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作者:东方点兵

制空权,顾名思义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对某一空域的控制权,从而保证己方飞行器的航行与作业安全。

这一理论最早伴随着军用飞艇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但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21年,才由意大利将军朱利奥·杜黑的《制空权》一书真正完善。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朱利奥·杜黑)

  在制空权理论100多年的发展中,它的重要性在历次战争中都得以体现。

那么,当我国与美军及其盟友发生战争时,我军要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呢?

对于如何夺取制空权这个问题,美军在《美国空军辞典》一书中,将攻势制空作战的任务形式主要分为“对地攻击(surface attack)”、“战斗机搜索(fighter sweep)”和“防空压制(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等。

很多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制空作战的方式会包括“对地攻击”?

这里的“对地攻击”,指的不是消灭敌方陆军、海军,而是通过摧毁敌方机场等设施,直接把对手飞机打死在地面上。

其实如果我们研究美军或西方国家的空军作战历史,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对地攻击”才是制空作战的重中之重!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海湾战争中的美国空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德国的不列颠空战就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在欧洲大陆上击败了英法同盟的德国,陈兵在英吉利海峡准备展开渡海登陆英国的“海狮行动”。

在筹备阶段,德军集结了1300多架战斗机和同样数量的轰炸机,而英军兵力则只有德军的一半,但最终战役却以英国的大胜为结局。

原因就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寄希望于能够通过给英国人民制造恐慌逼迫英国投降,于是命令德军轰炸机将目标设定为伦敦的市中心等居民区。

而英国则在组织战斗机进行截击防御的同时,十分务实地派出自己的轰炸机打击德国的机场和飞机制造工厂。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不列颠空战中遭受德国轰炸的英国城市)

虽然德军前后一共造成了总计15万英国民众死伤,但却没有伤及英国国防力量的根基,而德国空军的有生力量却在英军的针对性打击下损失惨重,最终战败。

在稍后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中,吸取到教训的德军,在战斗发起阶段便大规模空袭苏联前沿空军基地,仅一天就将600多架苏联战斗机摧毁在机场停机坪上,从而掌握了战争初期的制空权。

美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起的一系列战争,也将远程打击敌军空军基地作为优先目标。而真正在空战中被美军击落的战机,实际上不到直接被摧毁在停机坪上战机数量的零头。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海湾战争中被击毁的伊拉克空军机堡)

因此我们不难得到结论,在两个大国的高强度制空权争夺作战中,如何有效远程打击敌方空军基地,和如何拦截敌方对我空军基地的打击,才是战斗的核心。

在如何打击敌军空军基地这个问题上,美军大力发展了各类轰炸机。

美国空军拥有的B-52H、B-1B、B-2这三种轰炸机,总规模为160-180架左右。

这些轰炸机虽然仅占美国空军编制不到5%,但在战斗中却往往要承担50%的打击任务,并且在经过现代化改装后,美军轰炸机都普遍拥有了发射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B-52H轰炸机)

其中最老旧的B-52H轰炸机,在1982年经过升级后可以发射射程为1500千米的AGM-86巡航导弹,且每架B-52H可以携带22枚;

具有超音速能力的B-1B轰炸机则可以携带24枚射程为1000公里的AGM-158巡航导弹;

虽然能够隐身但是实际上远程打击能力最差的B-2轰炸机则可以携带16枚射程为100公里的AGM-154滑翔制导炸弹。

这些射程超过防空导弹的武器,能够进行防区外打击,使得我军防空系统只能被动拦截美军发射的巡航导弹,而不能直接杀伤美军轰炸机本身,因而对我国的各大军事基地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我国的中近程弹道导弹部队)

而我军虽然在轰炸机上与美军有一定差距,但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那就是依托陆基发展的中近程弹道导弹打击部队。

在美苏于1987年为了互相制衡而签订了《中导条约》后,销毁了全部射程在500-5500公里范围内的弹道导弹,并冻结了相关技术开发。

借此机会,我国经过了30年时间的不断发展,后来居上,建设出了全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先进的中近程弹道导弹部队,且没有之一。

