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嘉靖几十年不理朝政嘛,看一下明朝人对他评价,你就知道了

明朝276年国祚,但其间有一段很特别的时期,就是从正德皇帝到万历皇帝这期间。在这一百多年间,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里皇帝不上朝,不务正业。最有名就要数嘉靖朱厚熜与他的孙子万历。万历不上朝没事天天就在后宫数钱。从现有表面嘉靖与万历几乎同出一辙,嘉靖痴迷于道学,天天就待在后宫炼丹。不理朝政,不见大臣,甚至不见自己的儿子(因为有个道士告诉他,二龙不能相见)。他在接手明朝的这几十年中,世风日下、朝中阿谀奉承者居多,所以他也被历史扣上了“昏君“的名号。可是翻看史料发现,明朝人对于嘉靖的评价却是有所不同,貌似与昏君不相近。

嘉靖几十年不理朝政嘛,看一下明朝人对他评价,你就知道了

嘉靖从来不拒绝靠硬手段解决他与大臣间的问题,但是他也明白来硬的只会让这帮人越发来劲,这是通过大礼仪一场长达三年君臣拉锯战,才让嘉靖总结出的经验。但朱元璋、朱棣虽说在明朝史上算是很有能耐,但在对待士大夫上,方法也是平平,没什么创意,无非就是杀来杀去,耍的都是外家拳脚功夫。但是嘉靖皇帝就不一样了,他是内外兼修。他既会耍像铁砂掌一样的拳脚功夫,也擅长像九阴真经一样的内功。所以士大夫的风气很快被他的内外功夫瓦解。在嘉靖年间,士大夫几乎都被他按在地上摩擦。嘉靖二十一年后,他开始藏在西内,醉心于玄道之学。所以嘉靖给后人留下一个不理朝政的昏君,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看明朝同时代人是怎么说的 。

嘉靖几十年不理朝政嘛,看一下明朝人对他评价,你就知道了

嘉靖死后,隆庆二年(嘉靖的儿子)有一位进士李维桢对嘉靖有过这样的评价“世宗享国长久。深居西苑数十年,图迥天下/于掌中,中外/俨然如临。其英主哉”。“图“在这里作谋划讲;“迥”字这里做遥远、辽阔的意思。而“图迥天下/于掌上“这句话的意思,任你天下再辽阔,也都逃不出嘉靖的掌握。而中外俨然如临具体说的就是,虽说嘉靖几十年都在西内不出来,但是所有大臣在议事的时候都感觉,嘉靖就在现场。这就是前边说的嘉靖的内功。即使我不在现场,我也能让你感觉到我在现场。在最后李维桢还赞叹一句,真是了不起啊。

嘉靖几十年不理朝政嘛,看一下明朝人对他评价,你就知道了

在过去的历史中包括明朝本身,都从来不缺乏沉溺于私趣而不理朝事者,像正德、天启就是比较典型的。可是朱厚熜的行径,如果只从表面看他跟前边这两位很像,他晚期沉溺于求道,待在西宫一直不露面,很多人臣子甚至二十几年都看不见他一次,但如果就凭这点你就认为嘉靖是昏君,就有点片面了。《世宗实录》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很深刻的话就是“批决顾问。日无停息,故岁深居西内而威柄不移”。这话就有意思了,什么叫威柄不移,翻译一下就是,拍板做决定的权利,嘉靖一直握在手里,压根就没松过手。虽然嘉靖待在西内,很少出来,但是他对外边发生的事情非常警觉,更重要的是他虽然住在西内,从来不公开露面,甚至不参加公务活动,但是对于文件批阅,朝廷任何的决策,嘉靖都是亲力亲为,而且经常召见一部分重臣听取他们的工作报告。

嘉靖几十年不理朝政嘛,看一下明朝人对他评价,你就知道了

《世宗实录》这是对嘉靖的吹捧,但我倒觉得这是真实的嘉靖。因嘉靖年间的王国桢也给出了很多佐证,他把一次拜访徐阶后的所见所闻写在了自己的书中。他徐阶家中就亲眼看过嘉靖的手谕和批阅过的奏折,他说道“云人常谓辅臣拟旨,几于擅国柄,(意思就是,很多人都说辅臣几乎等于手握权柄)今见之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览定(今天看见才知道这是不对的,任何辅臣所拟票,嘉靖都会每个仔细看)……虽全当帝心,亦为更易数字/示明断(即便是拟票很得嘉靖心意,可嘉靖一定会做一点改动),不符帝意驳回,在拟……故阁臣无不惧者……揽朝纲如帝者,几何人哉。

从这段文字中,我可以知道,徐阶代拟的所有旨意,嘉靖不仅要亲再阅读,而且还一一做过改动,全部如此,无一例外。而且还提到即便是徐阶拟的嘉靖很满意,他也会改动几个无关紧要字。不要小看随便更改的几个字,这是嘉靖在向徐阶发出的无声警示与提醒,你只是干活的,做主的是我。明朝太祖朱元璋与成祖朱棣,也跟嘉靖一样威柄不移,但他们的方式不一样,朱元璋、朱棣靠的是起早贪黑努力工作换来的,而嘉靖躲在幕后,足不出户,照常一切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下,这也就难怪,那个目击者对嘉靖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嘉靖几十年不理朝政嘛,看一下明朝人对他评价,你就知道了

其实嘉靖只参透了一点,就是手中的威柄与其他都没有关系,而跟你的控制力有很大关系,控制力强即便你在九霄云外,照样可以操纵一切。如果这方面弱,哪怕你天天废寝忘食,没有昼夜的工作,也是无济于事,就像明末的崇祯皇帝,自己累死累活,可是明朝内内外外却是越来越槽糕。所以看完这些你还觉得嘉靖不上朝,是昏君吗。他只是用另一种方式,让大臣干活,但是决定权一直在他手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