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文 | 乔伊

那天,我正在刷某红书。很奇怪的是,小姐姐们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款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的卡带式随身听产品,大量出现在了我的页面上。是的,它是索尼的Walkman。

如今的95后甚至00后的网络原住民们,可能很难想象,一款插卡带听歌的设备,在当年是如何风靡大街小巷,让身处那个年代的鬼火少年们称为gai上最靓的仔、收获小姐姐们青睐的必备单品的。如果实在想象不出,就低头看一下你的iPhone,可能也就心中了然了。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而处在随身听金字塔尖的,就是SONY。

从那个时代起,索尼就成为了一代代中国潮流青年的必备单品。你可以没见过Walkman,但你一定知道PlayStation,你可以没见过索尼爱立信,但一定听说过Xperia;索尼是液晶电视的天花板,在降噪耳机领域同样也是;它可以用AI人工智能帮助音乐人写歌,也可以用单反蚕食佳能与尼康在成像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总而言之,如果要投票选出在你的智能生活中一定不能缺少的科技品牌,那索尼必须是顶在最前沿的那个。

在所有数码爱好者的心中,唯有一句话能代表他们对索尼的热爱,那就是:索尼大法好!

因而,将几乎所有数码产品都做到最好的索尼,似乎没有什么理由不造车。而对于索尼的拥趸而言,一辆将索尼所有“黑科技”都集成在路上的汽车产品,似乎直击他们灵魂最深处的终极创意。

基于这样的期望,当索尼于2020和2021年的CES上展出VISION-S时,我就对其充满了期待。而今年,这份期待变成了一家名为Sony Mobility Inc.(索尼移动出行公司)。这家全新的公司将承担起制造VISION-S、自主型娱乐机器人aibo,以及无人机Airpeak等一系列任务。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不过对于我来说,最期待的,无疑就是VISION-S正式出现了。当然,现在你的疑惑一定是,科技企业造车千千万,为啥你认为索尼一定能成?

索尼为什么有机会成?

撇开索尼,其实如今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公司真的是太多。不论是原来做搜索引擎的,还是做手机的,不论是原先做电动踏板摩托车的,还是开垂直网站的。制造智能电动车仿佛可以在一夜之间,让这些原来与汽车毫不相干的公司,跻身未来科技领域的顶流行列之中。即便是许多传统造车的大集团,都动了“凡心”,希望可以用电动车这条路,让自己向科技公司转型。

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让更多人期望他们能引领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潮流的,无疑就是谷歌与苹果。很可惜的是,早在2016年,谷歌就已经放弃了汽车制造这一方向;而苹果,在秘而不宣的,始于2014年的“泰坦计划”中,唯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就是企业高管的不断离职(截至去年十月,已经有4位苹果造车的负责人离职)。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就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来看,造电动车似乎并不难。但放在那些想要造智能电动车,造真正智能的电动车的美国公司身上,似乎又变得相当难。因为,真正智能的电动车,如iPhone般划时代的电动车,需要太强的创造力,以及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撑。不是什么人随便跨个界就能成就的。

但索尼,似乎是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

你知道,我所说的并不是如特斯拉般地,在电动车上实现打Switch(对于索尼而言可能是PS 5)周边拓展。事实上,索尼如果想要这么做实在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他们可以往汽车上堆的料实在太多了。

索尼超高清的电视屏幕,可以移植在车上用于人机互动屏;索尼的车载音响,早就是许多汽车厂商最喜欢使用的品牌之一;索尼的摄像头既可用于车辆的行驶拍摄(如智己的Carlog),也可以用于车辆深度视觉感知的探测。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事实上,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索尼的CMOS图像传感器,占据全球几乎50%的份额;同时,索尼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上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VISION-S 02上,就配备了18个摄像头与18个毫米波雷达和4个激光雷达配合使用。

与此同时,目前制造智能驾驶芯片的两家顶流厂商英伟达和Mobileye,也都在自己的芯片上,给了索尼相关配件的接入权限,以使得双方可以兼容。也就是说,不论是在智能驾驶的感知体系上,还是智能座舱的硬件层面上,索尼都凭借自己多年的积累,成为了智能电动车领域,最有实力后来居上,并引领潮流的品牌。

