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洛杉矶当地时间1月9日下午)
第7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颁奖啦~

虽然现场格外冷清,没有记者和提名人,没有星光大道,也没有了现场直播或网络直播。
但这次金球奖电影类名单中最大赢家,还是非常值得说道说道——Netflix出品的《犬之力》
同时拿下了“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及“最佳男配角”3 项大奖
看完演员表就是一部不得不看的电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克斯汀·邓斯特、杰西·普莱蒙。
卷福自然不必多说,克斯汀·邓斯特就是托比版蜘蛛侠中的尖叫女友玛丽简。
不过我对她的熟悉来自一部更早的经典电影《夜访吸血鬼》。
1994年,年仅12岁的邓斯特,与颜值巅峰期,美得不像人类的阿汤哥和皮特一起,演绎了一场绵延几百年的吸血鬼家庭奇遇记。
而在这次的《犬之力》中,她与现实中的丈夫杰西·普莱蒙饰演一对重组家庭的夫妻。
杰西·普莱蒙曾出演过《绝命毒师》第五季,很多角度都很像马特达蒙怎么回事?
这部电影前一个小时很容易劝退,但是一定要提醒大家,故事从一个小时后开始精彩起来。
你会发现,前面很多铺垫,
甚至值得倒回去重看一遍!
如果你还没看,不介意可以先看剧透,因为这会帮助你更重视前一小时的细节。
剧透预警!!!
01
故事发生在1925年,本尼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叫做菲尔,是一位西部硬汉。
继《模仿游戏》饰演图灵之后,又一次扮演了一位老gay.
而且,还爱上了自己的侄子(信息量极大)
我们分角色来看这部剧,首先是菲尔的视角。
菲尔全名菲尔·博班特,从1900年开始,他与弟弟乔治(杰西·普莱蒙)一同经营父母留下来的农场。
当时他们对农场一无所知,有一位叫做布朗克·亨利的老牛仔帮助兄弟俩生活下去。
菲尔把兄弟俩比做罗慕路斯与雷穆斯,亨利比做狼父。
顺便提一句,罗慕路斯与雷穆斯是罗马神话中的两兄弟。后来罗穆路斯将雷穆斯杀死,成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国王。
与菲尔的西部特色豪放不羁不同,弟弟乔治喜欢穿西服戴礼帽,对农场的生意并不怎么上心。
最近,农场出现了一头得病的奶牛,死于炭疽。
不过乔治倒是心不在焉,他的心思并不是奶牛,而是女人。
另外,农场一直是由菲尔负责的,他不但傲慢还看不起弟弟。
这天,一起放牛的12个牛仔,一起去镇上的红磨坊餐馆吃饭。
餐馆老板娘,就是乔治心心念念的那个女人——罗斯。
老板娘有一个与西部的狂放格格不入,长得白白净净的儿子彼得。
彼得在城里学医,与母亲相依为命,喜欢读书、折纸,穿整洁的T恤和雪白的帆布鞋。
吃饭喝酒的过程中,菲尔不但多次当众羞辱他娘娘腔,叫他“南希小姐”,还把他做的纸花用来点烟。
菲尔这个人不止对小男孩和弟弟态度差,他对任何人都很凶残暴戾,动不动就大喊大叫。
但是越是这么夸张努力地表现自己的大男子气概,越是蹊跷。
或者说,易怒就是对自己男子气概的质疑,以及某种自卑情绪引发的无能狂吼。
被欺负到哭鼻子的彼得,只能去楼下转呼啦圈。
话说这个年轻演员可真是太瘦了,我查了一下,他已经26岁了。
曾在《黑凤凰》和《死侍2》里扮演经典配角夜行者(年轻时期)。
在这部电影里,彼得是一个大学生,可见瘦了真的显年轻。
晚上,乔治小心翼翼地埋怨菲尔惹哭了彼得,同时也惹哭了彼得的母亲(他心爱的女人)
菲尔的解释是:她的儿子不能永远不像个爷们儿,我在教给他如何做个男人。
换句话说就是挫折教育,为了他好。
