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三道“硬菜”吓坏刘伯温,走前送徐达一句话,保徐达得善终

自古以来就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那些跟随开国皇帝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将领们,往往都会落到一个凄惨的下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功高震主,惹得新帝十分猜疑。

朱元璋三道“硬菜”吓坏刘伯温,走前送徐达一句话,保徐达得善终

在历史上,有不少疑心病很重的皇帝,朱元璋绝对算是其中一个。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从一个穷苦的农民朱重八,一路打拼,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起明朝政权,虽说是时势造英雄,但朱元璋一个人自然不可能完成如此伟业,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许多能人异士的帮助,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功臣就是刘伯温。

明朝成立之后,朱元璋对于刘伯温可谓是防备很深,但不同于一般的兵戎相见,朱元璋却只用了三道菜,就足以让这个聪明非凡的刘伯温吓得冷汗直流,连连说道:“我们必死无疑啊。”这究竟是什么菜呢?能让刘伯温如此惊恐,这件事还需要从头说起。

刘基,字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确实神机妙算,他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建立新朝的活动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元璋三道“硬菜”吓坏刘伯温,走前送徐达一句话,保徐达得善终

刘伯温小时候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神童”。刚启蒙学习不久,刘伯温就可以飞速阅读各种书籍,据说是七行俱下。他12岁考中了秀才,14岁进入府学读书,晦涩难懂的经典,别的童生捧书朗诵都有些吃力,而刘伯温不仅看两遍就能倒背如流,甚至还可以根据文意,提出全新的观点,不得不说,刘伯温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奇才。

元统元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一举高中,并且在元朝当了个正八品的芝麻小官,但那时候,元朝自上而下都是腐败污浊,官员们不想着如何造福一方,反而为非作歹,无法无天。刚正不阿的刘伯温不愿同他们沆瀣一气,因此遭受了许多恶意中伤和陷害,不堪忍受的刘伯温最终选择辞官归隐。

后来,刘伯温加入了朱元璋的旗下,他向朱元璋献计献策,提出了“时务十八策”,并且分析天下大势,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一跃而成朱元璋最得力的谋士。

朱元璋三道“硬菜”吓坏刘伯温,走前送徐达一句话,保徐达得善终

刘伯温还针对当前形势,率先提出应该避免两线作战,各点即破,同时辅佐朱元璋集中火力对付陈友谅,张士诚等实力集团,可以说倘若朱元璋没有刘伯温,无异于刘邦没有张良,刘备没有诸葛亮,最终朱元璋能破元立明,绝对离不开刘伯温的辅助。

朱元璋登基之后,也对刘伯温委以重任,但自古以来,草莽出身的皇帝都有很重的疑心病,朱元璋年纪越大,也越发疑心这些功臣们会功高震主。而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更加为大明江山的未来担忧,毕竟朱标从小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在这些老臣中也有很大的威信,而新册封的太子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人虽然和善亲厚,但难免威严不足。

朱元璋并不想明着镇压这些老臣,担心落下苛责有功之臣的罪名,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可以隐晦地震慑他们,并为自己的孙子立威。

朱元璋三道“硬菜”吓坏刘伯温,走前送徐达一句话,保徐达得善终

那天刚好是马皇后过生日,于是朱元璋就宴请功臣吃饭,等这些人就座之后才发现,桌子上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有韭菜豆腐胡萝卜等素菜,这些功臣都十分诧异,甚至怀疑是不是上错了菜,而朱元璋见大家都不肯动筷子,就直接说这些菜是希望大家可以为官清正廉洁,接着又命人上了另外三道菜,分别是清蒸燕窝、红烧兔肉和鼋汁狗肉。

其他人不明就里,纷纷开心地大快朵颐,只有刘伯温冷汗直流,两股战战,徐达看到刘伯温神色有异,偷偷询问他原因,而刘伯温叹息道:“这三道菜是要置我们于死地啊,你回去之后切记要死忠皇上,最好是能辞官隐退。”

朱元璋三道“硬菜”吓坏刘伯温,走前送徐达一句话,保徐达得善终

当然,朱元璋赏赐的菜肴里面肯定没有毒,不过其中蕴含的意思却比任何利刃都要锋利,而聪明的刘伯温自然一下就看出来这三道菜意思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明白朱元璋要对自己这些功臣动手后,刘伯温怎能不惊恐万分呢?

在那之后,刘伯温就向朱元璋提出了辞官,果然几年之后,朱元璋就开始大肆屠杀功臣,而刘伯温此时早已溜之大吉,不过最后虽然刘伯温不是被朱元璋直接杀死的,但他的死因也充满了重重迷雾。

朱元璋三道“硬菜”吓坏刘伯温,走前送徐达一句话,保徐达得善终

而徐达呢,是明初为数不多得善终的开国名将,或许也和刘伯温的提醒有关系吧。不过徐达的死因和刘伯温一样,也是充满了疑点,野史中他是被朱元璋赐烧鹅引病发而死,正史中徐达是正常病死的,具体是怎么死的,现在也不得而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