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Python中元组、集合的简单介绍

一、元组

1.元组介绍

元组(tuple)是python内置的数据结构,是一个不可变序列。相比于列表和字典两种可变的序列,元组这种不可变序列是没有增删改的操作的。

2.元组的创建

#第一种方式,使用()
t = ('hello','world',10,[1,2,3],{'age':12})
print(t)
print(type(t))
#省略小扩号也可以
t2 = 'hello',2,[1,2],{'age':15}
print(t2)
print(type(t2))
#如果只有一个元素,需要叫上小括号和逗号
t3=('a',)
print(t3)
print(type(t3))

#第二种方式,使用内置函数tuple()
t1 = tuple((1,2,3))
print(t1)
print(type(t1))           

运行结果:

Python中元组、集合的简单介绍

思考:为什么有了列表了还要元组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元组比列表操作速度快。定义了一个值,仅需要不断的遍历,需要使用元组
  • 元组不可变,可以作为字典的键(key)
  • 在多任务环境下,同时操作对象时不需要加锁,因此,在程序中尽量使用不可变序列

3.元组的遍历

#元祖的遍历
t=('a','hello',1,[1,'list'],{'age':1})
for item in t:
    print(item)           

Python中元组、集合的简单介绍

二、集合

1.集合介绍

集合(set)是一个无序的不重复元素序列。可以简单理解为集合是没有value的字典

2.集合的创建

#第一种方式,使用{}
s={1,2,3,4,5,5}#集合中不允许重复元素存在
print(s)

#第二种方式,使用set()
s1=set(range(6))
print(s1,type(s1))
s2=set([1,2,3,4,5,5,6,6])#将列表转为集合
print(s2,type(s2))
s3=set((1,2,4,4,5,65))#将元祖转为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
print(s3,type(s3))
s4=set('hello')#字符串转为集合
print(s4,type(s4))

#定义个空集合
s5={}#这是个字典
print(s5,type(s5))
s5=set()
print(s5,type(s5))           

Python中元组、集合的简单介绍

3.集合的相关操作

  • 集合元素的判断(in或not in)

#集合的判断操作
s={1,2,3,4,5,6}
print(1 in s)#True
print(7 in s)#False           

Python中元组、集合的简单介绍
  • 集合元素的添加(add或update)

# 集合的新增操作
s= {1, 2, 3, 4, 5, 6}
s.add(7)  # 一次添加一个
print(s)
s.update({100, 200})  # 一次至少添加一个
print(s)
s.update((300, 400))
print(s)           

Python中元组、集合的简单介绍

4.集合间的关系

#集合
s1={10,20,30,40,50,60}
s2={10,20,30,40}
s3={10,20,90}
#一个集合中是否是另外一个集合的子集
print(s2.issubset(s1))
print(s3.issubset(s1))

#一个集合是否是另外一个集合的超集
print(s1.issuperset(s2))
print(s1.issuperset(s3))

#两个集合是否没有交集
print(s2.isdisjoint(s3))
s4={100,200,300}
print((s2.isdisjoint(s4)))           

Python中元组、集合的简单介绍

5.集合的数学操作

#集合的数学操作
#交集
s1={10,20,30,40}
s2={20,30,40,50,60}
print(s1.intersection(s2))
print(s1 & s2)

#并集
print(s1.union(s2))
print(s1 | s2)

#差集
print(s1.difference(s2))
print(s1-s2)

#对称差
print(s1.symmetric_difference(s2))
print(s1^ s2)           

Python中元组、集合的简单介绍

参考链接

元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