就在不久之前,索尼基于5G网络传输速度的优势,在日本本土远程驾驶操控了一辆远在9400公里外的,德国本土的VISION-S测试车。显然,索尼的这一系列操作,预示着索尼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已经达到了相当不错的水准之上。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所以,索尼已经赢了?答案是未必。

智能互联网化才是目标

腾讯的前副总裁吴军曾经评价过同为BAT三强的百度,认为其完全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基因,在全新的时代中已经落伍。而这样的问题同样出现在了索尼之上。

在更早的数码时代中,索尼凭借更强的硬件技术及工业设计能力,确实能够独占鳌头,但时代已经变了。随着苹果iOS与谷歌安卓系统几乎已经侵入到所有数码电子产品的领域中之后,电子产品的硬件已经沦为一个躯体,而软件才是灵魂。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想要尝试突破软件壁垒的企业,基本都会遭受失败的苦果。最为著名的例子是在PC时代垄断全球市场的微软,其所推出的Windows Phone由于软件优化和应用缺乏的问题(毕竟一款软件针对多个系统制造APP工程量巨大,APP厂商也不愿意多投资源重复开发),最终只能面对普及率极低的结局而黯然离场。

这样的离场,意味着交出了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当然,这样的问题也很可能重复出现在索尼的身上。在2020财年,索尼所获取的净利润总计达到了11,718亿日元,但其最赚钱的业务是游戏、音乐,以及营业额挺高的影视娱乐板块(也就是拍电影)。显然,在更硬核科技创新领域,索尼并没有拿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令人眼前一亮的成果。

而在更能引领智能互联网领域的手机业务端,尽管Xperia的名头很响,但依然采用安卓系统的它(还是非常日式的系统排布及优化模式),同样只能参与到如芯片升级,拍摄像素升级,以及对于轻薄的坚持这样的“内卷化”发展道路中来。显然,这样做的结果是,索尼恐怕会将自己的路给越走越窄了。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因而在这个时候下场造车,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随着移动智能科技的发展,手机作为移动智能的终端载体,开始介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汽车也同样成为了智能手机发展的下一个重点领域。简而言之,手机与智能汽车互通的前景已经相对明朗了。

在刚过去的2021年,众多案例也证实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预见到了这个方向。比如全力进入车机业务端的华为,开始造车的创维,开始造手机的吉利,以及将厂址选在北京准备大干一场的“雷布斯”,都基本是希望通过汽车,将软、硬件系统真正实现贯通。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同样的,从索尼移动出行公司的业务涵盖范畴来看,他们主要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将自己置身于研发更智能的汽车,更智能的车机系统,以及更智能的辅助智能设备之上。也就是说,索尼凭借造车,进入了目前最主流的科技公司发展的赛道中去了。

而一旦索尼真正进入这个赛道,其以往在硬件设备层面的顶级领先技术,将快速实现智能汽车硬件层面的堆叠,然后凭借自身在工业设计领域的优势,迅速完成智能汽车领域的整体搭建。

毕竟,如果有人能在车上打Switch,那么谁又会拒绝在车上打上一局3A游戏大作?如果AI智能已经能够实现音乐的创作,那么是否应用在人机交互上会带来更大的惊喜?如果VR设备能够让人们身临其境地玩上一局《生化危机8》,那么是否也能够在车上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元宇宙”?如果CMOS成像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拍摄的实景,那么智能汽车的视觉感知是否能够再次跃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索尼大法好,黑科技路上跑

这些都是索尼所能带给我们的,关于未来智能汽车的一个全新畅想。当然,这些畅想如今依然仅仅限于索尼现有科技与设备的基础之上。包括我这样的数码科技爱好者更想要看到的是,索尼甩开这些现有的技术,为我们带来智能汽车或者智能出行的一个全新解决方案。一如当年乔布斯惊才绝艳般地拿出了集音乐播放器、电话和上网本于一身的iPhone那样。

而在那个时候,恐怕我们能够脱口而出的依然是那句:我X,索尼大法真是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