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作者:卿心君悦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文丨卿心君悦

初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真的是被那个“逛鬼”王满银气到。

每每想到孙兰花一人十几年如一日地操持着家里家外,不仅要拉扯两个孩子,每天还要像个男人一样下地干活,我是既心疼,又生气,心疼兰花遭遇的苦难与不幸,又生气她为何如此放纵那个不着调的男人王满银。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在我看来,这个家有他没他并没有什么区别,没了王满银,可能兰花反而会过得更好,甚至有机会开启新的生活。

直到最近重读《平凡的世界》,我才真正读懂了孙兰花为何宁愿“守活寡”,也不愿意与“逛鬼”王满银离婚的原因。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在双水村和罐子村,王满银都算是个“名人”。

不过,他的出名,不是因为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他是前后村庄有名的“二流子”、“逛鬼”。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平日里,男人们都在地里卖苦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他不是整天游手好闲,就是干些投机倒把的勾当,干不了农活,也吃不了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自己什么干过,扛过枪,耍过赌,走州过县做过买卖,也钻过两回别人家媳妇的被窝,并且还欠众人一屁股账。”

在那么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男人,显然是哪家都不愿让他做女婿的。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所以,当孙兰花的父亲孙玉厚得知女儿要嫁给王满银时,他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可是,他的暴跳如雷并没有让兰花退缩,反而强硬的说死也要死在王满银的门上。最终,孙玉厚抱头痛哭,一声长叹,接受了无法改变的现实。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可是,孙兰花就是死心塌地地跟着王满银,从不抱怨,一手老茧的她,也时常会在村子里的某个山头抱头痛哭一场,尤其是孩子吃喝都难以保证的时候,但哭过之后,兰花抹干眼泪,生活又一切如常。

她还是王满银的女人,猫蛋狗蛋的娘。

孙兰花是个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女人,婚姻于她而言,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这场婚姻中,她把自己与王满银深深地捆绑在一起,成为了密不可分的一体,谁又可能抛弃自己呢,所以离婚这两个字,对于孙兰花来说,压根就不存在,也不该存在。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这是女人的宿命,是她孙兰花的宿命,对于命运她从来都是俯首帖耳的。

在猫蛋十三岁已经上初中的时候,王满银还在外面当逛鬼,弟弟孙少安曾建议她离婚,她还是一如当初嫁给王满银时那样,决绝的坚持自己的想法,甚至连父亲孙玉厚也不同意他们离婚:

“女婿再不是个东西,也不能走离婚这条路;离婚女人名声不好听啊!”

兰花与孙玉厚一样,沉溺在传统思想的桎梏中无法挣脱,当然,他们也没想过挣脱。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在如今思想解放,高呼自由与自我追求的时候,他们的思想或许是落后的,不被认同的,但对于身处那个时代,一辈子都在为生存奔波的的他们来说,生活与婚姻就是如此。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逛鬼”王满银曾带过一个“南洋女人”回到罐子村的家中。

善良又淳朴的孙兰花并没有因此多想或是不满,反而像招待贵客一样,热情地款待了那个女人,在她眼中:

“‘南洋女人’是个大人物,能进她的寒窑穷舍,实在是一件荣幸的事。”

也因此,兰花成为了罐子村民同情与讥笑的对象,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王满银与这个女人不寻常的关系,只有兰花后知后觉,面对那些挤在她家看热闹的村里人,她甚至还高兴的认为,自己的男人受到了全村的尊重。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直到晚上,当王满银趁她熟睡,企图钻进那个女人的被窝被她发现时,她才恍然大悟,自己是多么的傻,可是她依旧没有当面揭穿这勾当,只是拼命的咬牙挺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早,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在她与王满银的婚姻中,王满银就是她的天,是她的一切,她将王满银像神明一样供着,而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之中。

不得不说,兰花对于自我的认知是存在偏差的。

每个人基于成长环境与经历,形成的自我认知是不同的,骄傲自大、过度自信、自卑心理等属于自我认知的范畴,换句话说,自我认知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与心理。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在兰花的心中,王满银是个“很厉害”的人,而自己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对她来说,能与王满银这样的人结婚,是一种幸运,她甚至感激眼前的这个男人,就像书中说的:

“不管别人对她丈夫怎么看,这个忠厚善良的农家姑娘,始终在心里热爱着这个被世人嫌弃的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曾在她那没有什么光彩的青春年月里,第一次给过她爱情的欢乐啊!”