我国装备的中近程弹道导弹主要包括DF-15C、DF-16、DF-17、DF-21C/D、DF-26等等。

在攻克弹道导弹弹头雷达,在飞行末端高温下开机制导的技术后,我军普遍为弹道导弹配备了末端制导系统,并通过加装气动舵面、变质心机动装置等设备,使弹道导弹能够进行机动变轨。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弹头带有翼面和白色雷达罩的DF-21C/D导弹)

这样不仅能有效规避敌军的拦截,还能大大提高打击精度,将误差半径较传统弹道导弹缩小了70%以上,达到了5-10米,从而能够精确瞄准具体目标甚至水面舰艇,这也是美国以及大多数国家所不具备的技术。

据国外军事专家分析,我国的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总量达到了2000枚以上,即使一枚导弹瞄准美军一架飞机的停机坪也绰绰有余。

在面对美军亚太“C”字型的军事基地包围圈时,我军大概会依照射程为这些导弹划分如下任务:

DF-17利用大气层内高超音速飞行的能力攻击敌军大型预警雷达设施,削弱敌军对后续导弹的拦截能力;

DF-15C和DF-16可以打击我国台湾地区台独势力、驻韩美军基地与日本冲绳基地;

DF-21C打击位于日本本土的军事目标;

DF-21D专职反舰作战,逼退或击沉美军航母战斗群;

DF-26则打击美军关岛基地,消灭美军驻扎在关岛的轰炸机。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DF-16弹道导弹)

通过搭配不同类型的弹头,如用于破坏跑道的子母弹头,和用于穿透混凝土防护机堡以及油库的钻地弹头,我军在开战半小时内,就能压制美军在亚太周边的有生力量,为后续作战打下有利基础。

与美军的轰炸机群相比,我军的弹道导弹部队,虽然无法快速全球部署,但是却有着打击速度快、突防概率高的特点,非常适合我军的主动防御-区域拒止国防策略。

而美军则由于《中导条约》的限制,缺乏对等的打击手段。

虽然美国为了应对我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于2019年撕毁了《中导条约》重新开始发展中程弹道导弹,但是却由于数十年的技术断档,至今为之只发展出了较为落后的LRHW型导弹,且规模只有一个营,与我军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国外相关人士分析、猜测的中美弹道导弹部队部署局势图,可见美国唯一的LRHW导弹营与我国一众多导弹旅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我军的弹道导弹技术,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空军轰炸机的作战能力。

我国空军目前唯一的轰-6型轰炸机,虽然规模与美军相当,都有160架左右,但是轰-6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70-90吨(不同型号批次),载弹量只有9吨左右,航程约6000-8000公里(不同型号批次),与美军的三种轰炸机相比都劣势明显。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挂载6枚巡航导弹的轰-6)

在挂载远程巡航导弹时,只能通过外部挂架搭载6枚由DF-10A巡航导弹发展来的KAD-20空射导弹。

不仅与同样发射亚音速巡航导弹的美军轰炸机一样,都存在导弹易被拦截的弱点,火力密度还仅有美军轰炸机的1/3,更是给突防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在DF-17研制成功后,我军以其为蓝本,开发了供轰-6使用的空射高超音速武器。这种导弹的飞行速度和机动性远超敌方拦截武器,因而几乎无法被拦截。

每架轰-6在机腹下挂载一枚空射型高超音速导弹,就能发挥远超6枚KAD-20的作战能力。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挂在了空射高超音速导弹的轰-6,可以观察到该导弹上下面形状不对称,具有明显乘波体弹头的特征)

我军正是通过依托具有大纵深领土这一不对称优势,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地拥有了对制空作战中至关重要的“对地攻击”能力。

而在如何拦截敌方对我空军基地的打击这个问题上,我国空军提出了“穿透性制空”的思路,这与F-22的作战思路有很大的区别。

过去F-22的作战思路,是在苏联的钢铁洪流进军西欧时,歼灭苏军掩护地面装甲集团的米格-29、苏-27等制空战斗机,为己方用来打击苏联装甲部队的A-10攻击机和AH-64武装直升机,以及后续的轰炸机梯队,等对地攻击飞机扫清空中威胁。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不难看出,其主要目标是在与对方空军前沿力量的硬碰硬下取得胜利。

