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却依然失败?他忽略了后两句

“天时地利人和”最早是从《公孙丑下》一文中提炼而来的,书中认为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缺一不可,若三者集齐,成功就是必然的事情,当初诸葛先生草船借箭,就是集齐了东风和夜间这样的特殊条件才得以成功。然而他的主上刘备却恰恰相反,他有了这些时机,甚至“卧龙雏凤”这两位都被他收入麾下,更有张飞关羽等武将作为辅助,这阵营配置无疑是最豪华的,然而这样锦上添花的一副好牌却硬生生让他打烂了,至于他失败的原因,只因忽略了后半句。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却依然失败?他忽略了后两句

刘备公元161年出生,是西汉中山靖王的后人,随着曹操在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孙权在东边虎视眈眈,刘备算是名正言顺的汉室后羿,鉴于这样的局面,他也不好有什么顾虑,以汉皇室刘姓后人的身份投身政权,黄巾起义和张纯叛乱中刘备都有镇压之功,而后他入主徐州,但是最后被曹操大败,没有办法他只能依附于刘表,那时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点拨他,若是卧龙凤雏得得其中一者,即可安天下。为此公元206年冬天,刘备携自己的两位义弟前去隆重这位卧龙先生出山。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却依然失败?他忽略了后两句

然而第一次去,正赶上诸葛亮出门游玩,不在家中,这寒冬腊月也不好在门口等候,于是三人就先行回去了,过了几天,盘算着先生回来了,又马上赶了过去,看屋里有一个年轻人在念书,以为是卧龙先生,哪知这是他弟弟,说诸葛先生刚被朋友邀请走,于是他们三人又没见着,空手而归。此时关羽张飞二人都有了不耐烦之意,但刘备深知司马徽之意,他说卧龙先生是高人,那必定是高人中的高人,因此劝两位义弟忍让一番,第三次前往隆重请先生,去的时候先生正在睡觉,刘备三人也乖乖地等,等先生醒来,再听完刘备分析的天下形势,当即应准跟随他下山。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却依然失败?他忽略了后两句

有了诸葛亮的辅助,刘备的统一大业虽说不是一帆风顺,但也平稳的走路下来,当初司马徽所说的卧龙凤雏,已经得到其一了,然而他又在机缘巧合中将庞统收入麾下。当年庞统在江东投靠孙权,然而他表面上看着并不聪明,孙权并没有接纳他,当时孙刘有过联盟之谊,因此鲁肃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去投靠刘备,但是信中也明确指出,庞统不是百里之才,当庞统找到刘备之后,刘备想起诸葛亮也曾提过此人,但因诸葛亮不在,刘备见他丑,就只封了他一个县尉,后来的一次交流中,刘备才对他大为器重。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却依然失败?他忽略了后两句

然而当初司马徽所说的卧龙和凤雏都得到了,但是刘备的蜀国却是三国里第一个覆灭的,这其中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忽略了司马徽的后半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里的子初则是指刘巴。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者兼得却依然失败?他忽略了后两句

当时刘表曾想要让刘巴辅佐自己,但是刘巴看不上他想要去投靠曹操,但是曹操提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他辗转投入刘备门下,此后他凭借惊人的才华,让刘备迅速入驻蜀地,打下了蜀汉的基础,本应是大功臣,但是他的性子却极其清高,常常与张飞的粗性子闹起来,因此刘备就暗中打压他,公元222年刘巴郁郁而终,而庞统也早于公元214年去世,此时“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就显现出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