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是主席的最后一任生活秘书,陪伴主席走完余生,今年78岁

作者:凡人侃侃

毛主席是我们的伟大领袖,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但时间和年龄,终究是每个人都敌不过的。晚年时期的毛主席,因为常年积累下的疾病,导致身体越来越差,身边也需要一个人照顾。在主席的晚年生活中,有一个人非常重要,她就是主席的生活秘书兼机要秘书:张玉凤。她视主席为自己的亲人,陪伴着主席走完了余生。

她是主席的最后一任生活秘书,陪伴主席走完余生,今年78岁

1944年,张玉凤在黑龙江牡丹市出生,家里一共有八个兄弟姊妹,她排行第四。她出生的那个年代,正是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时候。赶跑了侵略者,东北也不再受日本人的压迫。一年后解放军打跑了国民党,解放了东三省,老百姓的生活才慢慢有了好转。可以说张玉凤生在了一个好时代,没有饱受战乱之苦。

虽然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长大,但是家里的兄弟姊妹多,仅凭父母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作为家里的老四,张玉凤决定辍学参加工作,为父母分担肩上的压力。恰巧当时牡丹江机务,正在招收乘务员,懵懵懂懂的张玉凤,就这么参加了面试。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她最初并不抱有希望。

后来接到面试通过,让她去上班的通知后,她自己也感到意外。不过找到了一份工作,带给她的更多是喜悦之情,因为她终于可以帮助父母,一起撑起他们这个小家了。能够通过面食,是因为张玉凤的面容清秀,最重要的是,在东北出生长大的她,会说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正是乘务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她是主席的最后一任生活秘书,陪伴主席走完余生,今年78岁

入职之后没有工作经验的张玉凤,认认真真地和前辈们学习,因为格外珍惜这份工作,她做起事来细致认真,得到了很多乘客的夸奖。她优异的表现,也被上级领导看在眼里。在做了两年乘务员,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后,表现优秀的张玉凤,被调到了毛主席的专列上工作,此时的她才16岁。

最初进入专列工作时,张玉凤的内心是十分紧张的,在那个年代,人人都崇拜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趟专列上,不仅会见到毛主席,还会见到很多汇报工作的领导人,对于从小生活在平民家庭的张玉凤,这是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工作的时间久了,她发现这些领导人都很平易近人,就连毛主席都显得和蔼可亲。

她是主席的最后一任生活秘书,陪伴主席走完余生,今年78岁

不再感到紧张的她,再次变成了那个优秀的乘务员,她深知领导们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些事情不宜透露出去,所以很少跟人提及自己在专列上工作,所见所闻,也从来没有外传过,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1970年,在专列上担任了八年乘务员的张玉凤,被上级领导告知,中央想把她调到中南海工作。

征得张玉凤的同意后,工作人员带着她来到了主席的住所,她的人生也就此发生了变化。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是77岁的老人,时不时地就会有个病痛,身边急需有一个人照顾。曾在专列上担任乘务员的张玉凤,常常见到主席,对主席尊敬但不害怕,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她成为了主席的生活秘书,陪伴主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六年。

她是主席的最后一任生活秘书,陪伴主席走完余生,今年78岁

晚年的主席在工作时,常常会忘记吃饭喝药,有时候还会耍小脾气,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张玉凤总是能及时地叮嘱主席,顺着主席的脾气来,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主席抽烟是大家都知道的习惯,为了主席的身体着想,张玉凤还曾劝说主席戒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主席的身体状况也慢慢有了好转。

在主席身边照顾他的衣食住行,让张玉凤对身边的老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主席晚年的时候,能够随意进出房间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护士孟锦云,一个就是张玉凤。最初主席对孟锦云总是和颜悦色的,可后来却不愿意和她交谈,有时候甚至不想理她,这让孟锦云摸不着头脑。

她是主席的最后一任生活秘书,陪伴主席走完余生,今年78岁

在向张玉凤求助后,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晚年时的主席听力下降,酷爱读书的他,常常会被突然进入房间的孟锦云吓到,因为她每次进来都没有什么声音。张玉凤教她,每次进门前先发出点儿动静,让主席知道她来了,这才解决了小护士的苦恼。对于张玉凤这个秘书,毛主席给予的评价是:办事认真,工作尽职。

在毛主席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玉凤都无法接受,她想象不到,那个伟大的领袖,那个自己陪伴了6年的老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主席离世后,完成了任务的张玉凤也离开了中南海,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如今的她78岁,家庭美满,两个女儿也事业有成,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成为了她埋在心底的一段珍贵回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