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此生2个致命过错,杀了一个该放之人,放过一个该杀之人

当年曹操为何说天下的英雄,就只有他和刘备?当时二人正煮着酒,曹操也就借着酒意,道出他心中的忌惮。他说出这话,当然不是指刘备的血统,而是说刘备凭自己的个人魅力,就降服天下一大票豪杰。刘备真正是白手起家,从身边只有关、张二人时,到迅速聚拢很多人才,同时还有了自己的据点,兵力也逐渐壮大

曹操此生2个致命过错,杀了一个该放之人,放过一个该杀之人

其实,这时的刘备很是狼狈。他由于没打过吕布,一个人跑到曹操那,连家眷都被吕布虏去。照常人来看,他就是一个寄人篱下的角色,到曹操那寻求庇护。刘备曾两度败给吕布,两次都是投靠曹操。曹操后来能一统北方,靠的就是他会用人,更重要的是,他会识人。之前他还上表朝廷,给了刘备一个将军头衔,后来又让刘备做豫州牧。

曹操此生2个致命过错,杀了一个该放之人,放过一个该杀之人

曹操这是在帮刘备么?曹操这样做肯定是有私心的,就为了给自已拉拢人才。当时天下群雄,都扛着讨伐董卓的旗帜,但个个心里都存着想法,都想将自己做大,最后也许就实现一人独天下。换做他人,也许就会追随曹操,一同打江山。但是刘备没有,他的策略很灵活,有了人马时,就找机会出击,而且很能放得下身段,打不赢就跑呗,第二次败给吕布,就他一个人逃走了,后来遇到曹操。

曹操此生2个致命过错,杀了一个该放之人,放过一个该杀之人

曹操统领着这么多人,看不出刘备的想法么?刘备仅凭做人,就可收服人心,这是兵家的大忌。但是刘备那时,真的就只剩想法,几次败仗后,手下亡的亡,散的散,身边没啥兵力了。所以曹操不怕,如果真的忌惮刘备,他还能这么痛快说出心里话?但是曹操还是大意了,他以为刘备很难再起来,要想自成一方势力,一是要有根据地,二是要有财力和武力。刘备那时都不具备。也许在曹操眼中,当时的刘备,是只老虎,不过是只落难的老虎,连狗都打不过。

曹操此生2个致命过错,杀了一个该放之人,放过一个该杀之人

刘备是真正有想法,不然不会听闻曹操这番言论后,吓得扔了筷子。他知道曹操的想法后,自然就会私下有所准备。看出刘备有野心的,并不是只有曹操一人,他手下的谋士就劝曹操,此人不可放走,言下之意,就是要当机立断,以免后患。不太相信人的曹操,居然就是相信刘备不会反了他,可见刘备做人是相当成功。刘备借着讨伐袁术,离开曹操。后来发展一度相当顺利,得荆州,取益州,进蜀地,和曹操正式正面厮杀,斩了曹操不少大将,还收了曹操不少大将。曹操想来应是后悔的,就不该放走他,当时要刘备的性命,何其容易。

曹操此生2个致命过错,杀了一个该放之人,放过一个该杀之人

曹操此人相当多疑,当年借宿人家家中,听见人家磨杀猪刀的声音,还以为要砍了自己,结果收留他的人便倒霉了,好心要招待他,却招来横祸。当年他就怀疑华佗,认为华佗就是有意骗他,不愿意给他看病,还派人去一探究竟,结果华佗最后死于狱中。华佗只是醉心于他的医学,对于仕途相当不屑,更讨厌曹操这般以权势压人,所以更加不愿意为曹操看病。当时有人劝曹操,华佗的医术如此之高,是不可多得之人,理应好生待之。曹操才不这么认为,天下给人治病的人多了,还怕少了一个华佗?他的话也许就是说得太早,后来曹冲得病,无人可医。

曹操此生2个致命过错,杀了一个该放之人,放过一个该杀之人

在曹操眼中,天下事为重,所以处处防着他人,但是还是溜了一个刘备。而医生,在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就是不被人重视的职业,华佗和那些谋士比较起来,自然分量太轻,所以曹操才一点不会爱惜。曹操也不是圣人,自然会做一些糊涂事,不过杀了华佗,不论是放于当时、还是现在看,都是致命错误。至于放走刘备,给他自己惹来那么多的麻烦,自然亦是同样道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