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打通“绿色通道”!珠海市人民医院成功抢救一名封控区急性心梗患者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达 朱嘉乐

1月14日晚的珠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珠海市香洲区对孕妇、重大疾病患者实行“绿色通道”机制,坚决不让一名有需要的群众耽误就医。与此同时,珠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正争分夺秒地抢救一名封控区的急性心梗患者……

打通“绿色通道”!珠海市人民医院成功抢救一名封控区急性心梗患者

医生正在抢救急性心梗患者

据介绍,14日19时30分许,43岁的李先生(化名)因反复胸闷2天,7小时内不断加重,至珠海市人民医院急诊就医。市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医生迅速为李先生查心电图,明确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报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贺艳。贺艳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胸痛中心流程,作为复核小组、新冠救治专家组专家再次现场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迅速指导执行患者具体收治流程,请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姜小飞会诊后,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决定立即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

“尽管到了晚上,李先生所住小区已被划分为封控区,但秉承‘坚决不让一名有需要的群众耽误就医’的原则,医院仍然决定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为李先生行介入手术。”该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介入手术在射线下进行,手术医护人员日常要穿戴大约10余斤重的防护铅衣、铅围脖、铅帽和铅眼镜,防疫期间还需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标准二级防护”规定,必须再穿上二级防护中的防护服、面屏、靴套,外层还需再穿上无菌一次性手术衣。“数层紧密包裹,闷热和负重程度加重至极点,双层橡胶手套对于精细的介入操作也是很大的挑战。”

据悉,该院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顶着多重压力和风险,用时9分钟打通患者堵塞的血管,植入两枚支架后,患者得到成功的救治,整个手术时间耗时1小时。

在术后休息区,脱下防护服和铅衣的医护团队汗水已经湿透全身,医生坦言,“虽然感觉比跑了一场马拉松还累,但心里却轻松了。希望大家相信,我们绝对不会拒绝患者。生命至上,救治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目前,李先生已被送入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辛苦你们了!”看着一群忙前忙后的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都感动道谢,身着层层防护服医护人员齐齐给李先生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据悉,珠海市人民医院作为封控区患者、涉疫人员急危重症定点救治医院,已开通心脑血管急症患者救治的全天候闭环绿色通道,坚决实行应收尽收,并做好紧急救治的充足准备,国家级胸痛中心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等提供24小时医疗救治服务。

来源 | 羊城晚报 羊城派

责编 | 李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