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父亲债务缠身一筹莫展,9岁儿子出一妙招,吓得债主纷纷离开

民间有句俗话叫“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有的人欠了债就拿东西典当换钱,有的人不想承担责任就直接跑路,但我们应该很少听过把债主吓跑的故事。从来只有欠债的怕债主,哪有债主怕欠债的呢?但清代《咫闻录》里,却记载了明朝某位状元吓跑债主的经过。

父亲债务缠身一筹莫展,9岁儿子出一妙招,吓得债主纷纷离开

这位状元的名字叫姚涞,浙江慈溪人。他的父亲姚镆是明朝的名臣,姚镆读了满腹经史子集,军事才能也很出众,因此,姚涞很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培养,正德皇帝在位时,姚涞参加乡试考了第7名,之后再参加会试,屡战屡败,但父亲总是鼓励他,他也下定决心要努力。

所谓虎父无犬子,嘉靖二年(1523年)三月,父亲姚镆升任工部右侍郎,儿子姚涞以状元郎的身份进入翰林院供职,父子俩是同一天向皇帝谢恩的,一时间,朝中不少大臣都羡慕姚镆有这么出色的儿子。姚涞才华出众,精通经学、诗学、史学,闻名天下,也成了一代名臣。

父亲债务缠身一筹莫展,9岁儿子出一妙招,吓得债主纷纷离开

《咫闻录》里记载了姚涞小时候的智慧故事,第一个是“小姚涞妙对王御史”。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姚涞6岁,已经上学堂读书,恰好王谟王御史来访,出了个上联考较学生们的功课:“三字经、百家姓,茅草小屋一先生,童子七八个。”

姚涞不假思索,张口就答:“八大臣、九公卿,金銮宝殿一朝廷,天下十三省。”王御史听完连声叫好:“此儿颇负才学,志向高远,将来必成大器!”第二个则是姚涞9岁那年帮父亲解决了债务问题,当时父亲因为受到排挤赋闲在家,家里吃饭困难,他便做起了生意。

父亲债务缠身一筹莫展,9岁儿子出一妙招,吓得债主纷纷离开

可没想到生意没发展起来,债倒是欠了一堆,年关将近,债主们天天上门催讨,有的甚至住到姚家,声称债没还上,这个年姚家就别想过好。姚镆急得嘴上冒泡,一筹莫展,债务一下子肯定还不清,难道要任由他们逼迫,让自己名声受损,再也无法入朝为官?

这时,姚涞悄悄问母亲要了400文,走到戏园子里找了个戏子,嘱咐他打扮成文曲星的样子来姚家书房,自己夜里读书时,他就站在背后看。那戏子答应了,结果,某个债主深夜听到读书声,一时好奇便悄悄爬起来看情况,结果就看到姚涞背后的文曲星,他吓了一跳。

父亲债务缠身一筹莫展,9岁儿子出一妙招,吓得债主纷纷离开

此人在心里盘算半天,姚涞素有“神童”之名,将来功成名就恐怕不难,自家女儿和姚涞年纪相当,不如卖个面子结个亲,姚涞可是文曲星照顾的人,注定金榜题名啊!于是,这名债主第二天就把姚家的债务全部还完,还找到姚涞父亲定下亲事,说自己愿意出钱供姚涞读书。

父亲债务缠身一筹莫展,9岁儿子出一妙招,吓得债主纷纷离开

就这样,姚涞不费吹灰之力帮父亲解决了难题,债主们离开后,父亲也官复原职,他自己则更加勤勉地读书,直到中了状元。谁能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还债”方法呢?不过那债主也算是做对了投资,用钱财换来了一个状元女婿,大概他做梦都要笑醒了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