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平早年很穷,一富豪到他家门前一看,马上倒贴钱把孙女嫁给他

有一天,陈平的哥哥独自去地里干农活去了,留下陈平和嫂子在家。陈平坐在院里的一棵大树下读书,嫂子在凳子上嗑瓜子。突然,嫂子冲着家里狗大骂:“你给我离远点,我看见你就烦,就生气,明白了吗?”

陈平一下就听出了嫂子是指桑骂槐,借着狗的名义,骂他每日只知道读书,却不事生产,不下地干活。但陈平的哥哥早就叮嘱过陈平,地里的活他自己去干,陈平只管用心读书,去和朋友交游,待学有所成,以便出人头地,所以,陈平的哥哥不准陈平下地干活。

陈平早年父母双亡,从小跟着哥哥陈伯一家生活。陈平的父亲去世前,曾叮嘱陈平一定要刻苦读书,将来出人头地,摆脱穷苦的窘境。

陈平早年很穷,一富豪到他家门前一看,马上倒贴钱把孙女嫁给他

长兄如父,陈伯作为陈平的哥哥,谨遵父亲的叮嘱。在父母相继去世后,一个人辛苦地打理着家里的三十亩农田,即便日子过的再清贫,再辛苦,也不肯让陈平下地干活,反复叮嘱陈平只管用心读书,不负父母的心愿。

在哥哥的照顾下,陈平从不下地干活,每日不是闭门读书,就是外出交游,邻里百姓见陈平都长大成人了,也不事生产,难免会多些口舌。而全部的农务劳动都落在哥哥一个人身上,家里的收入自然会少了些,所以陈平的嫂子对小叔子只吃不干,也很是看不惯。

陈平长相俊美,再加上整日在室内读书,所以长的白白净净的。俗话说“一白遮百丑”,陈平本就长相俊美,再加上白净,所以颜值特别高。

有一次,就有人当众问陈平说:“你家里那么穷,怎么还能吃得这么壮硕白净啊?”陈平的嫂子本就讨厌陈平不务生产,经旁人一说,她便凑着说些反话,讽刺陈平:“家里也没啥吃的,平时穷的也就吃些糟糠烂菜罢了,有个这样的小叔,还不如没有呢!”

哥哥陈伯听到媳妇说的话,一怒之下把媳妇给赶回娘家,休了!为此,陈平心里总是很愧疚,认为是自己破坏了哥哥和嫂子的婚姻。

陈平早年很穷,一富豪到他家门前一看,马上倒贴钱把孙女嫁给他

后来,陈伯又找了个媳妇,有了前妻被休的先例,后来的这位嫂子对陈平倒是也蛮照顾的,在思想上和陈伯达成了共识,夫妻两人再苦再累,也要支持陈平读书,不让他下地干活,以免耽误他读书。

也正是因为如此,为后来“陈平盗嫂”的传说奠定了一个谗言的基础。因为陈平整日闭门不出,而后来的这位嫂子又支持陈平,所以经常大哥外出干活,就剩下小叔子和嫂子二人在家,而且嫂子和陈平又很和睦,感情融洽,这难免会让多嘴的邻居说闲话。

其实,仔细推敲,陈平盗嫂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也没有具体的史料证明陈平有这种做法,大概率上应该是有人嫉妒陈平,故意构陷陈平的。并且《史记》、《汉书》记载:“谗陈平曰,臣闻。”有这样的词汇出现,可见,在当时就连史书的执笔者,都对陈平盗嫂这件事不怎么信任。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平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每日用心苦读史籍,而不事生产,虽然遭到第一位嫂子的唾骂、为难,以及有心之人的羞辱,构陷,但陈平一直选择隐忍不发,一直等到自己学有所成,天下有变,见时机成熟,才辞别兄长,先是投奔魏王,后又转归项羽,最后归附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身价倍增,再也不会被人看不起。

而这时,想必陈平的第一位嫂子,早已哭晕了,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待陈平好一点,也好跟着陈平长长脸,沾点光,共享下荣华富贵。其实,这就是因为陈平的这位嫂子,没有识人之能,容人之量。

反观陈平妻子的爷爷张负就是一位智者,一位有大智慧,大格局的人物。当时,陈平到了成年该结婚的年龄,还一直单着。原因有二:一来陈平太穷了,富家小姐根本爱不上他;二来,陈平饱读史籍,对一般家庭的女子他又看不上,所以就一直是光棍一个。

当地有个富豪叫张负,他的孙女被人称作克夫星,先后嫁了五次人,结果丈夫都死了,从此再也没人敢娶她。陈平读书多,懂得多,所以当地有人办丧事,往往请他去帮忙,他靠着早去晚归,赚点报酬,补贴下哥哥。

有次张负在丧礼上相中了长相俊美,身材魁梧的陈平;丧礼结束后,张负偷偷尾随陈平,到了陈家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躲在角落里暗中观察。

张负见到奇怪的一幕:陈家虽然穷的叮当响,甚至用一个破席当门,但门外却留下很多贵人的车轮印。张负见状,心中暗暗一惊,他马上回家,对儿子张仲说:“我打算把孙女嫁给陈平。”

张仲一愣,暗想父亲是不是老糊涂了,问道:“陈平这人又穷又懒,不事生产,全县的人都耻笑他,您怎么要把孙女嫁给他?”

陈平早年很穷,一富豪到他家门前一看,马上倒贴钱把孙女嫁给他

张负说:“陈平仪表堂堂,而且饱读史籍,像他这样的人怎么长久贫寒卑贱呢?他现在不过是因时机不到,在蛰伏罢了,等他翻了身,到那时,你就高攀不起了!”

于是,张负便倒贴嫁妆,把孙女嫁给了陈平。不仅如此,因为陈平太穷,就连聘礼、婚宴的钱,都是张负所出。在当时看来,张负此举真乃是赔了孙女又赔钱。但张负坚定自己的看法,他还叮嘱孙女:“不要因为陈平穷,就怠慢了陈家人。”

后来,陈平屡出奇计,帮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张负一家也因此富贵。张家的这一切,正是得益于张负识人的大智慧,张负就像炒股抄底一样,在陈平最低谷时买进,只需一直持有,就可以跟着享受荣华富贵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