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广做太子时节俭朴实,为何登基后却性情大变?

杨广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杨广有一个哥哥名叫杨勇,因为杨勇为长子所以立为太子。隋文帝家风很是严谨,常常教育儿女要严于律己。但不知为何教育出的儿子都不是很理想,杨勇奢侈过度,杨广更是学会伪装自己以达到登基称帝的目的。

杨广做太子时节俭朴实,为何登基后却性情大变?

隋炀帝在位十几年,多次出宫游玩,为此还修建上万只游船。皇帝和贵妃乘坐大的龙形船只,船中装饰的如宫殿一般金碧辉煌,龙船后面跟着许许多多大臣们的船,浩浩荡荡,好像数不尽一般。

隋炀帝将生活过得如此骄奢淫逸、安于享乐,不顾朝纲和百姓,这是将先帝的基业毁于一旦。从经济上来讲,打造船只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修建船只的这几年的中任何需要朝廷投入钱财的地方都要让路,因此不仅仅是在消耗国库,也是在阻碍民间的经济发展。没有民间的经济发展,百姓就没有钱上交税收,没有税收不仅会造成国库空虚,也会激化朝廷与地方的矛盾。

杨广做太子时节俭朴实,为何登基后却性情大变?

再从政治上来讲,修建船只是为了皇帝与大臣们共同出游,而出游这段日子是吃喝玩乐,不理政事的。如此这般,将朝中大事搁置一旁,只顾玩乐和享受,必然引起朝中的不满,很容易引矛盾,造成民间的农民起义和边疆的不稳。这样随时都有被灭国的危险,而隋炀帝却身处其中而不自知。

杨广做太子时节俭朴实,为何登基后却性情大变?

第三从文化上来讲,由皇帝带头引起来的奢靡之风,很容易引起整个隋朝的效仿。各个达官贵人仗着家里有钱就奢侈无度,只会让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百姓的愤怒,造成起义甚至战争。因此隋炀帝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是极其不提倡的。

隋文帝还在世时,太子杨勇因为奢靡的生活被文帝杨坚批评责骂却被杨广偷偷听到,杨广想到了表面装作勤俭节约的模样赢得文帝的喜爱的办法,后来真的改为立杨广为太子,杨广顺利登基。当文帝发现杨广真正的可恶面貌是已经晚了。杨勇早被杨广暗地里杀害。

杨广做太子时节俭朴实,为何登基后却性情大变?

从这件事情里我们看到了杨广的狡猾与狠毒。从很早开始就已经在谋划自己的登基之路了,并且步步紧逼直中要害。发现了自己的父亲喜欢节俭之人时,便能忍下自己奢侈之性,在文帝面前极力地表现出自己勤劳朴实、节俭不浪费的优秀品质,赢得帝心,这一步走得极妙。

杨广做太子时节俭朴实,为何登基后却性情大变?

杨广的狠毒也不只嘴上是说说的,杨勇身为他的哥哥,虽然他俩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是身上流着一样的血脉,是彼此唯一的血亲,他却可以毫不犹豫早早除掉其亲哥哥,也算是一个狠人了。也恰恰是杨广早早杀掉杨勇,否则当文帝发现杨广的虚假嘴角时就会派人调回杨勇,让杨勇继承大统。而杨广早早料定此事,将杨勇早于文帝找到之前将其杀害。有句古话叫“无毒不丈夫”,或许杨广正是按照这句话办的。虽然杨广最终登基称帝,但是由于他的奢侈的生活加之不理朝政,只顾游山玩水,本属于上升期的隋朝毁于他的手下,隋炀帝的臭名也是留于历史了。

各位小伙伴们,对比你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