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忠臣被凌迟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弹冠相庆,这样的王朝不亡国才怪!

忠臣被凌迟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弹冠相庆,这样的王朝不亡国才怪!

自古伴君如伴虎,谁都不一定能保证自己会幸运地告老还乡,特别在明朝时期,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就有许多诛杀功臣的先例,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国家社稷,但这样的国家真的会长久吗?

历史上对于崇祯皇帝褒贬评价不一,但他判处功臣袁崇焕凌迟这件事却是大错特错,行刑当天不少百姓前来观看,这些百姓非但不感念袁崇焕的功劳,还弹冠相庆,可以说这样的王朝必然招致灭亡。

毫无准备的崇祯皇帝登上皇位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童年过得并不幸福,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小时候因为母亲获罪就被交给其他的庶母抚养,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然也不会得到特别好的照料,所以一开始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

忠臣被凌迟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弹冠相庆,这样的王朝不亡国才怪!

天启七年,明熹宗朱由校到西苑游船,乘小舟去深水处荡漾时被一阵狂风刮到水里,差点被淹死,朱由校被惊吓过度,于是落下了病根,无论医生怎么治他都没有缓过来,最后便逝世了,可惜明熹宗没有留下子嗣,也就只有这么个兄弟,所以传位给了朱由检,朱由检也是临危受命,没有丝毫准备就成为了皇帝。

崇祯皇帝虽然是末代皇帝,但是他也做过很多值得称赞的事,第一件就是除掉了大太监魏忠贤,这可是一个大奸臣,不过崇祯一上来也不是直接就给魏忠贤治罪,而是对他大加赞赏,那时候魏忠贤的势力很大,如果贸然对抗魏忠贤,肯定会吃亏,而魏忠贤一看到崇祯这么信任自己,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

忠臣被凌迟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弹冠相庆,这样的王朝不亡国才怪!

魏忠贤其实也没有想要夺位的野心,他就想一辈子荣华富贵,高高在上,让皇帝宠着他、惯着他,可是崇祯心意已决,渐渐地崇祯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客印月及兵部尚书,这样就能把最重要的兵权夺回来,掌握了兵权就有了说话的底气。

大臣们一看魏忠贤已经没有了兵权势力,知道崇祯是要除掉魏忠贤了,所以赶忙进谏,把魏忠贤干的那些坏事脏事一一罗列起来,齐心协力要扳倒这个大毒瘤,最后崇祯借着海盐县的贡生钱佳徴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的时机,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魏忠贤选择了自缢而亡。

忠臣被凌迟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弹冠相庆,这样的王朝不亡国才怪!

至此魏忠贤就算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他与魏忠贤一起的阉党大概有二百六十余人,他们的下场也很惨,要不就是被处死,或者遣戍,还有的禁锢终身,人们对于崇祯办的这件事都拍手称快,但是魏忠贤等人被消灭以后,原本国家的政治体系也发生了变化,许多文官都开始膨胀起来,久远来看对国家还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说服袁崇焕返回朝廷立下赫赫战功

我们现在来看崇祯办得极错的一件事就是处死袁崇焕,人们评价他的这一举措就是自毁长城。

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年少的他并没有什么成就,一直到35岁时袁崇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但袁崇焕对于军事十分感兴趣,每遇到从边关回来的将士,他都喜欢跟别人去打听战事的情况。

忠臣被凌迟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弹冠相庆,这样的王朝不亡国才怪!

天启二年,袁崇焕往京城觐见明熹宗朱由校,因为突出的军事才能素养被人赏识,直接就被调到了兵部任职,袁崇焕是一个非常心系国家的人,金军队攻陷广宁后,他上书毛遂自荐经略山海关,后来更是亲自踏上战场,在战斗中炸伤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使得其不过半年便去世了。

后来袁崇焕便奉命镇守山海关,还他获得宁远、宁锦两次大捷,但是朝廷当时由宦官魏忠贤把持,他的功绩并没有被认可,也没有奖赏,所以袁崇焕一气之下就罢官了。

崇祯皇帝继位后就想到了袁崇焕,这么一员大将不能奔赴战场简直是可惜了,所以他赐给袁崇焕一把尚方宝剑,准许他先斩后奏,这才打消了袁崇焕的不平,重新回到朝廷中来。

忠臣被凌迟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弹冠相庆,这样的王朝不亡国才怪!

袁崇焕上任之后气势全开,镇守的山海关也是固若金汤,皇太极的队伍攻不进来,着急地也是整天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们畏惧袁崇焕的军事才能,但同时也非常欣赏他,崇祯皇帝更是对袁崇焕刮目相看。

可惜好景不长,当年魏忠贤在位时安排毛文龙负责军事,袁崇焕早就看他不顺眼,于是上书告诉崇祯皇帝毛文龙不听管教,崇祯皇帝也就派人去管着毛文龙,可是毛文龙非常跋扈,根本不当一回事,袁崇焕以请他喝酒为名数落他的罪状,最后还用尚方宝剑处死了毛文龙,这下魏忠贤的余党就找到借口,说袁崇焕杀死良将想取而代之,弄得崇祯也开始怀疑起了袁崇焕。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大军攻破遵化、三屯营,眼看着就要攻入京城了,袁崇焕请求支援并且奋力抗敌,最后击退了后金军,可是一些小人却状告袁崇焕,说他是故意放皇太极入关的,还伪造了许多袁崇焕和清军密谋的“证据”。

忠臣被凌迟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弹冠相庆,这样的王朝不亡国才怪!

这下崇祯皇帝彻底不信任袁崇焕了,崇祯帝下令将袁崇焕家中十六岁以上的男性一律处斩,他的妻妾兄弟充配边军,袁崇焕本人则以凌迟处死。

听信奸臣所言致使一代功臣被凌迟处死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执行死刑,围观的人群早早地来到了刑房,但是他们并不是为袁崇焕喊冤叫屈,而是来看热闹的,袁崇焕缓缓走出牢房,被押往刑场,一路上人们弹冠相庆,咒骂他是卖国贼。

这一刻可想而知袁崇焕的内心是多么悲痛,这些百姓都是他誓死保护的人,他为了报效国家回到朝廷,却被人诬陷致死,还被判处凌迟之刑,整整3543刀,再看那些百姓,他们丝毫没有感恩之心,还买下他的肉吃,嘴里一直不停地咒骂。

忠臣被凌迟现场人山人海,百姓弹冠相庆,这样的王朝不亡国才怪!

这就是明朝的传统,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因为胡惟庸一党的罪行,朱元璋杀害被牵连者3万人,而后更是处死了开国功臣李善长、开国大将蓝玉,这是多么让人心寒的举动,一国之君不辨黑白,将有功之臣处死,百姓愚昧,不知事情真相,随声附和,这样的王朝不灭才怪。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用白绫把自己吊死在煤山的老槐树下,死前蓝色袍服上还写着自己的罪过,无颜面对祖宗,最后明朝也就这么灭亡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