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金秋十月的北京

人们沉浸在国庆节普天同庆的喜悦中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

此时的北京301医院传来了

一个令人万分错愕的惊天噩耗

一代名将梁兴初将军逝世了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他将自己蓬勃的生命定格在了

1985年10月4日301医院的病床上

享年73岁

按常理来说73岁已步入高龄

但老将军的病逝却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毫无征兆

在他病逝前的几个小时

还精神抖擞地与前来探望的友人谈论工作事宜

并且,老将军此次入院也仅是因为普通的感冒

这忽然的晴天霹雳

着实令人无法接受

接到消息的战友们

一致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

强烈要求解剖将军的尸体

查明将军去世原因

然而,这一提议却遭到了老将军夫人的强烈反对

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梁兴初,出生于1912年8月23日

江西吉安人

中国共产党员

因抗日战争中的赫赫战功

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同时也是名声显赫的“万岁军”军长

说起万岁军这个称号

还要追溯到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做出抗美援朝的英明决策

开始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

并任命彭德怀元帅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深入朝鲜一线战场与朝鲜人民军一同开展反美帝国主义战斗

此时的梁兴初,出任38军军长

在彭德怀元帅主持的临行前军以上干部会议上

梁兴初志气满满地告诉彭德怀将军

“只待将军一声令下,即可出发,奔赴前线”

彭德怀元帅对此很是满意

也对梁兴初以及他所领导的38军寄予了厚望

然而,事与愿违

38军在奔赴朝鲜之后的第一次反击战中就出师不利

1950年10月25日

朝鲜战场第一次反击战役打响

梁兴初率领的38军接受任务

奔袭熙川,歼灭伪第8师

当时军委研究决定

由38军112师、113师、114师执行此次任务

113师担任主攻

112师迂回到熙川以东

对敌人进行包抄,斩断他们撤退的后路

114师作为预备队,以应对突发事件

本来一切都在按原定作战计划顺利推进

可就在这时

梁兴初却收到本该迂回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包抄敌人断其后路的112师发来的急电

电报中

112师报告发现“黑人团”

这个报告完全超出了梁兴初的预料

令他吃惊不已

考虑到参战美军多战备精良

这位虎将决定谨慎行事

以防战情发生不利变化

先将此战报上报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元帅

战场之上

战况瞬息万变

战机稍纵即逝

等到梁兴初29日下午再下令向占据熙川的敌人发起进攻时

敌方伪第8师早已人去楼空

112师扑了个空

原本布局完美的反击战役也潦草落空

而且并没有发现所谓装备精良的“黑人团”

后来经查实

所谓的“黑人团”是朝鲜人民军的误传

得知此消息的彭德怀震怒

隔着电话对梁兴初大吼道

“梁兴初,梁兴初,你贻误了战机

我绝对饶不了你,你马上给我追”

此时的梁兴初本就因决策失误懊恼不已

再加上彭德怀元帅的大怒

心中更是有苦难言

但他虎将的称号也不是白来的

当下便重新部署作战计划

命112师和113师分两路南下

113师先往新兴洞,而后攻击球场,逼近院里、军隅里

112师拿下苏民洞,攻占飞虎山,直接威胁军隅里

经过五个昼夜的拼死搏斗

战士们把敌人死死卡在了飞虎山以北

第一次战役结束之后

在战后总结大会上

梁兴初因贻误战机令敌人逃跑

受到了彭德怀元帅的严厉批评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正在气头上的彭德怀更是撂下了要砍梁兴初头的狠话

会后

梁兴初沉默不语

这次大会上的批评就像一根坚硬的刺

深深地扎进了梁兴初的心中

也深深地扎进了38军全体战士的心中

这名身经百战的虎将

也是骨子里充满倔强与不服输的人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

一定要把失了的面子找回来

把失了的敌人抓回来

很快,梁兴初和38军的机会来了

第二次反击战拉开序幕

梁兴初主动请缨

并向彭德怀元帅立下了军令状

在第二次反击战中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38军奋勇进攻,一往无前

即使在被敌军南北夹击的极度不利的战况下也没有退缩一步

击退消灭了一波又一波不断进攻的敌军

当时的松骨峰

敌人的战机把整个山顶都炸翻了

入眼的是一片火海和尸横遍野打惨状

但38军的战士们高喊“为祖国争光”

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这悲壮的一幕

后来被魏巍刻画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知名文章中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第二次反击战结束

38军立下了大功

他们不但圆满完成了志愿军司令部

交付的左翼突破、打开战役缺口的任务

还大胆深入穿刺

切断了敌人撤退的后路

为保证整个西线作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胜的捷报传回了彭德怀元帅所在的军帐中

彭德怀元帅很是激动

对38军的英勇和梁兴初将军的英勇、果敢大为称赞

亲笔书写了嘉奖令

并在嘉奖令的尾部毫不吝惜的

加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的字样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拿到嘉奖令的梁兴初将军热泪盈眶

