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英雄莫问出处,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介贫民到最终成就霸业,离不开他身后的一群能人志士,其中之一便是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的刘伯温。

自古帝皇皆多疑,这也是很多上位者的通病。刘伯温下葬后,有胡惟庸等小人在君侧挑唆,说刘伯温的墓地风水有问题,有王者之气,说刘伯温庇荫后代造反。朱元璋宁可信其有,命人挖坟锯棺。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刘伯温的棺材前角被锯掉了,有种说法是“断其头”,反正就是毁风水,断其脉。开棺后,众人似见棺材内有一本书,还是打开着的,竟是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大明律》,其上赫然写着 “开棺见尸者斩”六个大字,众人纷纷被吓破胆,朱元璋得知此事,也吓得手脚发抖。

一、刘伯温朱元璋

朱元璋的手下文臣武将能人众多,文臣诸如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武将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等。虽然朱元璋自己也能征善战,但是没有这些开国功臣的相助,他的江山也不会这么容易拿下坐稳。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刘伯温有“诸葛亮转世”之名,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天文地理、排兵布阵,无一不晓。刘伯温作为谋臣,多次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在征战途中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为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立下不可忽视的汗马功劳。

刘伯温是开国功臣,这一点毋庸置疑。他辅佐朱元璋征战天下,打下大明江山,还曾在战场中救过朱元璋。他的《烧饼歌》流传至今,充满着神预言的传奇色彩。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此外,刘伯温还擅长风水,尤其是擅长选墓地。他生前曾给自己选过一块墓地,此处踞山依水,是绝佳的风水宝地。他死后,有小人在他的墓地上大做文章,让他死后也不得安宁。

锯棺之事后,朱元璋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忆起刘伯温生前种种,也许是后悔,也许是愧疚,遂下令将刘伯温厚葬。不过,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几个儿子并不器重,想来还是帝皇之心难测,担心刘伯温的后人对大明江山有所威胁。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二、君臣微妙关系

古代君王与开国功臣之间关系一般都很微妙,征战天下时求贤若渴,平定天下后清洗功臣。每位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千秋万代,但新皇登基,根基尚且不稳,便会担心那些手握重权的将领起兵造反,于是就大肆杀害,回收兵权,巩固他们至上的皇权。

刘伯温为朱元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都在为其平定天下、治理天下。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定,杀功臣。或是不喜臣子功高盖主,或是忌惮臣子起兵造反,或是为了稳固政权。这些被诛杀的臣子中,便有第一谋臣刘伯温。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刘伯温的才能与谋略,堪比孔明。朱元璋忌惮他的能力,害怕他将来转投别人,威胁大明江山。这种忧虑一旦在心里生根,便只有拔除这一条路了。

有次,刘伯温在求雨之际杀了李彬,并承诺说不影响下雨,天有不测风云,老天愣是一个多月滴雨未下。朱元璋抓到把柄,勃然大怒。朱元璋对刘伯温早有杀心,不言而喻。刘伯温一看形势不对,借口给妻子料理后事,便告老还乡,躲过一劫。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朱元璋觉得刘伯温恃才傲物,自居有丞相之才,但说自己嫉恶如仇不太合适,让皇帝自己挑选。此言触犯了帝皇逆鳞,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不满更甚。

刘伯温终究逃脱不了帝皇权术,朱元璋趁刘伯温返京,将其扣留在京中,伺机除去。后来,刘伯温生病至病入膏肓,药石不灵,朱元璋才放他回乡。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三、刘伯温的死因

世人对刘伯温的评价颇高,有人称赞他的品德,有人敬佩他的才学,有人歌颂他的贡献。那一代名臣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是单纯病逝的?又或是被胡惟庸毒害的?还是说是朱元璋授意的?众说纷纭。

刘伯温病了,胡惟庸巴不得刘伯温病死,但胡惟庸却带着大夫去探望他,本身就有点猫哭耗子,难道他是去看看刘伯温病得有多重,能不能死?而刘伯温就是在吃了药后,没多久便驾鹤西去了。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刘伯温也算是开国功臣,早年也很受朱元璋器重与信任,胡惟庸应该不敢随意毒害刘伯温的。若非如此,他早就这么干了,不会等到现在。所以,这件事情的背后,应该有朱元璋的推波助澜和默许授意。总之,刘伯温之死,定与朱元璋有关。

胡惟庸去探望刘伯温前,曾先去探过朱元璋的口风,朱元璋说疾病太折磨人,不要让他太痛苦了。胡惟庸心领神会,携带御医前往。胡惟庸案发后,那位随行御医供认是胡惟庸授意的。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洪武八年正月,刘伯温感染风寒,后于农历四月病逝,病情历时三个月,享年六十五岁。刘伯温吃药后,觉得腹中如石块挤压在一起,痛苦异常,但并没有突然暴毙。也许,刘伯温就是肚子里长了肿瘤,死于肿瘤疾病,这也不无可能。

四、总结

明太祖朱元璋从小父母双亡、一无所有,传说他一度沦为乞丐,到最后一步步登上皇帝宝座,堪称励志典范。除了自身固然是雄才大略,但更离不开徐达、汤和、胡惟庸、刘伯温等文臣武将的辅助,最终才能打下大明江山。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生性多疑锯棺验尸,看到六个字震慑众人

刘伯温深知朱元璋对他的猜忌与忌惮,为了避祸,明哲保身,他远离是非之地,告老还乡了,但最终还是难逃帝皇权术之心,不得善终。

其子也在其后横死,后世子嗣虽有承袭诚意伯的爵位,但也命运不一。

朱元璋生性多疑,对权臣重将并不放心,曾经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几乎都被他诛杀殆尽。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进行的几场大杀戮,有很强的政权目的性,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大明的江山社稷能千秋永固,个中对错,留待后人评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