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师从小就说“孔融让梨”,但是长大后的孔融怎样了呢?

“孔融让梨”让出来了中华美德,但是长大后的孔融却与我们所熟知的,背道而驰。

孔融作为孔子的第十二世孙,年少时才能显露,受到当时很多名士赞扬,长大后也不负众望升任虎贲中郎将,在北海做国相。

老师从小就说“孔融让梨”,但是长大后的孔融怎样了呢?

但是,孔融却在几件事上让人大跌眼眶。

一、自持才高,自傲。

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因为当时北方袁绍与曹操势力最大,但是孔融怒而将其杀害。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但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什么收获,一直平平常常,也不听人劝解。

二、自认有能力,不作为。

老师从小就说“孔融让梨”,但是长大后的孔融怎样了呢?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打北海,双方的战斗从春天一直打到夏天,当时守城的士兵仅剩数百人,而且当时的流矢和弓箭像雨一样射来,并且已经在城内短兵相接了。但是孔融却仍然读书,谈笑自若,假装镇定。后来在一个夜晚城池丢了,这时的他才逃奔山东,以至于妻儿都被袁谭所掳,如果早点进行有效的突围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三、嘴无遮拦,惹来杀身之祸。

老师从小就说“孔融让梨”,但是长大后的孔融怎样了呢?

孔融曾经笑话过曹丕私自娶袁熙妻子甄氏一事,曹操并没有责怪。但是他却更肆无忌惮了,在曹操北讨乌恒的时候,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在之后更是屡屡说话偏激,最终惹怒曹操,落得全家被杀。

所以“孔融让梨”是好事,但是长大后的孔融经常自持有才,做事和处事的方式和方法自己都斟酌不好,怎么能做好榜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