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战争中战绩最大,第三野战军十大胜仗,每一仗都是经典

从华中转战到山东,又决战中原,打过长江,解放东南,第三野战军战绩最大,十大胜仗,人们津津乐道。

解放战争中战绩最大,第三野战军十大胜仗,每一仗都是经典

一、苏中战役

1946年7月中旬,我军19个团兵力,凭借内线作战有利条件,主动出击,打的国军蒙头转向。既有突袭,还有伏击,运动作战,出其不意,每战集中兵力,速战速决。历时45天,歼灭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人,我军仅有3万多人,创造了奇迹。

二、宿北战役

1946年12月15日,在敌多路进攻,来势汹汹。我军利用敌军间隙,以远距离奔袭手段,出敌不意地发起攻击;在战术上,抢占并控制制高点,同时向敌纵深猛插,将敌人分割开来,切断联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保证了速决全歼。

我军歼敌3个整旅又1个团,共2.1万余,山东战场局势焕然一新。

解放战争中战绩最大,第三野战军十大胜仗,每一仗都是经典

三、鲁南战役

1947年1月2日,在恶劣天气下,国军过节放松警惕,我军发动攻击。国军失去指挥,陷入混乱,坦克大炮无用武之地,最后都成了我军战利品。

这是一场大胜仗,创造了多项新纪录:一个战役歼敌(5.353万);一次作战歼敌(3万5千);歼敌两个整师 。

四、莱芜战役

1947年1月,国军重兵集结,采取“集中兵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避免冒进”的战法,我军未能获得良好战机。

我军敢于放弃根据地,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采取“示形于南、决战于北”。我军主力集中,进行大规模运动转移,突然包围敌人北集团的7个师。敌人被包围后仓促突围,我军袋形阵地,敌人溃不成军,逃跑中被全歼。

歼敌5.6万,又一次刷新了我军记录。

解放战争中战绩最大,第三野战军十大胜仗,每一仗都是经典

五、孟良崮战役

1947年4月,国军改变战术,采取了“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方针。5月13日,74师稍稍突出,我军抓住战机,突然进行穿插。我军有一支奇兵六纵,一直隐藏在敌后,这时候切断了敌人退路。

双方兵力犬牙交错,我军顶住压力,全歼整编74师。这一仗,沉重打击了国军嚣张气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使我军由弱转强。这一战,犹如千军万马中取对方上将首级,战斗过程异常艰险。

六、沙土集战役

1947年6月30日,华野分兵,西线兵团到敌占区作战,一段时间内在鲁西、鲁南艰苦转战。

9月7日至9日,西线兵团全歼整编第57师,共9000余人。这一仗歼敌虽然不多,却意义重大。从根本上扭转了华野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

粟裕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时指出:“这一胜利,说明蒋军在山东一再挣扎的重点攻势已最后宣告破产。蒋军从此变为被动,我军从此转为主动。”

七、豫东战役

华野西进到河南,在中野配合下,连续作战20天,攻克河南省会,歼敌2个整编师、4个正规旅、2个保安旅,9万余人。

这一仗是双方攻守转换的关键战,参战的兵力解放军20万,国民党军队25万,战争规模创了新纪录。

八、济南战役

一次惨烈的攻城战,伤亡达2.6万人,歼灭10万余人(其中俘敌61870人,起义2万余人,毙伤23420人。

这一仗中,国军徘徊不前,始终未敢增援,已经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守军,纷纷弃城逃窜。

陈诚在“回忆录”中写道:“戡乱时期的剿共军事,以三十七年九月下旬济南的失陷(即济南战役),作为一个转捩点。在此以前,可以说胜败之机,犹未大定,国军努力的机会,还有争取的可能。但在此以后,显然已成江河日下之势,狂澜既倒,无可挽回矣。”

解放战争中战绩最大,第三野战军十大胜仗,每一仗都是经典

九、淮海战役

我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取得辉煌的胜利,是中央军委、总前委的正确决策,华野、中野的密切配合,指战员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的结果,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国民党统帅部战后检讨说:失败的主要原因,乃为战略错误,其次为战术缺乏改进,难以支持战略。其他如持续战斗力之保持,战斗力统合发挥及反情报等方面,均有重大错失。

十、京沪杭战役

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大包围大迂回,歼灭敌人重兵集团。

我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