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亲临一位大臣的葬礼,解下荷包放在桌上后,大臣家人转悲为喜

不久前看到一个帖子,内容是一位网友吐槽自己家乡的彩礼(定礼)风俗,当地女方家里一般要40万,自己的家庭条件承担不起。看到这个就想起乾隆送出去的一样“定礼”,乾隆竟然主动“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位大臣的儿子,他送的第一件定礼非常特别。

乾隆亲临一位大臣的葬礼,解下荷包放在桌上后,大臣家人转悲为喜

这位大臣的名字叫做乌雅·兆惠。兆惠在1764年去世,享年56岁,他去世的时候只留下一个儿子名叫札兰泰,而札兰泰当时年仅8岁。一个8岁的孩子,性格都没培养成型,为什么乾隆要指定他做自己的女婿呢?这还得从他的父亲兆惠开始说起。

兆惠是乾隆的祖母、雍正的母亲、康熙的德妃乌雅氏同族人。乾隆即位9年后,兆惠还只是在户部做一个小小的笔帖式。随着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统治开始,乌雅氏的人也得到了提拔,这一年,兆惠被乾隆看中,将他调入军机处办事。

乾隆亲临一位大臣的葬礼,解下荷包放在桌上后,大臣家人转悲为喜

这之后,兆惠就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他一生历任兵部郎中、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等职位,参与过“大小金川之战”、“平准噶尔之战”、“伊犁之战”、“黑水营之战”等,每次清军陷入险境时,兆惠都临危不乱,镇定指挥,最终扭转战局。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兆惠给乾隆写了一封奏折:“我当亲率八百人赴库车......不破敌军,势不还朝!”乾隆看完大为赞赏,下令赏赐兆惠双眼花翎,而兆惠也不负乾隆期望,在乾隆一朝立下收复天山附近19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不世奇功,成为中国历史上收复国土最多的人。

乾隆亲临一位大臣的葬礼,解下荷包放在桌上后,大臣家人转悲为喜

可以说,兆惠的功绩能够与汉朝的霍去病相比,只不过兆惠的名气没有霍去病大。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多次征战的兆惠将军返回京城,乾隆帝下令为他绘制画像,将画像挂在功臣阁中,以表彰兆惠平定回疆之乱的大功劳。但4年后,兆惠就病逝在治理水患的任上。

乾隆听到消息十分悲痛,下令厚葬兆惠。可是兆惠的家庭情况很特殊,他长年在外征战,顾不上儿女私情,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札兰泰,札兰泰连书都没读全,哪能料理父亲的丧事呢?于是乾隆急忙下旨,命与兆惠同族的工部侍郎官保负责办好兆惠的丧事。

乾隆亲临一位大臣的葬礼,解下荷包放在桌上后,大臣家人转悲为喜

同时,乾隆帝又赏了5000两治丧银,这在清朝是亲王葬礼才能拥有的规格,可见乾隆对兆惠功绩的肯定。不仅如此,乾隆还冒着大雪参加了兆惠的葬礼,他看见兆惠家里只剩孤儿弱母,他们哭得十分伤心,心里很不忍,便解下腰里的荷包,放在了灵堂的供桌上。

兆惠的家人顿时又惊又喜,感觉家族又有了振兴的希望。为什么呢?因为在满洲文化中,送荷包是一种下“定礼”的方式,这代表乾隆帝想跟兆惠家结亲。兆惠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说乾隆帝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进来,让这个孩子成为驸马,表示对功臣之家的抚慰。

乾隆亲临一位大臣的葬礼,解下荷包放在桌上后,大臣家人转悲为喜

乾隆离去后,兆惠家人喜极而泣。乾隆三十七年(177年),袭封父亲一等武毅谋勇公爵位的札兰泰果然迎娶了令妃的女儿和硕和恪公主,兆惠一门也因此变成了皇亲,而乾隆送出这样贵重的“定礼”,完全是因为兆惠功劳太大了,就算嫁了女儿,也难表达他对兆惠的赞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