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7岁的少年让53岁的曹操感到威胁,儿子曹冲一死,立马将其暗杀

说起曹操,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他作为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征战四方。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汉室复兴四处征战。虽然他的目的始终是为了把持朝政,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仁不义。但他的胆识和气魄,值得后人的尊敬,他用武力平定东汉时期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并且唯才是举,尚礼重法。同时作为一名文学家,还留下了不少的文学作品。

17岁的少年让53岁的曹操感到威胁,儿子曹冲一死,立马将其暗杀

曹操就是这样一位让后世褒贬不一的历史传奇人物。虎父无犬子,曹操一生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为数不多的几名也是才华横溢,遗传了曹操的智慧和胆识。

长子曹丕在曹操死后成为了继承人,登基做了皇帝。曹操认为他沉稳踏实,文武双全。最后也是他以魏取代汉朝,建立了魏国,成为了魏文帝。同时也是继承了父亲曹操的文学才华,取得了不亚于父亲的文学成就。其实,之所以曹操的几名儿子都热衷于文学创作,主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曹操十分注重儿子们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也格外看重这一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标。

17岁的少年让53岁的曹操感到威胁,儿子曹冲一死,立马将其暗杀

在文学方面最出众的是曹植,他创作的《七步诗》一直流传至今。所以曹植一直都是曹丕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次曹操带兵打仗,出征之时,曹植在动员大会上当场做了催人泪下的演讲,让曹操十分的高兴和欣慰。而此时曹丕却装模作样的哭了起来,因为古代十分注重“孝”,加上曹操也很看重礼仪。所以曹丕用另一种方式打动了父亲。

曹丕虽然在计谋和才华上并不出众,但是在争夺继承人上可以说是处心积虑,不惜对亲兄弟残酷无情。最终曹植被排挤,因为才华得不到施展,郁郁而终。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做曹昂,他英勇无畏,有勇有谋,擅长领军打仗,最受曹操的喜爱。于是曹操将他送到了边疆去锻炼,但是没想到战死沙场。如果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曹操的继承人很有可能就是曹昂了。

17岁的少年让53岁的曹操感到威胁,儿子曹冲一死,立马将其暗杀

而有着“神童”之称的曹冲也深受父亲曹操的喜爱。从小聪明仁爱,十分的善良。“曹冲称象”的典故来自于曹冲。当时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作为北方人,不论是曹操还是身边的大臣都没见过大象这种庞然大物。于是围在大象的旁边啧啧称奇,众人议论起了大象的重量。

可是大象这样巨大的动物,怎么才能称得出重量呢?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年幼的曹冲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将大象赶到一艘船上,记录下船下沉的位置,然后将大象赶出来,放入石头,直到水位线和之前的重合,这些石头的重量便是大象的重量。

在场的王公贵族们听到了曹冲的方法,十分的惊奇,这件事也流传开来,曹操听到之后更是骄傲。曹冲不仅十分的聪明,而且还仁爱善良,一次,管理马厩的官吏因为疏忽,让曹操的马鞍被老鼠咬了一个破洞。这位官吏发现后十分的害怕,怕曹操给自己死罪。于是胆战心惊,准备绑住双手,前去自首。

17岁的少年让53岁的曹操感到威胁,儿子曹冲一死,立马将其暗杀

曹冲知道后,便安慰这名官吏不要害怕,让他三天之后去自首,自己可以帮到他。之后,曹冲在自己的衣服上剪了几个破洞,然后装出一筹莫展,十分难过的样子。曹操发现儿子不开心,于是问起原因。曹冲说道:因为老鼠在衣服上咬了几个洞,在古代代表着不吉祥,所以不开心。之后官吏前来自首,曹操十分宽容地原谅了他的错误,说道:“我儿子的衣服都被老鼠咬坏了,区区马鞍不算什么。”就这样,曹冲用自己的机智挽救了官吏的生命。

曹冲年幼的时候有一个好朋友,叫做周不疑,这个孩子和曹冲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加上二人性格相似,都是才智过人,所以关系十分的要好。而且周不疑在孩童时期就展现出了出众的军事才华。当时曹操率兵攻打柳城,久攻不下,曹操以及身边打的谋士都无计可施。这个时候周不疑提出了几条对策,曹操采用后竟然顺利地攻下了柳城。

因为儿子能够有这样的朋友,曹操十分的高兴,曹冲的聪明才智,加上周不疑的辅佐,以后一定可以大展宏图,继承自己打下的江山。不幸的是,在曹冲十三岁的时候,因病夭折了。这让曹操十分的伤心,以后每当见到周不疑,就仿佛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于是更加的伤心,这个时候,曹操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曹冲去世,那么周不疑一定不会为自己效忠,那么将来一定是一个心腹大患。多疑的曹操决心暗杀周不疑。

17岁的少年让53岁的曹操感到威胁,儿子曹冲一死,立马将其暗杀

这个时候,曹丕站出来为周不疑求情,希望曹操放过周不疑,让他效忠自己。曹操却十分生气,因为虽然曹丕文武双全,但是在计谋上远不如曹冲和周不疑,所以根本无法将周不疑这样的人才收入麾下,只能被他玩弄。听了父亲的指责,曹丕十分的羞愧。

最后,曹操执意暗杀了当时只有十七岁的周不疑。曹操的多疑和残忍令人发指,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让曹操作为丞相,却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