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根据史书的记载:唐宣宗执政期间,“河湟归地,朔漠消氛”,“刑政不滥,贤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风,十余年间,颂声载路”。按照史书上所记述的,唐宣宗执政时期,确实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但我们细细的品读之后,史书上记载的,不过是后世对宣宗的赞美而已。

象征权利的龙椅
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是一个国家掌握权力最高的人,拥有着无上的威望
。所以这也成为了众多人想去争做皇帝的一个原因。有的人为了当上皇帝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往往会以身试险,将皇帝拉下马,自己当上皇帝,他们也可以为了地位杀害自己的同胞兄弟,这也足以看出这个位置是多么地让人向往。而在唐朝却有一位
“傻子”
皇帝,
却是宦官极力把他推上帝位的皇帝。
这位
“傻子
”皇帝因为母亲侍女的出身,一直不受老皇帝的待见,并且其他的皇室兄弟姐妹也对他进行百般侮辱,根本没有把他当自己兄弟对待,就因为他为人持重少言,宫中所有人都认为他不聪明,是个傻子。
大家平时都会将他当成戏耍的对象来看待,然而这位傻子在面临他们的戏弄的时候并不发表自己的想法,而是一直默默忍受着。
宦官剧照
有意思的是,
老皇上驾崩之后,太监为了能够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巩固住,不得不将这个傻子推上皇位。傻子当上皇上之后,表现出来的非但不傻,而且非常的精明,随即便颁布了一道法令,让众太监们欲哭无泪。
卑微出身在宫中如履薄冰
“傻子”皇帝
就是唐朝的
唐宣宗-李忱
。
李忱
的
母亲郑氏
其实是
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丫鬟,因为李锜谋反兵败,导致了郑氏被士兵抓进皇宫内做了侍女
。郑氏当时长得十分漂亮,在偶然的机会被
唐宪宗
临幸,生下一个儿子,便是
郑氏
虽然为皇上生有一子,但是这也被不能改变她是侍女的身份。
李忱就是由于自己的母亲的身份,不被皇上所赏识,更是被其他的兄弟姐们所欺负,在他们面前非常的自卑,总是沉默不语,任其他们对自己羞辱,母亲郑氏看着孩子受欺负,虽然心疼,但是在这皇宫院墙之内,自己又没有什么势力,只能任人宰割了。
唐宣宗-李忱剧照
在酒会之中,
李昂和李炎
就经常
羞辱自己的叔叔李忱
,虽然年纪差不多大,但是李忱的辈分高一点,
李忱被他们羞辱之后还是默默不作语,
任他们肆意妄为,
他们逼迫李忱说话,李忱就装作听不见,在他们面前当一个傻子。
一时的隐忍,只为最后的成功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三月二十一日
,
唐武宗李炎
因病命在旦夕,侍奉的
宦官马元贽
便在抓紧找寻能够在继位之后被自己所控制的皇上,这个时候他们看中了李忱,认为李忱是个傻子,当上皇帝之后,他们依旧可以把他玩弄于股掌之中。于是乎就假传圣旨将其立为皇太叔,暂掌国家大事,后来李炎死后,
李忱顺利继位成为了唐宣宗。
当
李忱成功上位登上帝位
之后,
一改往日的做派,不在装傻充愣,做事雷厉风行成为了一个非常精明的皇帝,
他上台之后还颁布了一道法律,就是
收回宦官手中的一切权力
。这让
马元贽为首的宦官们一时乱了手脚
,但现在的李忱已经是皇上,没有挽回的可能。
《旧唐书》称他:“使权豪敛迹,奸臣畏法,宦官收敛,刑政不滥,贤能致用,十余年间,颂声载路。”
李忱执政
期间,
国家治理得非常好,出现了一片复兴的场面
,后世称这一时期为:
“大中之治”
。他之所以能成为皇帝,也多亏了他在无权时候的
隐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结语
在朝野之中,
想要得到龙椅的人不计其数,不管是臣子还是皇室人员都想着通过一定手段来夺取这个宝座。
他们想方设法的接近皇上,而接近皇上身边的太监便是最好的一种方法,太监随身在皇上身边伺候,非常容易能够得到皇上对某种事情的想法以及态度,他们也会利用皇上对自己的信任,从皇上那里得到权力,从而将皇帝的权力一点点的分裂开来。
唐宣宗-李忱li剧照
当他们手中的权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会将皇上架空,成为一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
而这一次这些宦官们就失策了,辛辛苦苦“打拼”下的江山,眼瞅着要拽入手中,结果却成他人嫁衣,最终成为历史的笑柄。
参考资料:
1.《旧唐书》
2.《资治通鉴》
3.《读通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