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吴焕先:为革命父兄惨死,老母妻子饿死,可惜28岁壮烈牺牲

1924年冬,麻城蚕业学校放寒假,17岁的吴焕先返回老家黄麻县,一回家,吴焕先便把一张“大胡子”的画像恭恭敬敬贴到供桌上方。

此举,让他的父亲吴维棣很是生气:“

那是敬祖宗的地方,你贴个大胡子老头儿干什么?

”。

吴焕先笑道:“

他是穷人闹革命的导师,照他的法子,我们能创造出一个新社会来。

吴焕先:为革命父兄惨死,老母妻子饿死,可惜28岁壮烈牺牲

因为这事儿,父子二人大吵一架,但最后,吴维棣还是没能拗过儿子,“大胡子”马克思在吴焕先家里过了一个年。

一、父兄惨遭杀害

吴焕先,湖北麻城人,父亲吴维棣靠祖辈传下的土地和一家杂货店,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吴焕先兄弟5人,他排行第三,因为自幼聪慧,深得父亲喜爱,7岁入私塾,13岁到大湾村上学,16岁考入麻城蚕业学校,在这里,他受到麻城县教育局长王幼安和好友戴季伦等人的影响,接触接触马列主义,并于1924年加入共青团。

正是如此,才有了把“大胡子”马克思贴供桌上方过年的事情。

1925年,18岁的吴焕先从蚕业学校毕业,此时的他已是一名党员,按照吴维棣的意思,是要吴焕先出门谋事儿,但却被吴焕先拒绝,他说:“

我做事要做大事儿,绝不做贪官污吏,落个臭名声。”

吴焕先:为革命父兄惨死,老母妻子饿死,可惜28岁壮烈牺牲

在家的这段时间,吴焕先深入穷苦农民中间,宣传革命思想,并创立了农学会。

1926年秋,吴焕先把家里的几家佃户、债户请到家中,将地契、借据等等一把火烧掉,当着众人的面说谁租种他家的地,就归谁所有,从今之后,绝不收租逼债,此举,被很多老红军称作“破家革命”。

1927年1月,吴焕先又率领穷苦百姓发动“年关借粮”斗争,此举,直接让吴焕先成为土豪劣绅的眼中钉,肉中刺。

就在这年冬天,土豪劣绅勾结土匪,朝吴焕先所在的四角曹门攻来,扬言要“

血洗四角曹门,灭绝吴焕先全家

慌乱之中,吴焕先的父亲吴维棣带着全家向山上跑去,结果遇到匪徒,吴焕先的大哥吴尚先、二哥吴奉先被开枪打死。

吴焕先:为革命父兄惨死,老母妻子饿死,可惜28岁壮烈牺牲

吴维棣和小儿子吴济先被土匪抓住,在自家门口不远处的水塘前被乱刀砍死,吴焕先的大嫂惊慌之中,抱着不满半岁的孩子跳入水塘,溺水而亡......

一时之间,吴家六口被杀,除了吴焕先,逃出来的只有他的母亲、嫂子,和一个侄女。

六位近亲牺牲,并未击倒吴焕先,他继续领导穷苦百姓与土豪劣绅展开斗争,1927年3月,吴焕先惩治了黄安北乡最大的反动豪绅吴慧存,同年9月,又掀起“九月暴动”,11月,率众参加黄麻起义,为开辟鄂豫边区,创造有力条件。

二、老母妻子为革命饿死

家里死了那么多人,吴焕先的母亲虽然心痛,但他也知道,吴焕先是在为穷苦百姓谋福祉,心中并不怪罪吴焕先,可吴焕先的母亲,毕竟是旧社会的人,在他眼中,传宗接代,那可是头等大事儿。

眼见儿子忙于革命,无暇顾及终身大事儿,这让吴焕先的母亲很是心急。

一天,吴焕先的好友,同样为穷苦百姓做斗争的曹学楷来到四角曹门了解土改情况,去了吴焕先家中做客。

吴焕先:为革命父兄惨死,老母妻子饿死,可惜28岁壮烈牺牲

当时吴焕先不在,知道曹学楷与吴焕先关系要好,吴母忍不住向曹学楷提起自己为吴焕先婚事儿担忧的事情,而曹学楷,也向吴母提起了吴焕先和自己妹妹曹干先的事情。

原来,早在1926年,从武汉回到黄安的曹学楷在村里办了一家贫民学校,心向革命的吴焕先经常去听课,有时太晚,吴焕先就会住在曹家。

而曹学楷的妹妹曹干先,同样心向革命,曹学楷的朋友来到家中,她总会热情招待,而每次倒茶,曹干先总会先给吴焕先倒,这让曹学楷的朋友很诧异,便问曹干先为何不先给他们倒茶。