由于自我认知的偏差,兰花一直觉得爱情是一个天方夜谭的神话,是她这样的农家女人不可能拥有的,所以,当她第一次见到穿戴一新,洗得白白净净的王满银向自己表达爱意的时候,她的内心充满了快乐与感激。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可是,从没有人告诉过她,她其实可以拥有更好的婚姻爱情,或许,即便有人告诉她,她也不会相信吧。

在孙兰花的心中,她不配拥有爱情以及更好的生活,更不要提重新选择生活的权利,她觉得自己能够嫁给王满银这样的人已经很好了。

她将自己所有的价值,都理解为尽心尽力地扮演好妻子的角色,自我的感受不重要,他人的看法与非议不重要,王满银怎么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他的女人。在她心中,这段婚姻与眼前的男人,是她的全部,是她仅有的东西,她永远不会放弃,除非生命终结,这也是她不会与王满银离婚的另一个原因。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所以,

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女人像孙兰花一样,因为自我认知的偏差,迷失在了婚姻中,彻底失去了自我,从而无底线的忍让、退缩,满身伤痕累累,却依旧感激涕零。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对婚姻的期望与诉求过低

孙兰花爱王满银吗?

当然,她爱得深切且无底线。

那王满银爱孙兰花吗?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或许孙兰花以为是爱的,但对王满银来说却不是,他爱的只有他自己,而他当初选择孙兰花也仅是因为她能下地干活,就像书中描述的那样:

“不知是哪一天,他睡在自己冰凉的光土炕上,突然想到他要娶个老婆。脑子里把前后村庄未嫁的女子一个个想过去,最后选定了双水村孙玉厚的大女子兰花。那女子长得还俊样!再说,身体又壮实,将来砍柴、担水、种自留地都行——这些下苦活他不愿干,也干不了。”

不过,真相是什么对于兰花来说并不重要,她要的仅是这个男人与这段婚姻,至于这个男人如何,这段婚姻怎样,都无所谓。

这种对于婚姻抱有过低的期待与诉求,决定了兰花永远不会离婚,因为在外人看来的不幸的婚姻生活,于她而言却是满足的。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每个人对于婚姻的期待与诉求是不同的,而诉求是否能在婚姻中得到满足,是决定一段婚姻关系是否幸福与长久的关键。

有人要钱,有人要爱,有人既要钱也要爱,无论我们要什么,只要能够在所处的婚姻关系中可以获取到,那么我们就不会轻易的结束这段婚姻,即便对方在其他方面并不是那么好。

就像在我们看来,王满银不仅没有家庭责任感,而且自私又利己,无能又无用,更不配为人父,可是这些都不是孙兰花在意的,她也从未要求过王满银承担起这些,她要的仅是:

“只要丈夫不再离开她,夜夜搂着她睡觉,这就是她的最大幸福了。”

在一年之中,孙兰花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前后,是逛鬼王满银回家的日子。每到春节,兰花与孩子总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王满银归来,而几天的亲热,便可以让她忘记一年的苦难。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或许这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期待与诉求太低,连底线都够不上,但对于孙兰花来说,这已经是天花板了。

纵观全书,孙兰花对于自己的婚姻,从未有过一丝动摇,她的传统观念、自我认知的偏差以及对婚姻过低的期待与诉求,都决定了她宁愿“守活寡”,也不会离开王满银,这是早已注定的结果。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好在,路遥并没有狠心到让兰花一直这样下去,或许他也不忍心一个善良淳朴的女人凄苦一生,所以在《平凡的世界》临近结尾处,路遥给了兰花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她的王满银,终于回归了家庭,回到了她的身边,她最大的幸福得以实现。

我祝福孙兰花,但我并不希望,你和我成为故事中的孙兰花。

重读《平凡的世界》才明白,为何孙兰花宁愿“守活寡”,也不离婚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