“失去的面子”也在此刻找回

38军也因此获得了“万岁军”的光荣称号

这样一位智谋双全的虎将

却在73岁时结束了生命的进程

这一切都来的那么的猝不及防那么的突然

在老将军去世前夕

党中央还曾派专员来征求将军是否愿意担任军区顾问的意见

将军觉得自己年事已高

并且身体和精力也大不如从先

并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他回绝了这份好意

随即便向党组织书写了退休申请

也得到了批准

为了更好地医治恢复病情

将军在家人的劝说之下于1985年9月搬家前往北京

不巧的是正是在这次乔迁新居的过程中

将军因不受奔波,得了感冒

因为将军年事已高,再加上奔波之劳

他自己和夫人便没有把这次的感冒放在心上

并且经过301医院大夫的医治将军的病情也有所好转

这日,将军像往日一样,坐在病房的沙发上阅览报纸

此时的他刚刚送走一位前来探望的友人

他们还对一些工作事宜进行谈论

因为正值国庆节将军的病情也有所好转

一直悉心照料在将军身旁的夫人

任桂兰也前往他们的新家打扫卫生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以待假期结束之后迎接将军回家

忽然,正在看报纸的将军忽感胸前一阵剧痛

当即就晕倒在地当值的护士听到声响慌忙进来查看

因为国庆假期轮休将军的主治医生当天刚好轮休不在职

被护士喊过来的大夫也不熟悉将军的病情

只是照惯例进行了常规的检查

但这些操作并没有查明将军疼痛晕倒的病因

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将军也就此结束了生命的进程,与世长绝

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实在是无法令人接受

将军的战友们更是提出了解剖尸体查明将军死因的提议

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

但此提议遭到了将军夫人任桂兰的坚决拒绝

说到任桂兰

她并不是将军的第一任夫人

将军的第一任夫人李桂芬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里

将军在前线带兵打仗

夫人李桂芬便经常深入部队基层开展医务工作

那时,战士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我们的李医生”

不幸的是

1947年,将军正在东北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之际

他的发妻李桂芬因肺结核病逝

在那个医疗水平有限、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

肺结核无疑是必死之症

将军虽然悲痛万分

但战事的紧张、战场的残酷

容不得他分出多余的精力去缅怀发妻

他值得化悲痛为力量

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心力投身于革命战争中

因为将军清楚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她和发妻不仅仅是伴侣、是亲人

他们更是亲密无间的战友

他唯有将这些悲痛都化作动力

多斩杀几个敌人、多获得几场胜利

争取早日的和平

这才是对发妻更有意义的缅怀

然而,一次意外的相遇

悄悄打开了将军沉寂已久的心扉

一次工作过程中

将军偶遇一名卫生部的女护士

不久后,将军和这位女护士再次见面

在得知她的名字是任桂兰时

这名虎将的内心被深深触动

她的名字和逝去的发妻如此相似

更巧合的是

她们两个的职业、身世、家乡都那么相同

此时将军心中埋藏的思念像开闸的河水般喷涌而出

从此,任桂兰便如同一颗茁壮成长的种子

在将军的心中生根发芽

将军有时间便往任桂兰工作的地方跑

他的这些反常举动引起了纵队政委周赤萍的注意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去世,战友要求解剖尸体,为何妻子却不同意

东北的风是很大的

将军总是深入前线

感染了眼病

需要每日三次冲洗眼睛

机智的周赤萍便借此机会

为将军和任桂兰创造单独接触的机会

一来二去,两人越发熟络起来

将军也慢慢了解了任桂兰的身世

两个同时穷苦出身的人更是惺惺相惜

相处一段时间之后

将军向任桂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希望能和她建立起革命感情

但依据当时战争形势

部队即将入关

将军决定以大局为重,专心工作

选择搁置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这一搁置

便到了1949年9月份

此时新中国马上就要举行开国大典

在兵团政治部主任杜平的亲自批准下

将军终如愿以偿

和任桂兰喜结连理

这时,将军的内心必是欢喜万分

一为国家,一为自己

婚后,这对惺惺相惜的革命夫妻携手走过36个春秋

可是,将军的突然辞世

是那么的猝不及防

让这对伉俪夫妻都没来得及好好告别

对于剖尸验明死因的提议

任桂兰这样表示

跟着他一辈子,也吃了一辈子的苦

这种苦并不只是寻常人家所体会到的生活的苦

更难以忘记和深刻的是那些战争年代所经历的苦

但是,苦尽总是甘来的

我和他很幸运地看到了和平的到来

看到了国家的兴旺

看到了人民的幸福

他生前已受了太多的苦,挨了太多的痛

身上疤痕、弹孔

身后,就不要再受解剖之痛了吧

夫人的一生虽然经历苦难

但她内心深处还是更疼爱将军的

这也是她如此坚决反对的原因所在

自古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正是因为有许多梁兴初这样难得的将领

才有了今日的太平盛世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

我们理应追忆先人

追忆他们的英勇,追忆他们吃苦耐劳

追忆他们对信念始终如一的坚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