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填补西藏史前考古空白,“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了这些重磅成果

13日,中国国家文物局举办“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这次会上首次对外公布了关于西藏自治区的四项重要考古成果,切热遗址、玛不错遗址,格布塞鲁遗址、当雄墓地四处均有重要的考古发现,特别是切热遗址,填补了青藏高原腹地距今8000年至10000年史前考古学的空白。

填补西藏史前考古空白,“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了这些重磅成果

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消息,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切热遗址是一处全新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简单来说就是非洞穴和岩厦的遗址,这也是当前旧石器时代留存遗址中最为常见的遗址类型。在切热遗址中国出土了五千余件遗物,包括大量石制品,少量动物骨骼、烧石,还有火塘痕迹,这些遗存证明了古人类在此地的活动,同时对于了解古人类适应高原生活、高原文化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本次出土的石器遗物中,发现了石片、细石业两种石器制造技术的成品,这两种不同的石器制造可能来源于两个不同的人类活动石器,由此也可以推测古人类在此地可能有较长时期的活动。

填补西藏史前考古空白,“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了这些重磅成果

玛不错遗址是一处四千年前的聚落遗址,这里发掘到十座墓葬还有多处人类生活遗迹,石器、陶器等生活日用具外还有玉石、滑石等具有装饰性质的遗物。格布塞鲁遗址以墓葬、石构遗迹为主,还有一处石墙,这处遗址距今3600至2100年,相较于玛不错遗址,这里的出土的遗物更加丰富,还出土有部分铜饰。格布塞鲁遗址墓葬分为两期,第一期以石室墓为主,第二期则以土洞墓为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格布塞鲁遗址文物中已经可以较为鲜明的看出当时人类畜牧、狩猎的经济生活。

填补西藏史前考古空白,“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了这些重磅成果

当雄墓地则进一步的说明了当时西藏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有所往来。当雄墓地是吐蕃时期墓地,这一墓葬是大型墓,出土了石质围棋,还有漆器,纺织物等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遗物,印证了吐蕃时期西藏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较为密切。

填补西藏史前考古空白,“考古中国”项目发布了这些重磅成果

考古中国是国家文物局的一项重大研究项目,主要针对一些重大考古和大遗址的保护项目,尤其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等方面的内容。在去年十二月引起广泛关注的西汉汉文帝刘恒的霸陵遗址的最终确定也属于考古中国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进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图片源自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