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在封建王朝的时代,因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再加上严格的等级尊卑制度,会将社会上的人分成不同的阶层和群体,而在这最底端的便是数量庞大的,流落街头的乞丐,他们受官府的沉重剥削或是战乱的影响,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同时出身贫寒的他们,既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又没有一技之长,自然也就难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最终沦落街头,以乞讨为生。

而这样的状况在清朝末年尤为显著,那问题来了,即便这些乞丐平日里可以讨到食物,那夜晚又该居住在哪里?更何况北方还有冬天,他们为什么没有被冻死呢?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清朝时期乞丐数量剧增的原因

清朝时期乞丐数量的增长可不仅仅是在末年的时候,可以说这样的情况自清朝建立以来便一直存在着,只不过初期的时候这种数量的增长波动的并不是很大,到了晚清时期数量才有了剧增,那这一时期乞丐数量急剧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呢?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归结到清朝时期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上层统治者口口声声要造福百姓,解决民生问题,可是在实际行动方面他往往更注重贵族阶级的利益,即便是出台了很多有利于民的,但是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就算是在康乾盛世的时候,也同样有乞丐的存在,因为统治者无论去做出什么要求和策略,都难以避免官府的剥削压榨,沉重的徭役赋税更会加重人民的负担。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而到了晚清时期,也就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那个阶段,统治者不但昏庸无能,更是极力的去压榨百姓,再加上一些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朝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然会对地方官府施加压力,而地方官府会变相的增加赋税,这导致很多百姓不得不卖房卖地来补交税款,这也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家破人亡。

再就是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重农抑商的理念主要重视农业的发展从而抑制商业的贸易,这也让当时的社会经济长时间处于停滞的状态,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也就很难提高,而且缺乏很多就业机会来赚取经济收入,同时严重的土地兼并又让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所以真正劳作的人越来越少,而流浪街头的人越来越多,乞丐数量的增长也是必然会出现的局面。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乞丐悲惨的生活处境

那失去经济来源,无家可归的这些乞丐会面临着怎样的生活处境呢?首先很明确的一点就是这些乞丐注定要以乞讨为生,平日里也会拿着一个碗进行沿街乞讨,碰到好心人或许会给他们一两个铜板,普通的人家也会给一些剩菜剩饭,但是要是碰到心肠不好的,很可能对他们破口大骂,甚至拳打脚踢,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这些乞丐来说已是常态,毕竟在那个时代人是分三六九等的,身为乞丐的他们无疑是社会最低端的人,在那些贵族眼中他们就连奴隶都不如,又怎会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

所以很多乞丐每天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过着,饿死街头了更是不计其数,除此之外这些人因为没有住的地方,一般只能去找一些桥洞或是草堆当住所,运气好的还可以找到一些破旧的古庙或是遗弃的旧房子,这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即便四面漏风,屋顶漏雨,也总比露宿街头强的多。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除了吃住这两个大问题,平日里也是衣衫褴褛,都沦落到乞讨为生,又怎会有钱财去买像样的衣服,所以这些乞丐穿的衣服基本上是一个补丁接另一个补丁,既然没有衣服自然也不会有鞋子穿,无论春夏秋冬很多乞丐都是赤着脚的,而在这其中有些流浪的孩童或许还能够捡到一些别人家扔掉的衣服和鞋子,不必赤身裸体示人。

总地来说,在那个没有社会保障的年代,乞丐既不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怜悯,又没有相关的救助机构,这些人更像是行尸走肉一般整日毫无目的游走在街上,或许他们只有活下去的信念而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已是没有任何畏惧,所以在当时很多乞丐在临死前都是面无表情,就连一句哀嚎都不曾发出,可见他们已经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安乐窝——鸡毛房

虽然说在清朝时期全国各地都有乞丐,但是他们面临的处境并不完全相同,就比如生活在北方的乞丐要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度过寒风凛凛的冬天,要知道北方的冬季通常都是零下十几,二十几度,别说没有厚重的棉衣保暖,就算是有人们也通常很难在寒冷的情况下待的太久,可对于这些乞丐来说他们不仅要寻找御寒的衣物,还要寻找度夜的地方。

像一些破旧的建筑物或是草堆已经完全起不到抵御寒风或是风雪的作用,按理说,这些饥寒交迫的乞丐应该会有很多因难以度过寒冬而面临死亡,可是实际上并没有,他们没有被冻死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有一个特殊的住处——鸡毛房。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所谓鸡毛房就是一间专门提供给乞丐居住的旅店,住在这里一晚只需要三个铜钱,对于这个价格很多乞丐还是支付得起的,所以为了活下去,他们几乎每天都要住在这个房间中,这里没有床位,更没有被褥,只有满地的羽毛,一般都是屠宰场杀完鸡后将这些羽毛运往这里,这些羽毛通常不会进行消毒处理,毕竟就是给乞丐居住,所收取的价格又是极低,商家自然不会去过多的布置。

在这个房间里很多乞丐都会拥挤在一起,因为有羽毛铺地的缘故,所以大家紧凑在一起会更暖和一些,同时这个房间里也会有一个吊起来的很大的被子,等到所有人躺好,商家就让人将这个被子放下盖在这些乞丐的身上,或许对于乞丐来说,这一时刻是他们一天之中最幸福的时候,能有这样一个安乐窝得以保证北方很多乞丐不会在寒冷的冬天被冻死。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结语

可是殊不知这样的安乐窝,仍然有很多乞丐是住不起的,这些无处可去的乞丐最终面临的将是死亡的命运,从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当时封建社会时代下人们生活的困苦与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更感受到了在那一时期人性的冷漠与无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