后面一部分,开始逐渐交代菲尔的与众不同。菲尔的生活中,处处透露着孤独。
首先,他可以看到镇上群山中间的狗,除了当年引导他成长的“狼父”亨利,如今已没有第二个人能看得出。
你们可以先找找⬇️后面我来揭晓答案
其次,菲尔不与其他牛仔们一起洗澡,常常一个人跑到秘密基地去。
他还不爱社交,不修边幅,讨厌商人,
兽皮宁愿烧掉,也从不卖给任何人,
他更加恐惧和抵制现代化的进程。
事实上,美国西部牛仔们生活的“牧牛王国”全盛时期,从1865年至1890年,不过仅仅存在了短短的25年。
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牧羊业的利润超过了牧牛;
二是种植业特别是农场业的迅速兴起;
三是铁路的兴起和火车运输的出现,
完全取代了牛仔们的长途驱赶。
1925年,城市里的人们基本已经放弃西部生活方式了。
菲尔与乔治的父母也坐上了火车奔赴大城市,抛弃了农场的生活。
只有菲尔固执己见,虽然他是耶鲁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的荣誉优等生,
可他对农场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一是因为农场是他的心血,做牛仔是他男人魅力的体现。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这里有他曾经深爱过的人——布朗克·亨利。
最后,弟弟迎娶了餐馆老板娘罗斯,
他们成了幸福的一家人。
这一切再正常不过了,菲尔却认为,罗斯是为了让乔治当冤大头,承担自己傻儿子的学费。
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乔治和罗斯不但相爱还很幸福。
罗斯很怕菲尔,处处躲着这颗定时炸弹。
菲尔也确实处处针对这位弟媳妇,无时无刻不在欺负她。
在这样的霸凌下生活,罗斯逐渐变得疑神疑鬼,精神恍惚,酗酒并时常呕吐和偏头痛。
这一切,看似软弱而阴柔的儿子彼得,全都看在眼里。
02
换个视角,我们来看看娘娘腔的小彼得。
彼得是个医学生,他的亲生父亲是医生,不过父亲酗酒,死于自杀。
对于彼得的性取向,母亲罗斯也一直非常担心。
所以后来他与菲尔走得很近的时候,母亲几近崩溃的状态。
彼得心灵手巧,也许这并不是娘,
只是外科医学生细心的普通特征罢了。
除了喜欢折纸、插画、种花、剪报……
彼得还向往城市里的大别墅,
期望有一天能带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母亲再婚后,彼得每逢暑假也会到菲尔的农场来一起生活。
在农场里,虽然牛仔们喜欢开他的玩笑取笑他,但是彼得并不怎么在乎。
第一,他在大学里有了新的朋友,
有了未来的生活奋斗目标。
第二,他热爱学习和研究,
这些事情足以填补农场落后的生活。
他甚至会抓捕野兔子亲手解剖。
剧中很多处暗示,彼得不像看起来那么软弱。
这一天,正在林中秘密基地搔首弄姿,摆弄着布朗克亨利的丝巾,做着不可描述事情的菲尔,恰好被彼得撞了个正着。
彼得不但发现菲尔的“秘密花园”,还发现了他的大秘密——
菲尔藏着各种肌肉猛男的海报画册,菲尔喜欢男人。
此后,菲尔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彼得的计划也由此开始。
菲尔不欺负彼得了,开始教他骑马、编绳套马,教他适应环境、融入其中。
而彼得也悄无声息地,把称呼从博班克先生,改成了菲尔。
真正让菲尔开始动容的,是他觉得自己不孤独了,彼得也能看到山上的狗。
事实上我也能看到……⬇️
在与菲尔关系日渐递进的过程中,母亲罗斯的状态也越来越差。
有时候疯疯癫癫,甚至说胡话,不过彼得不以为然。