而我军为歼-20量身打造的穿透性制空,是指穿过敌军前沿制空力量,打击敌军后方关键节点。

在我国空军的实战场景下,就是派出歼-20战斗机,利用隐身性能和高速性能,尽量不与敌方战斗机部队发生交火,绕过敌方战斗机群,直接打击敌军的预警机、加油机和轰炸机。

这种作战方式非常特殊,它不仅要求五代机常规的隐身能力,还要求更大的航程和更高的态势感知能力。

因此,我国自主生产的歼-20战斗机,采用了独特的鸭式布局设计,这种布局能有效提高在超音速下的升阻比,大大延长了战机的作战半径,超过了美军轰炸机使用的远程巡航导弹的射程,从而能够在美军轰炸机投弹前进行截击。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而且,进行这种“穿透性制空”作战,意味着我军战机需要脱离预警机和其他机种的支援,以小规模梯队执行作战任务,因此需要更高的态势感知能力。

为此,歼-20战斗机,在雷达以外,装备了先进的综合光电探测器,其中包括机首下方的大口径IRST“红外扫描与跟踪系统”,和分布在机身能让飞行员拥有“看穿座舱”的全向视野的EODAS“分布综合孔径系统”。

这些新型探测设备的使用,能让歼-20在30-40公里上发现敌方隐身战机,以及在100公里上发现敌方轰炸机。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红色箭头标出的分布式光学孔径EODAS系统 和 机首下方菱形窗口中的IRST系统)

而F-22因为研发年代过早,相关技术不成熟,没有安装此类设备,且由于生产线已经拆除一直无法进行相关升级。

我军进行“穿透性制空”作战一旦得手,就会给敌军的进攻行动造成重大的影响。

首先,预警机被击落的敌军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况,尤其是一些型号较为老旧的,需要预警机提供通讯支持的战斗机。

而敌军的轰炸机被如果击落,就丧失了使用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而敌军如果坚持使用只能挂载短程导弹的战斗机,接替轰炸机执行打击任务,就很容易遭到我军防空系统反击。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F-35A能挂载的GBU-39只有50公里射程,而远程防空导弹射程大多数为200公里)

这种情况下,敌军即使在战斗机间的对决中获得了胜利,也难以将制空权通过对地、对海打击转化为实际效益,敌军的空中行动就失去了大部分意义。

所以歼-20的作战模式,是针对美军的特点专门开发的,对美军的作战模式进行了釜底抽薪。

2022年1月11日,是我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首飞的十一周年。在这十一年内,随着歼-20的批量生产和正式服役,我国空军的战斗力提升迅速。

中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也在2021年的年终总结中披露了歼-20的最新情况,成飞宣布,自2017年正式服役以来,目前已经有五个航空兵旅接装了歼-20战斗机。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如果按照军改后我国每个歼击机旅36架战斗机的编制来推算,得出中国空军已经有总计180架歼-20入列的结论,就有些过于乐观。

实际上更可能的情况是,这五个歼击机旅,每个旅都换装了一个大队12架歼-20,而剩下两个大队装备的仍然是第三代或第四代战斗机。

这种混搭的编制方式与美国空军的重型战斗机航空兵联队,每个联队下属2个F-15C/D中队加上一个F-22A中队有些类似。

按照这样估计,截至2021年末,我国空军大约装备了60多架批量生产的歼-20A型战斗机,和十余架隶属阎良空军实验基地的歼-20验证机。

如果与美军开战,中国如何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夺取制空权?

综合来说在我国空军服役的各型号歼-20达到了80架左右,并可能更多。

在拥有了成规模的五代机部队后,我国空军的作战能力显著提升。借以歼-20优秀的性能,我国也解决了拦截敌方对我空军基地的打击这个问题。

而对于制空战斗中“战斗机搜索”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斗机间空战,和“防空压制”这两个剩余课题,我军也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限于篇幅今天不一一展开。

但是可以说,随着我国实力的高速发展,我军已经逐步从专职国土防御逐步转型为一支攻守兼备的现代化军队,在制空权争夺作战中,我们的人民军队不输于任何国家,也不畏惧任何外来挑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