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2016年,大别山金寨县迎来了他们的一位英雄媳妇红色“特工”王凤岐。人们依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骨灰与她的丈夫王文合葬在一起,这一对革命英雄也将在另一个世界再次相逢。

据相关人士透露,热播电视剧《潜伏》和老电影《地下尖兵》之中很多的剧情,就是参考了王凤岐和王文这对革命夫妻在在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的真实战斗情景。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1917年3月,安徽金寨县又迎来了一个新生命,他就是王文,自幼家境贫寒的王文并没有读书的机会,这也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能够读书的都是大家族或者是地主家,普通百姓的孩子,能上两年私塾就不错了,多是早早就开始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解决温饱问题。相比之下,如今的我们的生活是他们梦想中的乌托邦。

1929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金寨县爆发了武装起义,建立了红色苏维埃政权,并在之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红25军等多只队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文的两个哥哥都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在革命的影响下,年仅12岁的王文也加入了儿童团,每天都端着枪棒站岗放哨。小小的年纪,王文的内心已经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1931年4月,14岁的王文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冲动,与同村的两名少年瞒着父母,步行40多公里,找到了红军的队伍,想要加入革命的队伍。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看着他们如此强烈的意愿和决心,首长也不好拒绝他们,就批准他们加入,将王文分到了红4军当一名勤务员。也就是在这里,14岁的王文开始了识文断字,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指导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在革命的道路上,王文作战勇猛,敢打敢拼,表现突出,多次受到了嘉奖。一年不到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成为了连长兼指导员,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35年5月,王文跟随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之后又跟随部队突围到新疆。1938年,陈云建议从红军中挑选20多位比较优秀的人才,前往苏联学习无线电通讯和情报技术相关知识,最终经过中央批准,王文作为其中一人被派苏留学。

要知道,王文都没正儿八经地上过学校,但是,却要学习电通信、电学、物理学、数学等专业知识,难度可想而知。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可是,经过了无数磨砺,从血与火中走出来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的意志是非凡的。他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他的期待,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钻研,王文熟练地掌握的无线电通讯和情报收集等相关专业知识,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红色“特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有的在前线奋勇杀敌,有的是深入敌后用自己的机智果敢,收集敌人的情报,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这其中就有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当代“花木兰”,1916年出生在河北省安新县的王凤岐就是如此人物。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的王凤岐,很多就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在战斗中,总是可以料敌先机,不畏生死。为此,组织上委任她为武装游击队队长,就这样年仅20出头的王凤岐就在河北一带,带领着队员与日寇展开游击战。

一天,王凤岐像往常一样,到村里做调查,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后,一队鬼子就将他们包围,在汉奸的出卖下,王凤岐被指认抓了起来。

就这样,王凤岐被鬼子绑了起来,押往县城准备严刑审问。一路上王凤岐仿佛认命一般,不反抗,也不说话,只是蒙头被鬼子压着赶路,看似认命一般。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实则,王凤岐的内心无比焦急,她想着一定不能被鬼子关押,必须跑,必须要继续抗日打鬼子。可是她不能慌,她一边走,一边查看地形,寻找逃脱的机会。

终于,当一行人走到熟悉的白洋淀上时候,她知道机会来了!趁着鬼子走神期间,王凤岐用尽全力,用肩膀将鬼子顶到水里,趁机跑了。

一路上王凤岐没有停歇一刻,一口气跑了50里路,在即将力竭前跑到了一户老乡家门口,随后胸口一热喷出一口鲜血,倒了下去。

后来,据王凤岐回忆说:

这一次真的是死里逃生,把肺都跑了出来。

194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两位本毫无联系的革命战士,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此时的王文接到命令,要求前往北平秘密建立地下电台。

可是,此行前去王文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阻碍,那时候北平日伪当局规定:一家三口人以上才能上户口。这样一来,王文一个人肯定是去不了北平的,必须要给他组建一个“家庭”,这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常见的了。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此时的王凤岐在组织的安排下,学习北平、天津地区的方言和生活习惯,为派往敌占区做好地下工作做准备。就这样,经过2个多月的突击学习,王凤岐的学习成果让教员感到非常满意。

随后,这对革命夫妇即将迎来第一次见面。一天,在钟子云的引荐下,王凤岐与一名身穿军装的青年男子见面,并告诉她,二人好好交流,未来很长时间要在一起共事,这名男子就是王文。

一场特殊的相亲就这样开始了。此时的王文已经在屋内等待,王凤岐就这样在屋外透过窗户远远地看着王文。

面对社会部同志的询问王凤岐有一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个子不太高”

能说会道的同志赶忙说道:

“虽然他个子不太高,可却是一名老红军了,不仅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还在苏联学习过,是从延安派来的。”

听到这里,王凤岐自然而然对这位年纪轻轻地“老红军”升起来一股敬佩之情。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二人共同交流,互相熟悉。

不久后,二人接到组织上的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两人有意,组织就批准你们结为夫妻;如果无意,那就以名义上的夫妻共同前往北平工作。

