了,而且理由很简单,破坏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危害国家利益,而后,记录日军罪行的六本拉贝日记和相关照片也被全部没收。
拉贝结局
战争结束之后,拉贝被当做纳粹分子拘捕而中国方面知道拉贝为中国所做的一切,并搜集了大量证据加以证明,才免去了拉贝的罪名。
而后的拉贝生活并不乐观,此时的他已经六十三岁,并无收入来源,整个家庭生活都比较拮据,南京方面知道这一消息后对拉贝进行救助,缓解了其贫苦的生活现状。而后拉贝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中风离世。
但是中国人不会忘记拉贝的、恩情,当今新冠肺炎肆虐之际,面对拉贝后人的求助嘛,我国慷慨解囊,将疫苗进行无偿捐助,也算是对拉贝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