被人这样问,曹干先也不害羞,大方地说:“

人家路远,倒茶也有个先后嘛。

因为曹干先与吴焕先年纪相仿,众人便经常拿二人开玩笑。

当曹学楷提起吴焕先与自己妹妹的事情,吴母是欣喜不已,立即决定促成这桩婚事儿。

等吴焕先回家,便跟吴焕先说起此事儿,吴焕先一心革命,虽然对曹干先也很有好感,但为了革命,就劝母亲再等两年。

可当时吴母五个儿子,就剩吴焕先一根独苗,哪里能等?听母亲说起往事默默垂泪,吴焕先心软了,终于答应这桩婚事儿。

而曹干先,也早已对吴焕先心有所属,甚至还在元宵节的时候,借口口渴,去曹家讨水喝......

吴焕先:为革命父兄惨死,老母妻子饿死,可惜28岁壮烈牺牲

1931年4月15日,24岁的吴焕先与22岁的曹干先喜结连理,新婚当晚,曹干先与吴焕先做了“分工”,曹干先负责看好小家,而吴焕先则在外面为大家。

甜蜜的日子总是短暂,新婚第5天,吴焕先便回归部队,进行革命,而曹干先,则与吴焕先的母亲留在家中,耕种田地,操持家务。

1932年10月,红四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吴焕先留了下来,担任鄂东游击队总司令,不久,组织重建25军,吴焕先任军长,短短几日,吴焕先便整顿部队,建立起一支7000人的队伍。

可惜的是,随着红军主力的撤离,国军重兵围剿,留下来的红军,处境十分恶劣,但在吴焕先的带领下,红军先后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

而家乡的百姓,对吴焕先的队伍,也很支持,千方百计为红军筹粮,而吴焕先的母亲和妻子,更是四处乞讨,将筹来的粮食,送到队伍中去。

吴焕先的母亲,在一次将粮食送到红军队伍后,回到家中,恰巧碰上反动派搜捕红军家属,赶紧躲入自家杂货铺的隔墙中,虽然躲过一劫,但因没有粮食,被活活而死。

婆婆死后,曹干先依旧义无反顾,给军队筹粮,1933年5月,面黄肌瘦的曹干先再一次背着粮食上山,当时的吴焕先正布置作战计划,便打发人告诉曹干先下山。

吴焕先:为革命父兄惨死,老母妻子饿死,可惜28岁壮烈牺牲

吴焕先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曹干先已经怀有身孕,她很想把这个喜讯亲口告诉丈夫,可惜的是,最终,也没能见到吴焕先,失望下山。

几日之后,饥饿的曹干先在乞讨途中倒地不起,连同腹中胎儿一同被饿死。

听闻妻子死讯,吴焕先是痛哭流涕,早知如此,他无论如何,都会见曹干先一面。

三、28岁壮烈牺牲

1934年11月,在组织的指示下,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的带领下进行长征,并顺利到达陕西南部秦岭山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1935年7月,在得知中央红军和红四军已在川西会师,准备北上后,毅然率部西进甘肃,迎接队伍,与徐海东率军连克两当、天水、秦安、隆德等地,翻越六盘山,直逼平凉,有力的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北上。

可惜的是,1935年8月,在甘肃泾川南渡汭河时,红二十五军遭到国军袭击,吴焕先在率部占领制高点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吴焕先:为革命父兄惨死,老母妻子饿死,可惜28岁壮烈牺牲

更令人心痛的是,在吴焕先牺牲后,他的遗体还被反动派挖出示众,拍照邀功,最后不知所踪。

吴焕先的牺牲,让他的战友们痛惜不已,这年10月,听闻吴焕先死讯,主席悲痛地说:“

红25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

曾在一场战斗中,因钱袋子被打破,丢了银元被罚抬担架的韩先楚,被吴焕先免去抬担架,听说吴焕先战死,一直保存着吴焕先的半身照,除了浩劫期间收起一段时间外,便一直摆在书桌上。

而长征路上,被吴焕先赠与毛毯的伤兵张波,把这张毯子保存了将近30年,直到1962年,才捐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1963年,组织为吴焕先修建了衣冠冢,李先念亲自题词:“

吴焕先同志之墓

1985年,在吴焕先牺牲50周年之际,河南、甘肃的烈士陵园,先后建立纪念碑和纪念亭,邓公题词“

吴焕先烈士纪念碑

”,徐向前题词:“

赤胆忠心,英勇善战

。”。

吴焕先:为革命父兄惨死,老母妻子饿死,可惜28岁壮烈牺牲

2009年,吴焕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时隔多年,他曾经的战友和人民依旧没有忘记他,若吴焕先泉下有知,一定很欣慰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