他把白色帆布鞋换成了马丁靴,还学会了骑马和放牧。
就在一切都要朝着某种微妙的情感关系转变的时候,彼得的行为开始变得诡异起来了。
他开始学习炭疽病,骑马到荒郊野外采集了一些病死牛的牛皮。
而这样的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拯救自己的母亲。
彼得非常清楚,菲尔粗枝大叶经常受伤,以及他工作时从不戴手套。
于是,在菲尔工作中划破右手之后,彼得略带暧昧的请求菲尔为自己做一条套马的绳子。
而这块做绳子的牛皮,正是他在炭疽病死牛身上割下来的。
暑假结束前,菲尔为彼得准备的礼物终于做好了,而他身上的炭疽也已经病入膏肓。
他第一次换上西装,拿好礼物,准备充满仪式地亲手交给彼得。
可是彼得并没有见他,菲尔也死在了镇上的医院里。
菲尔去世后,母亲和乔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从此,母亲不必酗酒了,继父不必害怕了,再也没人欺负他们了。
彼得又换回了自己的白鞋,藏起了绳子。
看着母亲,脸上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03
这部电影有一部同名原著小说,在小说里,有一段关于小彼得父亲的往事,影片中没有展现。
事实上,彼得的父亲是一个很高明的医生,但在这荒凉之地郁郁不得志。
他曾经在餐馆与菲尔聊天并炫耀自己的学识,还骄傲地说了几句古希腊语。
没想到看上去野蛮无知的菲尔,用更厉害的希腊语嘲讽了他。
从此,彼得父亲更加抑郁,一年后上吊自杀。
前面我们说过,菲尔是耶鲁大学古典文学系的优等生。
他放弃自己的学业成就回到农场,一是因为弟弟乔治没有考上大学,他想帮助弟弟有所长养活自己。
二是因为与布朗克亨利的关系,他爱了做专职牛仔这件事情。
所以当亨利去世,弟弟乔治也要为了女人抛下自己时,菲尔才会如此愤怒而排挤弟媳妇。
甚至脆弱孤独的时候,偷偷躲起来擦眼泪。
《犬之力》导演兼编剧简·坎皮恩,有着熟悉的女性主义作者笔触。
比起原著,母亲罗斯的角色戏份更多更丰满一些。整部影片都非常缓慢且优美,但却讲述了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故事。
知道了结局再重新看一遍,会觉得菲尔虽然偏执但也有些可怜。
而彼得看上去弱不惊风却处处透露着坚毅和阴狠。
其实对于彼得的人物性格,影片早有铺垫。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段彼得的独白——
“我父亲去世后,我只希望我的母亲能幸福地生活。如果我不帮她渡过难关,不去拯救她,那我还算什么男人呢?”
彼得并不是娘炮,他甚至充满大男人的保护欲,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母亲。
他的性格随处显示在细节里:喜欢兔子,前一秒还对它温柔地抚摸,后一秒就能毫不眨眼地拧断它的脖子。
那些看起来雄性荷尔蒙爆棚的牛仔们,无时无刻不在嘲讽和歧视彼得。
可是温柔的不一定是娘炮,野蛮的也不一定是爷们儿,这些都是固有的偏见。
彼得的内里不止坚强还很能隐忍,他根本不在乎,他深知自己比那些笑话他的人都要强大。
他的内心世界,不像他的外表那么单薄。
甚至在最后,他驾轻就熟地利用着自己的温柔优势。
他看似柔软的眼神变成了杀人的武器,主导着自己与菲尔的关系。
但反观菲尔,却脆弱得多,他看上去是个糙汉子,实际上不堪一击。
最讽刺的是,菲尔死后,他的遗体被换上绅士感十足的西服。
他被刮去了胡子,衣着整洁且光鲜亮丽地躺在了棺材里。
这一切,都是菲尔生前最排斥的。
文明终将取代荒蛮,西部牛仔的世界,也同样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