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话说乾隆年间祭祀活动盛行,乾隆皇帝在祭祀结束之后,都会将一种特制的猪肉赏赐给文武百官。这不仅是为了表现皇帝对于下臣的重视,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是

没想到许多大臣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一、祭祀活动

古时候,祭祀活动是皇室祭奠祖先、祈求神明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安乐的重要仪式。因此,封建统治的帝王都非常重视祭祀活动,乾隆皇帝当然也不例外。

清朝历届皇帝都非常重视祭祀活动,一方面祈求先祖保佑,一方面也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忠义的帝王形象。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祭祀活动是从人类文明开始的,最初的祭祀活动只是为了表现对于神明的敬畏,祈求上天保佑。但是随着封建朝代的发展,祭祀活动逐步演变成了彰显个人功绩的一种活动。

这种好大喜功的表现在清朝尤其凸显,满族人是历代渔猎为生的,多少人兢兢业业才打下江山。

这样的历史原因之下,历代的清朝皇帝都十分重视祭奠祖先的这一项祖制。其实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告诫后世子孙,一定要勤俭、珍惜祖先的功绩,因此便有了大型的祭祀活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祀活动逐渐开始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宣传功绩以及个人表演。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清朝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由萨满法师主持的祭祀活动,这种祭祀十分的神秘且庄重,整个流程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是4步,

第一步是祭祖,祭祖是要杀黑猪放血的;第二步是祭神,祭神的时候是需要分解猪的器官,供奉在祭祖台上;第三步就是祭神树;第四步是祭星。

二、好大喜功的乾隆帝

如果细数最喜欢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的皇帝是哪位,那一定非乾隆莫属了。

乾隆可以说是可以说是清朝辉煌时期最后一位统治者了。他也确实是很有才干,将清朝的繁荣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早年间乾隆的多项举措确实是受到的民间百姓和文武百官的爱戴。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乾隆在位的初期,最值得称颂的就是将汉学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并且,在康熙、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祖国边疆的统一,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建设也是向前迈了一步。

更值得一提的是,早年间,乾隆经常开仓放粮,减轻农民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

乾隆到了晚年变得固步自封,并且好大喜功起来,十分喜欢炫耀自己的功绩,祭祀当然就是最好的渠道,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乾隆尤其重视自己的帝王形象,为了宣传这种高大的形象,并且大力宣传自己的丰功伟绩,

乾隆皇帝就想通过大型的祭祀活动来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乾隆晚年的这些好大喜功的表现,致使多地官僚奢靡败坏,许多民众不堪其扰,多次在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不光是在朝政上不再有建树,乾隆晚年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更加是让封建统治的清朝与西方的先进社会拉开了距离,也是为之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祭祀活动每次举办都需要文武百官前来一同参拜,可谓是劳民劳力。当然祭祀活动不光是举行庆典这么简单,祭祀的主要活动结束后,就是各种宴会,历史上著名的“千叟宴”就是乾隆举办的。这

样一个无心朝政的皇帝,势必导致来清朝开始走向衰败。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三、祭祀赐肉

根据清朝《啸亭续录》记载,乾隆每逢佳节都会召集一大群皇亲国戚以及文武百官一起进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上有一道名为“胙肉”的菜品,是用猪肉做成的,跟现在的肘子无异。每次祭祀结束之后,乾隆皇帝就会将这些猪肉赏赐给大臣,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要说这个赏赐,那可是乾隆心目中真正位高权重的人才可以受此赏赐,一般的小官是得不到这样的“殊荣”的。但是让乾隆没想的是,

这些重臣在出了宫门之后,直接就将这些肘子扔掉,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不尊重皇帝的,那为什么这些官员敢直接扔掉呢?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这里就要仔细讲一下,这个肘子是怎么做出来的了。其实祭祀的供品是不讲究味道的,因此厨师在准备肘子的时候,就是将这些猪肉用清蒸或者水煮的方式进行烹饪。

根本没有任何调味品,而且猪肉的腥臭味并没有去掉,吃起来又肥又腻,自然没有人愿意吃。

乾隆当然不知道这样的真实情况,他还以为大臣跟他分食的是同一种肘子,毕竟皇帝和皇亲国戚食用的东西都是经过精心烹饪的。

大臣们得到的不过是一些残渣冷食罢了,自然没有人会真的吃掉,毕竟扔掉也不是什么大不敬的罪过,所以大家也就默认了这样的行为。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据说有的人拿到的肉都是生的,还带着血水,为了满足乾隆这样独特的“癖好”。

许多大臣发明出了一种“糯米纸”,用来专门包裹这赏赐的肘子。

糯米纸是经过多种调料加工风干做成的,专门用来包裹肘子的腥臭味,除了宫门,大臣们直接就扔掉了。

退一万步将,乾隆这样的举动实在是不了解自己的文武百官。康乾盛世的时候,这样的高官哪个不是富得流油,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这样腥臭的肘子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了。要不是因为满足皇帝的虚荣心,谁又会真心接受这样的赏赐呢?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

总结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封建社会只有上层的统治者是衣食无忧且纵情享乐的。

乾隆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真正的民间疾苦他是看不见的,这也是为什么清朝从乾隆开始走向了衰败,直至后来被列强欺负至此的原因了。不懂得体恤人民,最后必将走向灭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