最终,二人经过慎重考虑,自愿结为夫妻。就这样,25岁的王文和26岁的王凤岐在组织的见证下秘密结婚。整场婚礼只有5个人,绝对保密。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1942年冬,在“七哥”叶绍青的操作下,王文、王凤岐和“母亲”上了北平户口,开始了潜伏收集情报的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潜伏,一家三口住进了大石桥胡同7号居住,他的房东就是日寇翻译官的家,而对门则是伪警长,这对于三人来说,可谓是在敌人眼皮底子下潜伏。但好处也非常明显,在没有暴露前,三人依仗房东和邻居这层关系,可以说过得还不错。

在北平潜伏一段时间熟悉后,叶绍青先是拖法国的朋友将王文之前使用过的发报机秘密送入北平。可是,这个小功率发报机在北平根本不适用,当时的北平到处都是电线,具有很强的干扰,加上是敌占区,不能明目张胆的架设天线,导致电台一直都不能联通商平西情报站。

后来,经过王文的深思熟虑,决定自己组装一台大功率发报机。虽说王文在苏联学的是这个,但是想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组装一台发报机,困难可想而知。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但是,王文没有放弃,他决定分批、分时间购买电台零件,以此来迷惑敌人,不让敌人引起注意。

每当庙会时,就是王文购买零件的好时机,他会走走停停,在马路边的小摊上,购买一些旧的零件。经过2个多月时间的收集购买,最终,王文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组装成功了一台高功率发报机。不仅如此,他还将收音机改为了收报机,如此一来收发电报传递和接收消息的无线渠道就打通了。

如何架设天线,也费了王文一番苦功。为了伪装好天线,他将天线制成晾衣杆,白天用来晾衣服,晚上搭上电台变成天线。

发报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白天日寇会对电台进行监听,为了避免,王文只得半夜三更抓住敌人休息的时间发收电报。不但如此,他还经常模仿日寇的发电手法,用来迷惑敌人。就这样,大石桥胡同7号频频传出了红色情报,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在北平潜伏的这段时光里,王凤岐作为职员太太,自然不用出去工作,外表还算光鲜。可是,实际上当时经费是非常紧张的,一家三口时常都吃不饱饭。为了让王文能够安心工作,王凤岐担起了解决经济困难的任务。

每当夜里,她都会褪下光鲜的外衣,穿上打满补丁的旧衣服,偷偷地跑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烂菜叶子、烂萝卜,回家后拿水洗净,加点盐用水煮着吃。

为了能给王文补身子,她还找关系养了几只鸡,就这样王文夫妇在如此艰苦的敌占环境下兢兢业业做着情报工作,他们不怕辛苦,不怕困难,只求将工作做好,为革命事业,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自己的贡献。

1943年8月的一天,叶绍青神色焦急地找到王文夫妇,告知他们将电台藏好后,立即撤离。原来是敌人已经收到风声,在北平城内大肆搜查起来。夜里两人将电报机用红布包裹起来,秘密安置起来。将一切都收拾干净的二人听从组织的安排,王凤岐继续在城内潜伏,收集情报,王文则出城有其他工作安排。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1944年2月,北平城内的风波渐渐平息,王文再次潜入北平开展情报工作。不久后因为组织需要,又被调往上海开展工作。

1946年10月,接到上级命令的王文再一次地潜入北平开展地下工作,此时他的身份是一名无线电商行的技术员。

这间无线电商行是组织为了让情报人员在北平有个合理的身份,特地开办的。除了王文之外,还有一名叫做苏省悟的同志担任经理。

1947年4月,苏省悟的一位名叫程震的老同学来北平看望他,这让王文的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为程震是一名国民党反动派的军官,这一住就是3个月。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程震此人行为极为不同,他晚上不睡白天不起,这让本就是晚上工作的王文异常难受,根本就没有机会和时间将收集到的情报用电报发出。一次,敌人袭击我方根据地的情报被了解后,就是因为发送不及时,导致敌人的阴谋得逞。

眼看程震此人短时间不会离开,王文内心有些焦急,要是在因为他的原因不能及时将情报传送出去那可是天大的罪过了。为此,他找到了苏省悟一起想办法。

此后,只要是有新的情报,苏省悟都会拿起家中的胡琴,找到程震拖着他一起唱戏,如此来给王文创造机会。王文就待在房间的工作台假装学习休息,实则是编译电报。虽然电报能够及时发送出去,但是程震在的几个月,还是让二人心力交瘁,因为时常要小心被程震发现,王文有时候一份电报需要四五次才能编译发出。

情报可抵10万大军

1947年一天,包括傅作义、孙连仲在内的国民党反动派高级将领受到蒋介石的召集,在北平开会。此次会议,主要是策划其嫡系部队新2军第7师共8000余人向保定进驻的内容。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开完会后,得知消息的共产党员刘光国,迅速地交给了王文。收到情报的王文一刻不敢耽搁,迅速译报,当晚就把情报发了出去。

