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奥斯曼帝国最终瓦解,但清朝却得以保全?

#为什么清朝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一样被西方列强肢解掉#

在19世纪的亚洲大陆,存在两个勃然大物——一个是西亚的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庞大,横跨欧亚非三洲。帝国鼎盛时期,北非都是奥斯曼帝国的地盘。此外,奥斯曼帝国还以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奥斯曼帝国和欧洲是紧邻,因此欧洲大陆发生的一举一动,奥斯曼帝国都十分清楚,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奥斯曼帝国的海军还是火器,都很强大。但即便这样,奥斯曼帝国还是最终瓦解了——以至于奥斯曼帝国的继承者土耳其,在现如今的世界上,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国家。

为什么奥斯曼帝国最终瓦解,但清朝却得以保全?

另一个,则是东亚的大清帝国。在当时的世界上,奥斯曼帝国被叫做近东病夫、西亚病夫,而清朝乃至后来的民国,被叫做东亚病夫。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条件看起来比清朝好的奥斯曼帝国,最终土崩瓦解,而清朝在灭亡的时候,在法理上,依旧留给民国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版图——要知道,从近代开始,版图法理在国际法体系中很重要。

个人认为,清朝和奥斯曼帝国的命运不同,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统治结构问题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帝国。即奥斯曼帝国在征服东南欧、西亚部分地区以及北非以后,在帝国地方治理方面,是很失败的——比如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等地的统治,事实上约等于高度自治的局面,毕竟对奥斯曼帝国来说,统治如此庞大的国家,实在太困难。这也导致帝国的结构较为松散,没有凝聚力可言。

为什么奥斯曼帝国最终瓦解,但清朝却得以保全?

中华帝国则并非如此。对于如果统治一个统一但庞大的帝国?打从秦朝开始,秦始皇就通过郡县制度进行尝试。秦失败后,刘邦采取了郡县与分封并行的模式。之后历朝历代都对地方治理,进行过探索。直到明朝以后,中华帝国才掌握较为成熟的地方统治制度——那就是在中央集权的同时,在地方上奉行督抚制度。

所以,当奥斯曼帝国遭遇殖民的时候,奥斯曼帝国由于对地方管理很松散,奥斯曼帝国自然不可能做到调用全国的一切资源,抵御殖民。而清朝虽然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了,但是,清朝朝廷却可以做到举国之力来对战英国。

2、民族认同问题

在近代,欧洲方面为了肢解诸如奥斯曼帝国、大清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于是开始鼓吹“民族自决”,打算通过民族牌,来瓦解奥斯曼帝国和清帝国。而且,奥斯曼帝国和清帝国一样,都是多民族国家。

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奥斯曼帝国是基于突厥人基础上,征服阿拉伯人、希腊人等若干族群组成的帝国。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因此在欧洲殖民者的渗透下,奥斯曼帝国很快丢失了北非等大片土地。

为什么奥斯曼帝国最终瓦解,但清朝却得以保全?

相比之下,清帝国在这方面的成绩要好太多。首先清朝皇帝早在入关之前,就已经获得蒙古人的认可,成为蒙古人的大汗。而清朝在完成对南明的征服以后,也开始遵从儒家文化,这个态度让清朝取得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支持,并且之后清朝帝王,还取得了藏族同胞的认同,被尊为文殊皇帝。清朝皇帝,是汉人的皇帝,蒙古人的大汗,同时也是藏族同胞眼里的文殊菩萨。因此,当欧洲殖民者推行民族自决的时候,虽然客观上也让部分外蒙古的王公产生脱离清朝的想法,但直到清朝灭亡之前,在法理上,外蒙一直属于清朝。从这可以看出:清朝皇帝的统治技术,要比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强大太多。

3、治理成本问题

由于清朝和奥斯曼帝国的组织化程度不同,同时,清朝百姓和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百姓对外国人的观念也不同。这导致西洋人不得不考虑一下治理成本问题。

为什么奥斯曼帝国最终瓦解,但清朝却得以保全?

西洋人可以很轻松肢解奥斯曼帝国,甚至用武力征服奥斯曼帝国。事实上,英国之前也用武力吞并了庞大的印度。但是,指望用武力征服清朝,是很困难的。

很多人误以为清朝在近代没有被瓜分,是因为美国人反对瓜分中国的缘故。但当时美国人不是武林盟主,他说的话是否被采纳,还要看中国具体的情况。事实上,虽然美国不支持瓜分中国,但是,西洋人还是有了瓜分中国的想法。但是,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让西洋人意识到了这个想法不现实。

诚然,义和团运动确实被西洋人镇压下去,但是,西洋人更知道:如果直接瓜分清朝,那么,各地不同版本的义和团,将会此起彼伏爆发。这种不断爆发的运动,很可能拖垮西洋各国。因此西洋各国考虑这一点,不得不放弃瓜分清朝的想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