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作者:太空记

罗非鱼是一种原产地在非洲的热带鱼类,在罗非鱼被引进到中国之后,由于部分鱼种逃出养殖场或是被放生,再加上其繁殖能力的强悍,成为了我国野外一种“随处可见”的鱼类,甚至在部分地区已经泛滥成灾了。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由于罗非鱼的食性杂、产量大、生产快、繁殖力强、疾病少等特性,非常适合养殖,所以在我国南方等气温较高的地区的养殖场经常出现罗非鱼的身影。

而罗非鱼的大量养殖也让它成为了中国主要的养殖水产之一,并且据中国渔业年鉴和FAO统计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罗非鱼总产量已经高达164.2万吨,产值约284.8亿元。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罗非鱼在南方地区泛滥的原因

一是因为南方的温度非常适宜罗非鱼生长,很适合罗非鱼怕冷喜热的习性;

二是南方的水资源较为丰富,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不计其数,给了罗非鱼非常大的生存空间;

三是在中国罗非鱼的食用需求并不旺盛,很少有人选择吃罗非鱼。

数量巨大的罗非鱼虽然杀伤力并不强,也不是什么能够危难到生存环境的物种,但它仍然对本土鱼的生长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罗非鱼有着“白色三文鱼”、“21世纪之鱼”的美誉,肉质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还少刺。

但是在中国,罗非鱼还是不受欢迎,因为养殖的罗非鱼不合中国吃货们的胃口,都觉得有一股土腥味,而且罗非鱼在污水和臭水沟等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生存,还能吸收水中的寄生虫、重金属元素等物质,让国人也是怎么都爱不起来。

而野外泛滥的小罗非鱼还占领着众多钓鱼胜地,让钓鱼爱好者们头疼不已,被他们称为淡水中的“流氓”。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为什么还要大量养殖罗非鱼?

这是因为在中国吃货眼里“不值一提”的罗非鱼在国外却是餐桌上的“座上宾”,罗非鱼的出口为中国带来了不少积极的经济效应。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在养殖罗非鱼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里,中国已经成为了罗非鱼养殖量全球排名第一的国家,2019年全球罗非鱼养殖总产量达650万吨。

而作为最大的供应国,中国的罗非鱼产量就占总产量的26%,而且近十年来,中国的罗非鱼产量还一直以9%左右的增速快速增加中。

罗非鱼因此成为了中国四大本土鱼以外的第五大养殖鱼类。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罗非鱼在少部分内销之后,大部分都会出口到国外。

在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都非常喜欢食用罗非鱼,而美国便是罗非鱼的第一大进口国。

2019年,美国罗非鱼进口总量就已经高达172533吨,而我国也是罗非鱼最大的美国出口国,每年出口量都占美国总进口量的一半左右,每年从国内抵达美国的罗非鱼总量可高达10万吨。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墨西哥也是中国罗非鱼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出口量约3.4吨,除此以外还有俄罗斯、以色列、欧盟等都让中国的罗非鱼出口市场蒸蒸向上。

但是近几年来,中国罗非鱼出口产业也受到了不少沉重的打击。

2019年,25%的关税让中国的罗非鱼在美国市场寸步难行,虽然2020年又取消了这一举措,可是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对罗非鱼的供应又带来了大麻烦。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与此同时,巴西也在大力投入资金用于养殖罗非鱼,让罗非鱼的产量突飞猛进,这也对中国的罗非鱼出口带来了影响。

2020年中国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罗非鱼的生产供应链停摆,饲料紧缺、加工人手不足、生产活动受限等因素都让罗非鱼的出口呈现疲软状态,“内忧”的同时也有不少“外患”,全球新冠疫情的席卷,让全球罗非鱼的进口需求一再削弱,罗非鱼价格还一直呈下降趋势,罗非鱼在中国的养殖“宝座”也是不保。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可是尽管这些不可抗力的因素让罗非鱼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减少,却仍然不能改变国外对罗非鱼这种食物的喜爱,尤其是在美国人心目中罗非鱼的强势地位还是居高不下。

为什么罗非鱼能够打开美国市场?

其实在美国人的饮食习惯里,淡水鱼一直是不被喜爱的。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联合环境保护局发布的《国民健康饮食指南》中,罗非鱼却早已经被列为了水产品的最佳选择之一。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而据相关报告显示美国人每年人均就要吃掉1.25斤的罗非鱼,美国人对罗非鱼“情有独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罗非鱼的营养价值比较高。

罗非鱼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这两种成分对人体生长发育和儿童智力发育都非常有益,而罗非鱼中的大量维生素A也能够缓解眼睛疲劳和有效提高视力,它的牛磺酸成分还可以调节血压,改善肝功能。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在美国《国民健康饮食指南》中,被称为“水中鸡肉”的罗非鱼因此和鳕鱼、三文鱼一起列为最适合儿童和孕妇食用的鱼类。

第二个原因则是价格相对低廉。

像鳕鱼和三文鱼加工做成的食物价格都比较昂贵,而罗非鱼刚好是最完美的替代品,成为了在美国人心目中与三文鱼可以“一较高低”的高品质健康鱼类。

由于我国养殖罗非鱼的成本控制,美国的罗非鱼零售价差不多在每千克5美元左右,这个价格更能被美国的工薪阶层所接受,也能够满足美国人的日常鱼类消费需求。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美国人的饮食习惯。

在中国,鱼类的烹饪手法多种多样,对于鱼刺的容纳度比较大。

但是美国人就不喜欢鱼类繁琐的吃法,很少吃河鲜,偏向于吃刺少的鱼类,刚好罗非鱼就是肉多刺少的品种,自然也就进入了美国人的食用清单之中,而罗非鱼去头去尾加工出来的鱼排更受到了美国民众的追捧,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罗非鱼就成为了美国的第四大海鲜。

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为何却被美国人视为“珍品”?

因为美国人对罗非鱼的热爱和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对出口的依赖,让中美在罗非鱼的进出口上一拍即合,所以尽管罗非鱼在国内“泛滥成灾”,但是养殖罗非鱼这块大饼仍然会作为国内养殖业发展的坚挺力量一直存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