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待抗疫胜利,我回家娶你!”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三次推迟婚期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王梦琳 通讯员 肖婧菁

“待抗疫胜利,我回家娶你。”

这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奋斗在核酸检测实验室的马超对妻子的承诺。

如今,这对准新婚夫妇因多次支援疫情防控和工作原因,已经第三次推迟婚期。

“待抗疫胜利,我回家娶你!”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三次推迟婚期

投身“疫”战的准新郎官

2021年7月31日上午,结束了当天上午的工作,就要准备回家举办婚礼的准新郎官马超,看到了医院正在统计前往一线参加采集核酸工作的报名名单。

再三考虑后,马超还是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出发前,大家伙儿还在调侃,“超儿,这一去新郎官可就得晚当几天了呀。”

殊不知,接下来的一个月,这个还没有成为新郎的新郎官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去了。

当一波疫情结束,马超和未婚妻婚礼的事再次提上了日程。

马超的未婚妻是郑州市另一家医院的护理人员,平时工作也很忙,俩人一商量,既然推迟了,那就干脆推到11月份吧。

婚礼一推再推

2021年11月2日晚,郑州市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3例阳性人员。

新的战斗号角已经吹响,就这样,马超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婚期又一次被推迟。

2022年1月3日,马超在东区采集点采集核酸,即使冷风冻得他根本伸不出手,但内心却是“欣喜”的:这次已经规划好婚期的他,准备即将迎娶自己心爱的姑娘。

“待抗疫胜利,我回家娶你!”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三次推迟婚期

原本已经下班的马超,坚持加班给采集点前来检测核酸的市民采样完毕。

没有想到的是,满心欢喜准备结婚的马超再一次被郑州的疫情“阻拦”了,那个忙碌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常规核酸采集窗口、实验室。

从实验室出来脱掉防护服是一种“解脱”

疫情期间,马超最长的一次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都待在实验室里,为了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核酸检测工作,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去一趟厕所成了一种“习惯”,检测过程中几乎不喝水。

医护人员的一套防护服会从工作开始用到结束,穿脱防护服要按照生物安全程序进行,“一方面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就是穿脱防护服比较麻烦,从实验室出去一趟工作速度就会下降。”马超说道。

因为防护服比较闷,而且实验室也是比较封闭的,往往没一会儿都是一身汗,马超笑着说:“实验室里面没有季节之分,冬天我们都是穿着短袖进去,每次从实验室出来脱掉防护服的那一瞬间都是一种‘解脱’。”

“待抗疫胜利,我回家娶你!”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三次推迟婚期

马超在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就是面对着接近两千个需要检测的样本,一个个拧开,一个个再合上。实验室里的检测人员,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每次工作结束后,由于长时间久坐,马超的肩膀和腰都是僵硬的,抬胳膊都非常吃力,但他却说:“没什么,这都是医护工作者应该做的。”

许她一个郑重的婚礼

繁忙工作之余,马超也会时常自我调侃,嘴上是无奈的苦笑,可心里多的是对妻子的亏欠。

两位医务工作者,由于排班时间不一样,两个人经常一个回家一个出家门,小区里见面打声招呼是他们的常态,这就是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双医家庭的缩影。

对未婚妻,马超内心是有歉疚的。

但他明白,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紧急时刻,应该义无反顾地冲在一线。

马超说:“待到疫情散去,我一定给她一个郑重的婚礼。”

他知道,这一天,并不远。

“待抗疫胜利,我回家娶你!”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三次推迟婚期

(编辑 熊子文 李英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