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又一重磅项目启动 用意几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又一重磅项目启动 用意几何?

丝绸,是具有浙江标识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助力打造新时代浙江文化高地建设,推动中国更好联接世界,浙江又有大动作——

2022年1月14日上午,“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签约仪式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中心举行。签约仪式上宣布:“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第一辑)”立项。

据悉,项目拟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系统地调查中国丝绸文物信息,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并通过对丝绸文物的研究分析、定名著录、整理出版等,深入挖掘丰富的中国丝绸资源,永久性地记录中国丝绸文化遗产,推动丝绸历史和丝绸之路的学术研究。

当天,“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开题会议同步召开,相关专家、出版社、项目团队成员代表共同出席。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项目负责人赵丰与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褚超孚签署了《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出版合作协议。

浙江又启动重大文化研究工程,用意几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是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之一,目前已进行了三期。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继“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后推出的又一具有国家意义和浙江标识度的重大学术项目。

启动仪式上,专家们表示,“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无疑有助于加快推进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大平台建设,对于大规模整理中国丝绸艺术资源,助力中国文物的数字化回归,促进艺术、文化和学术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丝绸不仅是浙江的丝绸,更是中国的丝绸,丝绸是中国悠久文化的灿烂符号。“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的启动,也将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形象。

“丝丝相连,美美与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杲说,相信“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的项目的实施,将更好地推动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让更多人能了解丝绸,了解丝绸的价值,感知丝绸文明的魅力。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到底是个什么项目?

记者从启动仪式现场获悉,“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由纺织史学者、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博士担任总主编,总体执行时间约为10年(2022—2031年),分4期实施,将联合国内近50家机构和国外近40家机构,对其所收藏的约2万余件中国丝绸文物进行信息采集,计划完成“中国丝绸艺术大系”100卷的编写和出版,建设“中国丝绸艺术资源库”并投入使用。

据悉,“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第一辑)执行时间为3年(2022—2024年),包含5个子课题:海外馆藏丝绸艺术卷(9卷)、海内馆藏丝绸艺术卷(9卷)、敦煌丝绸艺术卷(2卷)、织绣技术综合研究和中国丝绸中英文专业术语对照研究。第一辑的3年将与16家国内外机构合作,共计编辑并出版“中国丝绸艺术大系”20卷。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又一重磅项目启动 用意几何?

接下来,项目团队将与浙江大学出版社携手合作,逐年实现出版目标,最终完成“中国丝绸艺术大系”100卷的出版。

此外,“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整个项目还将制订《中国丝绸艺术》学术规范标准、出版《中国丝绸艺术》相关专著、建设“中国丝绸艺术资源库”、举办线上线下的“中国丝绸艺术大展”、举行“中国丝绸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等。

“项目将继续体现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工作理念和国际化、研究型、全链条和时代范的四大特色。”赵丰在开题会现场介绍。

做这项庞大的工程,为何任重道远?

一个由中国学者牵头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一个由学术权威团队执行的大型资源性研究项目,一个让收藏在全世界的中国丝绸文物活起来的文化遗产展示传播项目,一个结合数字化改革时代特色的文物保护、研究、展示的浙江范式,将成为浙江省文物与博物馆强省建设、浙江文化高地建设中的标志性成果。

但成就大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现场,大家坦言,“把大好事做好,任重而道远”。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规模宏大,要对数海量丝绸文物进行图像采集、科学测定、艺术分析,绝非易事,将是一项十分繁重的的任务。

目前,对于丝绸整体领域的研究有之,但仍然不深入、不成系统。“尤其对丝绸的本体的研究还不够,尤其对丝绸的图样、纹式等的深入研究都跟不上。”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开展18年来的经验、成果讲起,对“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

他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浙江作为“丝绸之府”,更有必要承担起这项艰巨的任务。“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坚强的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工作队伍,这是最核心的。”

从另一层面而言,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又一重磅项目,瞄准精品立世的目标,从定位上就已经对项目的重要性提出了要求。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不仅仅是对浙江,更是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文化建设的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说。因此,“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必须秉承初心,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突出成果的艺术性,充分展现丝绸艺术的工艺美术学的深度,“要打造一项覆盖范围最广、容纳最全、丝绸艺术特色最典型的项目。”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又一重磅项目启动 用意几何?

为什么浙江能够承担起这项重磅而艰巨的工程?

现场,专家学者们同时表示,做这项大工程,浙江具备了较为深厚的实力和良好基础。

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是实施“八八战略”以来浙江接续推进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浙江建设的必然结果。

2020年9月,省委书记袁家军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15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深入挖掘丝绸文化丰富资源,依托中国丝绸博物馆,建设和提升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国际大平台”;2021年8月,浙江高规格召开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各地都要深度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打造独特文化金名片,展示浙江文化的魅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项重磅的文化工程,必然得到全省上下的高度支持。

此外,通过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长期实施以来的积累,浙江已经搭建起了一支有经验、有战斗力的人才梯队。

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浙江大学出版社、及国内外博物馆等学术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在丝绸领域不断探索拓展,已经取得了一些领先的成果,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品牌影响力,这也将成为“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实施的良好基础。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