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除夜》:折不断的铁骨脊梁,在除夕夜留下了最后一抹温情!

除夕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日子之一,这一天,能做什么呢?祭祖,团圆,贴桃符,燃爆竹,挂灯笼,吃年夜饭,辞旧迎新,总之,岁末之日,喜庆、祝福是永恒的主题。

《除夜》:折不断的铁骨脊梁,在除夕夜留下了最后一抹温情!

那对于身陷桎梏的人来说,又怎么过除夕夜呢?

手足上是冰冷的镣铐,四周是冰冷的墙壁,耳边传来的是狱卒的喝斥声和狱友们痛苦的呻吟声,在火把、油灯的昏暗光亮下更显得阴冷,森寒。

但这对于被囚禁在兵马司中已经两年的大宋丞相文天祥而言,任何来自身体的摧残和意志的打击都无法将他摧毁,狱中这一切,他早已习以为常,苦的是始终无法得到大宋复国的消息。

这一天也是除夕夜,只是离大宋彻底亡国已经过去了两年,至元十八年的除夕夜(公元1282年),是大元定鼎天下的第二个除夕夜。

此时的大元虽然已经一统天下,然而这两年来,民间反元复宋的呼声断不绝耳,为此文天祥对大宋复国还抱着强烈的希望。

《除夜》:折不断的铁骨脊梁,在除夕夜留下了最后一抹温情!

但似乎,上天不再眷顾赵官家,无论曾经的大宋子民如何英勇善战,如何悲怆悯人,在元军的反扑下始终成不了气候,而大元皇帝忽必烈反而印证了天命所归,天下之主的位置牢不可破,大宋恐怕没有了复国的希望。

回想大元灭金,哦,那时应该称之为蒙古,朝廷似乎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也忘了中朝联金灭辽所带来的恶果,无视朝中微弱的反对声音,欣然同意蒙古人所请联合灭金的要求。

(乔行简):强鞑渐兴,其势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鞑。---《四朝闻见录》

太学诸生黄自然、黄洪、周大同、家演、徐士龙等,同伏丽正门,请斩(乔)行简以谢天下。---《续资治通鉴》

如今,朝廷却再次步入中朝的后尘,尝到了被大元吞噬的苦果。

《除夜》:折不断的铁骨脊梁,在除夕夜留下了最后一抹温情!

而德祐二年二月(公元1276年)临安的谢太皇太后带着小皇帝和文武百官弃城向伯颜投降,祥兴二年二月(公元1279年)陆秀夫身负幼帝投海殉国,张世杰崖山兵败后自杀殉国,大宋亡国之时出现两种相异景象,不能说对说错,也许是各人心中所持不同吧。

那自己呢?

朝堂之上草拟诏书讥讽奸相贾似道被罢官,元军南下后自己又罄家财招兵勤王,奉命赴元军营帐议和时怒斥伯颜后被拘逃脱,又奔赴江西、岭南坚决抗元,如此种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天地正义。

而自景炎三年十二月(公元1280年)在潮阳被捕后,无论是元将张弘范的劝降,还是要自己出面招降张世杰,都嗤之以鼻,过零丁洋时还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以明心志。

在大都兵马司的监狱中,即使面对忽必烈的亲自劝降也毅然拒绝了。

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遣积翁谕旨,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宋史.文天祥传》

生固然好,但有的时候,生比死要屈辱的多。

《除夜》:折不断的铁骨脊梁,在除夕夜留下了最后一抹温情!

除夕,至元十八年的除夕,大宋亡国后的第二个除夕,此刻的自己还能做什么呢?

自己毕生的心愿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然而,靖康后的中原沦落金人的铁蹄之下,德祐后的江南沦落在元人的统治之下,大宋百姓苦难,自己为大宋能做的都做了,但有些事情不以人志而转移,如忽必烈有了天命在身,这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也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

此时的这一刻温情,唯有留给自己!

至元十八年的除夕夜,文天祥在元朝兵马司的狱中,挥毫而就,作了一首《除夜》,纪念大宋复国无忘,天下遁入长久的黑夜,也怀念自己为家国天下奔波时而忽视的亲情。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这是一个苦闷、孤独、悲怆的除夕,没有了记忆中的那个欢乐、喜庆、愉悦的夜晚,只有一首英雄自述的悲歌。

诗中没有了“天地有正气”的豪迈,也没有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昂,唯有对大宋百姓处于异族铁蹄之下的无尽悲悯,唯有对自己无力回天再复大宋的无奈,唯有对自己无法和家人痛饮屠苏酒的苦闷。

这是一位身陷囚笼,碧血丹心的男儿,因为对苍生的怜悯,对亲情的牵挂,在刹那间释放出来的一丝柔情和脆弱,而这,恰恰承托出了在钢铁意志下不曾被敌人屈服的人的真实性情。

《除夜》:折不断的铁骨脊梁,在除夕夜留下了最后一抹温情!

汪郎说:

什么是大丈夫?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大宋,文天祥不畏权贵,敢于和奸相作斗争。40余年人生,为了大宋,为了百姓,早已衰鬓霜染,但他无悔!

在大元,文天祥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没有屈服,面对牢狱的折磨和苦难没有低头。

而实际上,只要他稍微轻点头颅,即可获得自由,获得大元的高官爵位,但他没有,两年的囚禁生涯,他依然意志弥坚。

只有在至元十八年的这个除夕夜,在英雄末路的这一刻,他才向世人展现出了一丝自己的脆弱,也让后人体会到了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儿,永不屈服的不朽人格。

《除夜》:折不断的铁骨脊梁,在除夕夜留下了最后一抹温情!

至元十九年三月,大元左丞相阿合马遇刺身亡,天下传闻,宋人将预救丞相重开大宋之天。

文天祥在狱中得到此消息,心中期盼,百姓终究没有忘记大宋,这一刻,他放下了所有,从容面对忽必烈,求死!

时盗新杀左丞相阿合马,命撤城苇,迁瀛国公及宋宗室开平,疑丞相者天祥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宋史.文天祥传》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殉国,享年四十七岁!

这一刻,历史永远定格,而我们将永远怀念!

注:

中朝:南宋对北宋的称呼,如陆游的《观渡江诸人诗》中就有“中朝文有汉唐风,南渡诗人尚数公”的说法。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除夜》:折不断的铁骨脊梁,在除夕夜留下了最后一抹温情!

继续阅读