晋察冀军区收到这份情报后,聂荣臻司令员当即调遣部队,连夜奔袭100多公里,从徐水地区赶到北清风店地区准备阻击敌人。

此战,在朱老总、聂司令的指挥下,血战3天,最终我军在清风店地区全歼敌人,并活捉敌中将军长罗历戎、中将副军长杨光钰。

此战结束后,因为情报及时准确地发出,王文受到了军区嘉奖。聂荣臻司令赞扬道:

“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

此后,王文所在的情报组更是战果累累,第一时间得知了敌人驻石家庄兵力空虚、内部矛盾重重等情报。收到情报的晋察冀军区,第一时间将情报进行分析,最终经过严密的部署,于1947年11月12日,全歼敌人24000余人,解放石家庄的伟大胜利。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当然,随着国民党反动派的节节败退,他们对于共产党的秘密电台搜捕更加密切起来,这对王文他们来说,不但工作更难开展,而且更加危险。

一天夜里,王文养的狗突然叫了起来,被吵醒的王文担心有危险,悄悄起身查看情况。通过观察,他发现屋顶有一个人正在将一根天线搭载自己的天线上,很显然,敌人已经有所怀疑。

想到这里,他不动声色的悄悄躺回了床上,静静思考对策。第二天,他将情况反馈给了上级,得到消息的上级也非常重视王文的安全。当即命令他将电台收好,并且撤出北平。

1948年6月,王文依照上级指示回到了根据地,继续从事情报工作。

借敌掩护屡建功勋

1948年11月,王文又一次被组织委以重任,第四次潜入北平进行情报工作,王文也再一次的回到了苏省悟的无线电商行工作。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此行可是危险万分,北平城被解放军团团围住,城内傅作义所有的精锐都被围困在其中,这使得不仅城内及其戒严,很多士兵没有地方住,都住进了民房。苏省悟所在的无线电商行也住进了一个炮兵排,王文原本的工作室也被排长入住,这让王文的工作开展极为困难。

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情报工作,王文将偏僻的北院收拾出来作为工作室,并在其墙角挖了个洞将发报机藏在其中。现在虽然已经在北平城内安置下来,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北平城到处都是傅作义的部队,所以,想要架设发报机的天线极为困难。经过连日的观察和思考,最终王文发现士兵们的生活极为杂乱,毛巾、帽子、手套这些都行都是随意堆放,王文就在房间中拉了一条铜线,告诉士兵,这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他们可将毛巾、衣帽等物品挂在上面。士兵也不懂无线电,见状连连道谢。

到了夜里,王文就将发报机的电线搭在这条铜线上发电报。就这样,王文再一次在敌人眼皮底下做着情报收集传递工作。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随着战事的吃紧,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反动派强制要求北平城内每家每户出两人去挖防御工事,无线电商行一共也就苏省悟和王文二人,如果他们去挖防御工事,那么情报工作将无人能够完成,二人经过商量决定从居住在家中的炮兵排下功夫。

此后,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买好酒菜请排长、班长他们吃喝,并且委婉的告知,因为要二人要照看炮兵排的骡马,没有时间去挖战壕。吃人嘴短,排长他们见状也明白了,便将此事大包大揽下来,告诉王文二人放心。

很快,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前来通知,反动派的排长当即瞪大双眼怒视来人说:

“房东天天要给我们喂骡马,累的够呛,我都没向你要人,你反而来我这里要人了!”

说着就要动手打人。

见状,工作人员只能悻悻而归。王文也能够继续安心做着电台联络工作。

1947年聂荣臻司令员称赞道:我们的情报组织抵得上十万兵马

1948年11月,随着人民解放军的大举入关,傅作义见大势已去,企图带领手下的7个师撤离到青岛。得知情报的王文第一时间发出,很快人民解放军做出反应,截断了傅作义的后路。陆地撤退不行,傅作义又想着通过空运部队撤退。

这一消息也被北平情报站收到并发出,对此,人民解放军立马在傅作义建立的临时机场部署炮兵阵营,一旦有飞机起飞,就用高射炮射击,彻底断了傅作义撤退的美梦。

最终,傅作义见大势已去,加上中共秘密组织做工作,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至此,王文结束了“潜伏”生涯。

不久后,这位为革命事业付出所有青春红色特工,终于在组织的安排下,回到了天津,接手了警察局的工作。此时的王凤岐早已等候多时,长期分居两地的夫妻二人也终于团聚在天津。自此,二人重新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在不为人知的隐秘战线上,还有许许多多与王文、王凤岐一样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事业,为此,再苦再累受到再多委屈也表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王文先后担任天津市公安局科长、处长、副局长等职;王凤岐先后担任天津市公安局边防检查股股长、侦察股股长、行政处副科长等职。

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一对在党见证下结为夫妻的革命伴侣是新中国的第一批人民警察,并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为保卫国家做出的了新的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