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在古龙、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中都出现过,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播报文章

在古龙、金庸和梁羽生的笔下分别都写过一个人物“卓不凡”。其中,在古龙的《诸神岛》中,狄扬又自摇头道:“那‘如梦大师’虽与龙老爷子没有仇恨,却与‘昆仑’门人‘破云手’卓不凡甚有渊源。” 龙飞道:“这卓不凡想来倒是个硬汉”。

梁羽生也在《龙虎斗京华》和《草莽龙蛇传》写过卓不凡,他是姜翼贤师弟。

他在古龙、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中都出现过,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播报文章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也写过这个卓不凡。王语嫣轻声道:“这一手周公剑,是福建建阳‘一字慧剑门’的绝技,这位卓老先生,想必是‘一字慧剑门’的高手耆宿。”

古龙、金庸和梁羽生都写过“卓不凡”这个人,是有特别的原因吗?还是巧合呢?

坦率地说,这就是一个巧合,巧合的原因就是在于“卓不凡”这个名字。“卓尔不凡”、“卓尔不群”,所以叫这个名字只是因为比较平凡,如同母亲一代的“贞、娟”,父辈的“建国、胜利”,现在的“子涵、欣怡、梓涵”,只是重名而已。

因为这个人物,在这些作品中的地位都不重要。以《天龙八部》中的卓不凡为例,其人虽然号称剑术高手,有剑神的称谓,实在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也就是因为王语嫣见多识广,所以才知道的。

他在古龙、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中都出现过,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播报文章

一字慧剑门一共六十多名弟子,被天山童姥一个人就灭门了,就是个在《侠客行》当中飞鱼帮、铁叉会那样的小门派帮会。就如同演戏,比没有台词的群演好一些,配角不能再配角了。

而且其武功最多算二流以下,也就是说给这类人物起名字,只要符合武侠风格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过多顾忌。

相比较而言,郭靖、杨康为了纪念靖康之耻,杨过是为了记住当年的过失。风清扬一听就是仙气飘飘,东方不败则是充满了气势,任我行、向问天,何足道,哪一个名字不是朗朗上口,能被人记住。

而“卓不凡”实在是因为重名率高而被三人都写上了。

他在古龙、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中都出现过,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播报文章

古龙的小说当中,主要人物更是能代表个人情感,能体现出人物性格,比如花满楼、西门吹雪、叶孤城等。这些人物的姓名,按照逻辑而言更可能是后改的。

家长给孩子起名字,都是在符合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有良好的寓意。就算是武侠小说不考虑文化,也绝不可能给孩子起名叫“孤城”。

所以,这些异常,反而说明了这才是符合武侠人物姓名的习惯。

而卓不凡恰恰相反,这完全可能是家长实打实的给孩子起的名字,而卓不凡偏偏比较平凡。无疑说明了这个名字是作者随手起的了。

其实不止是人名,武侠小说中,门派帮会的重复才是最多的。几乎哪部武侠小说中都会出现少林、武当、峨眉、华山、崆峒、昆仑等门派,丐帮等帮会。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些只是武学流派的某些汇总。

他在古龙、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中都出现过,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播报文章

相比之下,大洪拳、小洪拳、谭腿、蔡李佛拳等实际存在的武学套路,却很少被武侠小说采用,作为武学门派的名称。想必是“逼格不够”,不符合武侠的中的格调了。

以金庸小说为例,男主的确有名门大派出来的,比如令狐冲是华山派掌门大弟子,张无忌是武当派第三代弟子。但是他们的江湖主要经历,都不是以上述两个门派为主的。

这其实说明了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更多的把这些耳熟能详的重复门派,作为一个大的背景,而主要的故事情节则是特别的。

联系上文,人物姓名也是如此了,越是大众化越不重要,越容易重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