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将军死后立碑哭穷:无金无银,别挖!200年后打开,盗墓贼傻眼

古代墓葬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既能迫使人们前去一探究竟,又以种种恐怖传说威慑人们不敢过于靠近。自古以来,陵墓都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的地下寝宫,出于封建迷信思想,他们坚信“死后生活”是真实存在的,不惜耗费人力物力打造自己的陵墓,并把自己生前所用的仆人和物件带入墓穴,让他们生生世世常伴左右。

将军死后立碑哭穷:无金无银,别挖!200年后打开,盗墓贼傻眼

既然知道墓葬之中有着无数财宝,盗墓者们自然不会放过发财的机会,况且相对于那些腰缠万贯的达官贵人来说,无主的墓葬才是发财的第一选择。三国时期的曹操为供养军队,消耗了大量的钱财和粮草,在困难时期,他还是通过手底下的摸金校尉们不断盗墓,获取前人的金银财宝才得以生存。由此可见,起码从三国时期开始,就出现了非常专业的盗墓者。

将军死后立碑哭穷:无金无银,别挖!200年后打开,盗墓贼傻眼

随着秦始皇陵的现世,人们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古代帝王对陵墓的重视程度,考古学家们对墓葬的研究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除了秦始皇陵,还有一座大墓在1986年因修建铁路而被发现,那就是距今2300余年的包山大冢。当时在包山大冢挖掘的专家达到200人,现场施工人数2万人,一共挖掘了30万立方米土石方才让这座大墓重见天日。

将军死后立碑哭穷:无金无银,别挖!200年后打开,盗墓贼傻眼

打开墓葬后,里面的景象让考古专家险些一屁股坐到地上:墓葬旁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盗洞,洞中有一具盗墓者的遗骸,大约位于距离地面15米的地下深处。不但推测,当时盗墓者为了打通墓葬,一直向地下挖去,没想到大墓如此之深,最后迷失了方向,缺氧窒息而亡。可见,对古代墓主人来说,如何保障自己的陵墓不被挖掘才是重中之重。

将军死后立碑哭穷:无金无银,别挖!200年后打开,盗墓贼傻眼

对此,秦始皇采取的是封锁消息的方式,在自己的陵墓完工后,将建造工人全部解决掉,再销毁所有的设计图纸,并在其中灌注水银,使盗墓者有来无回。相对于秦始皇的暴力行径,南北朝时期魏国的征南将军张詹,则是采取了十分聪明的做法。张詹是魏国官职最高的将领,一生战功赫赫,荣华富贵享用不尽。晚年时,张詹开始担心那些随自己陪葬的金银财宝被盗墓贼盗走,整日闷闷不乐,为这件事绞尽了脑汁。

将军死后立碑哭穷:无金无银,别挖!200年后打开,盗墓贼傻眼

突然,张詹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奇葩方法:哭穷。他临终前,让家人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丹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24个大字,并简单处理他的殡葬事宜,务必不要大张旗鼓。不得不说,张詹看似愚蠢的方法却取得了最有效的成果,身为征南将军,身份地位已经无人能敌,墓葬却如此简单,如果不是没钱,一定不会如此不重身份。

将军死后立碑哭穷:无金无银,别挖!200年后打开,盗墓贼傻眼

就这样,张詹的墓葬一直没有盗墓贼“光顾”,就算盗墓贼有所怀疑,看着墓碑上的大字,再看看这幅破败模样,也就打消了念头。200多年之后,终究有盗墓贼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则打开了张詹的墓葬,进入墓葬的一瞬间,盗墓贼瞬间傻了眼,他发现墓葬内珍宝器具数不胜数,就连棺材钉都是纯金打造,世人被他骗了整整200多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