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备为何提拔魏延镇守汉中,却将张飞闲置于阆中

夺汉中,进位汉中王,刘备不仅首次体会到独自正面击败曹操的快感,势力更是达到巅峰。对于重要的汉中防务,刘备没有选择众望所归的张飞,而是提拔魏延镇守,这是为何?难道张飞失宠了?

刘备为何提拔魏延镇守汉中,却将张飞闲置于阆中

刘备

汉中究竟有多重要。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期,秦、楚、古蜀国为此争夺不休,最终秦得之,横扫两国。楚汉相争时,刘邦兵出汉中夺取关中后,才拥有了与项羽争霸天下的资本。后代历朝,大多将汉中与蜀地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以防蜀地割据。

刘备若失去汉中屏障,则益州门户大开,毫无战略防御可言,

曹军可以随时长驱直入。荆州本就是四战之地,若益州也遍布战火,刘备势力则难以稳固,甚至过于孱弱时,孙权也会袭击。这对刘备而言,家业虽大,但随时会烟消云散。

若刘备拥有了汉中,益州则成为稳定的后方,进可以攻入关中,守可以支持四战之地的荆州。

这样,刘备就拥有了一个稳固的势力范围,一跃成为孙曹级别的诸侯,形成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大势。

刘备为何提拔魏延镇守汉中,却将张飞闲置于阆中

双方都明白汉中的战略意义,从时间与兵力方面就可看出双方的态度和决心。汉中之战相持近两年,双方的阵容都是顶尖之流。刘备挂帅,诸葛亮督运粮草,文臣法正、黄权,五虎将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骁将魏延、刘封等。曹操亲率大军支援,宗室八虎骑有曹真、曹洪、曹休、夏侯渊,五子良将有张郃、徐晃,雍凉名将郭淮,黄须儿曹彰等。

公元219年,刘备获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大业初成,并进位汉中王。曹操虽愤怒不已,但也只能默认。

当群臣议论战略要地汉中的守将人选时,张飞成为热门人选,就连他自己也觉得非他莫属。但刘备的操作令群臣大跌眼镜,破格提拔魏延镇守汉中,而将张飞闲置于阆中。

刘备为何提拔魏延镇守汉中,却将张飞闲置于阆中

魏延

刘备出人意表的安排,可谓恰到好处。

1.汉中的战略地位下降了,主要用于防守,而不是进攻。

一是益州需要修养生息。

汉中之战蜀军倾尽全力,甚至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程度。此时益州已然力竭,无力进攻,需要不短的时间来恢复元气。

二是汉中之战初始,曹操就全国征粮,迁徙汉中之民,又经历大战,汉中遭到严重破坏。此时的汉中经济不行,无粮可供,养活不了大规模的驻军。如果强行从成都运粮,这个消耗也很难支撑。

汉中已不能成为攻打关中的前进基地,只能承受中等规模驻军,用以镇守。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2.刘备看人真准,

汉中本就易守难攻,选用魏延镇守可谓刚好。

演义中的魏延是刘表旧将,而正史中的魏延是刘备的部曲,即家兵私仆,妥妥是刘备的心腹。后来魏延入川有功,升为牙门将军。魏延的忠心、能力等方面,都被刘备看好,所以他力排众议,选用魏延镇守汉中。

魏延明白刘备的意图,知道汉中的第一要务是防守,所以他豪迈道:“如果曹操举国之力进攻,我为大王挡下他;如果是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为大王吞并他。”只提防守,不提进攻。而魏延也不负重托,将汉中打造的固若金汤。

刘备为何提拔魏延镇守汉中,却将张飞闲置于阆中

3.刘备命令张飞驻守阆中,看似闲置,实则更看重张飞,交给他更重要的任务,率领蜀汉的王牌机动部队支援四方。

阆中的位置很是关键,张飞驻军于此,向北可以进军汉中,支援魏延;向东可以进军上庸,支援刘封、孟达;向西可以进驻剑阁,形成汉中失守后,抵抗曹操的第二道防线;向南可以进军成都,支援刘备、诸葛亮。

而且张飞在阆中,还能支援江陵的关羽。

阆中紧挨嘉陵江,张飞顺江南下,很快就能从江州进长江,在沿江东下赶到江陵。古代走水路本就比走陆路快得多,而且四川多山路,崎岖难行。兵行长江,是大部队从益州到荆州最快最经济的路线。

刘备令张飞驻军阆中,不论向哪个方向用兵,都能最先动用张飞的机动部队。这正是信任重用张飞的表现。

刘备为何提拔魏延镇守汉中,却将张飞闲置于阆中

从刘备的系列安排,就能看出他不仅慧眼识人,而且极具战略眼光。

他比别人更早看出来汉中的重要性下降,阆中变得更重要了。

刘备能三分天下而取其一,绝非偶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