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权抓了关羽,为何不用他要挟刘备,而是直接杀了?利大于弊

公元219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被陆逊偷袭,最后败走麦城,被孙权杀害。关羽的陨落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他能征善战,是一名出色的武将,很多人也都想要招安他,让他为自己效力,可是孙权为什么最后还是杀了他,东吴难道没有有眼光的人吗?

孙权抓了关羽,为何不用他要挟刘备,而是直接杀了?利大于弊

答案确实如此。首先,这个时候东吴的周瑜、鲁肃等大将早就离世了,剩下的人里面没有一个有长远眼光的。孙权那个时候其实也在犹豫要不要杀掉关羽,他也想过让关羽效忠自己,但是他的手下却没有人愿意为关羽求情,还用曹操做例子劝说他,当初曹操就是没有杀关羽,才在后来的战役中被关羽水淹七军,如果让关羽活着,就后患无穷。

孙权抓了关羽,为何不用他要挟刘备,而是直接杀了?利大于弊

其次,因为关羽当时精通陆军和水军,把控着襄樊、江陵两大战略重地,是东吴的一大阻碍,而且孙权也担心关羽日后再来寻仇,对自己反而不利。杀了关羽,就能控制住襄樊和江陵,还能把他的军队都收编,这样的机会,恐怕不会再有第二次,所以孙权就杀掉了关羽,这对东吴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事情。综合考虑之后,孙权就杀掉了关羽。

孙权抓了关羽,为何不用他要挟刘备,而是直接杀了?利大于弊

关羽死后,刘备作为他的结义兄弟,于是就发动全国的力量来讨伐东吴,爆发了夷陵之战。其实,这场战争孙权也早就预料到了,毕竟关羽跟刘备的关系不一般,但是相比于杀掉关羽引起这场战争的损失,孙权一方能够获得的利益也大大增加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