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同样是宁死不降,曹操为何收了张辽,斩了更厉害的此人?

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曹操亲自出兵征伐吕布。吕布被曹操大军团团围于下邳之中。后曹操采用水淹下邳的方式,迫使其一些手下绑了吕布出城投降。曹操杀了吕布,招降了他手下的一些将领,比如张辽、臧霸、宋宪、魏续等人。

张辽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首,而高顺地位却凌驾于八健将之上,因此高顺比张辽厉害。然而,张辽和高顺同样是宁死不降,曹操为何收了张辽,斩了更厉害的高顺?

张辽已经是众人皆知了,高顺大部分人对其是一知半解。高顺具体有多厉害?我们从吕布给予其的待遇就可以窥探一二。当时吕布只会把两个人常常带在身边,一个是陈宫,另一个是高顺。陈宫主文,高顺主武。想想吕布本来就是当世悍将,能够入他法眼的武将那也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同样是宁死不降,曹操为何收了张辽,斩了更厉害的此人?

高顺平日里作风严谨,很少饮酒。作为吕布比较器重的将军,高顺率领着其手下最精锐的陷阵营,每每遇到难啃的硬骨头,陷阵营总是在高顺的带领下一马当先冲杀敌阵,对敌人造成重创,从而获取战役的成功。刘备曾惨败于高顺手中,仓皇之态以至于家眷都来不及带走。夏侯惇的眼睛也是拜高顺所赐。如此勇猛的高顺,从其战绩来看他丝毫不逊色于张辽,那为什么爱才的曹操只收了张辽,却斩了更厉害的高顺呢?

首先一点在于高顺的孤僻。我们说高顺他不爱饮酒,作风严谨,这在工作时固然是很好的工作作风,但在工作之外却尽显古板了。饮酒是军中将军们拉近关系的主要方式,不用此法那就只能完全靠言语交流了。但偏偏他在沟通交流时非常严谨,这就导致高顺基本上没什么朋友。当高顺被作为俘虏押解堂上之时,那些投降的将军没有一个给他求情。

同样是宁死不降,曹操为何收了张辽,斩了更厉害的此人?

再加上他本人也比较冷淡,板着脸不说话,曹操怎么能不杀他?张辽就不一样了,尽管他姿态非常强硬,但给他说话的人也多,不仅仅是曾经共事的同事,就连刘备和关羽也为其求情。曹操向来是很欣赏关羽的,对于他推荐的人才那也是爱屋及乌。而且张辽越是强硬,越让曹操觉得这人必定是有自己过人之处的。爱才如命的他当然不会放过招降张辽了。

曹操在堂上看高顺之时,高顺板着脸不说话,就是因为他的内心只有一个主子,那就是吕布。不说话就是在表明态度,我高顺不会说什么花言巧语来求释放,也不想听你曹操花言巧语。根据《三国演义》描述:

曹操问曰:‘汝有何言?’顺不答。操怒命斩之。

同样是宁死不降,曹操为何收了张辽,斩了更厉害的此人?

高顺对吕布的忠心是一边倒式的。一方面,吕布给予了他很高的地位,但是却不相信他。虽说他是陷阵营的主将,但只有在战争发生时才有兵权,其他时候兵权都被吕布交给了另外一个人。这就表明吕布对高顺也不是百分百信任。但即便如此,高顺仍然选择无条件服从吕布,即使遭到吕布的猜忌,也无怨无悔。

这份对主公的忠心固然让曹操感动,但也让曹操担忧。如果把他招募到手下,那他到底是为自己服务,还是杀了自己?曹操不会傻到把这么一颗定时炸弹埋在自己身边,所以即便他再有才,那也不能留。张辽就不一样了,他只不过是吕布手下的杂号将军,算不上是什么嫡系,所以他的忠心是可以为自己所用的。

同样是宁死不降,曹操为何收了张辽,斩了更厉害的此人?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高顺犯了曹军的众怒。曹军对高顺的恨意并不亚于吕布。因为高顺的陷阵营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别看这只是一个七百人的小队伍,但是打仗真的是不含糊,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以一敌十。

最后要说的就是,张辽能够被招降也是因为他早有此意。早在曹操和吕布大战之前,张辽就已经和关羽眉来眼去了。而高顺则是一心一意给吕布打工,没有想过要跳槽的事情。这也是直接导致了两人此后不同的命运轨迹。所以综上所述,高顺的死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终究是他逃不脱的宿命。要怪,只能怪他忠了一个愚蠢的老板。

由于以上原因,虽然张辽和高顺都宁死不屈,曹操收了张辽,却斩了高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