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在极为劣势的情况下坚持抗战,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但是有些人却一门心思想着投降。以汪精卫为首的一大批汉奸建立了“汪伪政府”,这些汉奸往往是国民政府要员,或者商界大亨,他们或是对抗战没有信心,或是在中国东部有大量利益,最后在日军铁蹄下牺牲民族大义,保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汉奸对于抗战的破坏是巨大的,尤其是一些知名人物的叛变,对国际和国内影响很大,国共两党对于汉奸都绝不姑息。抗战时的中国“锄奸队”在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地活动,汉奸军阀张敬尧、上海滩恶霸张啸林等人都死在刺客的枪下。
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手下有四大杀手,分散在全国各地,其中天津人陈恭澍被誉为是“军统第一杀手”,其大名连日本人都闻风丧胆。

陈恭澍本是天津人,却远赴广州上了黄埔军校,在上学时认识了戴笠学长,最后加入军统。据说他本人是个白面书生,为什么能在军统中被誉为第一杀手呢?他曾在河内刺杀汪精卫,为何没有成功?抗战结束后他又去了哪呢?
一、中国版的冲锋队:蓝衣社
陈恭澍是天津人,1907年出生在天津宁河,在家里排老二。和当时南方轰轰烈烈的革命相比,天津卫地处天子脚下,新思想的传播并没有那么广泛,所以陈恭澍少年时在天津卫安安静静上学,没想过干什么大事。
但是在他18岁那年,因为父母去世,陈家因为分家发生矛盾。陈恭澍当时不得不跟着自己哥哥生活,但是却和自己的嫂子矛盾激烈。看着自己大哥夹在中间很为难,血气方刚的陈恭澍毅然离家出走,不让哥哥难做。
他带着分家后的盘缠一路南下,来到了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当时正是1925年,黄埔军校第四期开始,他和林彪、张灵甫、胡琏、刘志丹等人是同学,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陈恭澍刚上学几天就得了一场重病,不得不休息一段时间,错过了黄埔四期。
1926年春天,陈恭澍加入黄埔五期学习,分到了“警政科”学习。陈恭澍虽然外表干干瘦瘦像个书生,但是意志力刚强,门门训练都很优秀,而且枪法极好,手枪几乎百发百中,在学校里小有名气。毕业后的陈恭澍进入军队工作,并参加了北伐。
1932年,蒋氏为了加强国民党的影响力和自己对党员的控制,建立了“中华民族复兴社”,其核心是蒋氏和几个手下领导的“三民主义革命同志力行社”。复兴社是蒋氏效仿西方的“黑衫军”、“冲锋队”而建立的打手部队,兼具情报侦查和刺杀任务。
复兴社因为成员都穿蓝衣黑裤,所以被称为“蓝衣社”,它最重要的特务处有几十个人,由戴笠负责。
陈恭澍当年25岁,被选进了蓝衣社特务处,当了一名组长。当时中国政治情况很复杂,东北和上海有日本人,蒋氏又在积极剿共,蓝衣社就替他除掉一些挡路的人物。从1933年复兴社诞生到1938年“军统”成立,蓝衣社执行暗杀任务十几次,涌现出了陈恭澍、沈醉、王天木、赵理君四大王牌杀手,人称“四大金刚”。
二、书生陈恭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四大金刚”人人手上都有几条人命,而陈恭澍因为思维缜密,胆色过人,下手狠辣,最被戴笠器重,被誉为“军统第一杀手”。
1934年,年仅26岁的陈恭澍就受命北上,去刺杀“伪平津第2集团军司令”,军阀张敬尧。陈恭澍打扮成商人模样,安排好手下调查张敬尧的位置,在得知张敬尧住在北京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后,居然只身前往。
1934年5月7日,陈恭澍在六国饭店二楼潜伏,正好遇到了前来吃饭的张敬尧,陈恭澍站在窗边上抬手三枪打了出去,三颗子弹正中张敬尧胸部,这位大汉奸当场死亡。在场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枪声来自哪里,陈恭澍就跳下二楼,坐下手下的汽车离开了现场,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
除了胆色过人外,陈恭澍还心思缜密,善于察言观色,看人极准,多次策反汉奸身边的仆人锄奸。1937年11月上海沦陷,上海滩的“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心里各有算盘。杜月笙跑到香港躲避,黄金荣闭门不出,只有张啸林居然打开门来迎接日本人,想借助日本人独霸上海滩。蒋氏对张啸林下了刺杀令,执行人仍然是陈恭澍。
张啸林身为黑帮大佬,身边天天是一帮小弟跟随,连上厕所都有人看着,军统刺客出击两次都没杀掉他。最后陈恭澍调查张啸林的手下,终于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对张啸林投靠日本人不满,陈恭澍跟其联络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花了5000块大洋买通林怀部,让林怀部杀了张啸林。
陈恭澍在杀手时代执行任务数百次,杀死汉奸、日本政客、军官、革命人士近200人,而这其中最曲折的一次是1938年暗杀大汉奸汪精卫。
汪精卫于1938年12月29日发表艳电,正式和蒋氏决裂,走上了汉奸的道路。1939年,蒋氏命令戴笠组织对汪精卫的刺杀,当时汪精卫住在越南河内,戴笠、陈恭澍、余乐欣、王鲁翘、唐英杰等人前往河内组织刺杀。
陈恭澍负责此次刺杀行动,但是日本人和汪精卫都对特务很提防,陈恭澍等人从1939年1月等到3月20日都无从下手。陈恭澍等人曾驾驶汽车接近汪精卫,最近的距离不超过2米,但最后被汪精卫保镖察觉而功亏一篑。
3月20日,汪精卫等人决定搬家,军统决定在当晚下手。陈恭澍和王鲁翘闯入河内哥伦比亚路高朗街27号,杀入主卧打死了藏在床下的白衣男子,然后赶紧撤退。结果离奇的是,被打死的居然不是汪精卫,而是他的心腹助手曾仲明。据说当晚曾仲明的妻子从香港来看望,汪精卫就让出自己的卧室给曾仲明,结果阴差阳错逃过一劫。
三、隐姓埋名大半生,第一杀手归隐台湾
刺杀汪精卫失败是陈恭澍一生的遗憾,后来他回国继续从事锄奸活动,曾组织刺杀伪上海市长傅篠庵、上海警务处长赤木亲之等人,让汉奸和日本政府瑟瑟发抖。1941年底,陈恭澍在上海被汪伪政府特工逮捕,随后被招降为汪伪情报部门顾问。
作为一个特务出身的人,陈恭澍一生非常之低调,在台湾后虽然担任情报部少将参谋,但一辈子却连照片也没有几张。
他一直对自己的锄奸生涯三缄其口,晚年台湾风气开放后才出版回忆录《英雄无名》。此书引起了整个华人文化圈的轰动,被誉为“中国谍战百科全书”,和“谍战片模板”。直到今天,大量的谍战剧都有照搬《英雄无名》的人物和剧情,足见这本书的影响力。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力行社?蓝衣社?还是复兴社?特务处:迷雾重重的军统前身》,周渝
2、《军统“十八罗汉”刺杀汪精卫始末》,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