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峰峦叠嶂、溪涧纵横的湘西山水间,自古多美玉美石,其中以怀化芷江的明山石为甚。

匠人承自然恩泽,妙手所至化乾坤,靠双手创造了属于明山石雕的“石”情画意。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今天《世界看湖南》,带你走进巧夺天工的明山石雕。

山中多美玉

“芷江明山石雕”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早在八百多年前,明山石雕就已载入史册。传承千年、辉煌璀璨的石雕文化自然离不开优质的石材资源。

芷江城外青山环绕,名曰明山。在明山山泉的滋养下,这里出产的明山石色彩艳丽、石质温润,自古便被看作是制作石雕的上好材料。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明山石多呈紫、黄、绿、红、白等颜色相间,上乘的明山石又因夹杂天然的金黄色带质,迎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高贵的紫色和黄色,被称为“紫袍金带”。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明山石在宋代已被开采,特别是在明清两代,明山石被列为贡品,开采量极大。明山之中至今仍遗留着不少明清时期的老坑口。

如今的明山已经被列入森林保护区,老坑口已多年没有开采,唯有古人留下的开凿痕迹在岩石上悄然诉说着往事。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寻找石料就像是一场未知的旅行。常有匠人踏遍明山,只为寻得一块满意的石料。有时一块石料乍看美丽,但稍加雕琢就会发现其内里满是斑驳裂痕,看来能否寻到“美玉”,还要看匠人跟石头的“缘分”。

沿袭古法,巧施技艺

正如米开朗基罗从大理石中看见了大卫,石雕匠人也从不起眼的石头中看见了明山石雕传承千百年的独特韵味。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在古代,石匠们并无现代化的器械可以依傍,他们所凭借的,只有最简单的工具和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件件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的传世精品。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手艺手艺,既用手来施艺,也用手来记忆。胸怀对前人的最大敬意,现代石雕匠人们坚守初心、沿袭古法,在他们的巧手下,那些细密的刀凿与打磨痕迹织成一幅画,一凿一刻间,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千年石雕中的文脉传承

明山石最早是用于制砚,故明山石雕渊源于砚雕,简称明山砚。南宋赵希鹊所撰《同天清录·古砚辨》中称,黎溪“紫袍玉带”石所制之砚,由“高宗朝戚里吴据曾以进御”。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明山当地的书法家,最喜明山砚。明山石材质温润细腻,用明山砚研墨,发墨快,墨汁细滑有光泽,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久用则光如镜”。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

▲清代 鱼跃龙门明山石砚台

满目苍翠的明山,见证了千年文明,明山石雕在一代代匠人间传承,明山砚续写了文人墨客的历史。

匠人们手中的刻刀仍在作响,雕刻着的岁月在明山间回荡,千年文脉在此赓续。

世界看湖南|明山有石,妙手所至化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